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91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3
本申请涉及土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其包括初期支护层和二次衬砌层,二次衬砌层设在初期支护层的底端,初期支护层和二次衬砌层之间设有防水层,防水层包括设在初期支护层底面的土工布层、设在土工布层远离初期支护层一侧的水泥砂浆层以及设在水泥砂浆层远离土工布层一侧的防水板层。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岩层的渗水由防水层进行阻挡,其中土工布层用于增强初期支护层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增强其稳定性,水泥砂浆层用于对墙面进行找平,便于防水板层的铺挂,防水板层用于防止渗水进入隧道内,隧道施工支护结构的防水能好,能够保持施工后的稳定性和质量,可避免隧道内的电力设备不易因渗水而损坏。而损坏。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施工支护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土木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施工过程中,预先需根据岩体的具体情况确定每次沿纵向挖掘长度,即将整个隧道分成多段隧道通道顺次挖掘;在施工时,先按照该挖掘长度挖掘出第一段隧道通道,然后在这第一段隧道通道中实施支护,完成后,可自第一段隧道通道的末端继续沿纵向挖掘出第二段隧道通道,在第二段隧道通道上实施支护,完成后,再在第二段隧道通道的末端沿纵向挖掘出第三段隧道通道,如此循环下去,直至完成最后一段隧道通道的支护施工后,多段隧道通道便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隧道。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102606169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隧道支护方法、隧道支护结构及隧道。支护结构包括柔性支护层,柔性支护层由柔性支护及混凝土覆盖层组成,柔性支护采用具有柔性的格栅钢架;还包括设置在柔性支护层内侧的、与柔性支护形成有预设间隙的刚性支护层,刚性支护层由刚性初期支护及混凝土层加固层组成;在刚性支护层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二次衬砌;还包括填充在所述柔性支护层和刚性支护层之间的预设间隙中的水泥浆层。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隧道支护结构存在有防水性能差的缺陷,不仅易导致隧道内积水,影响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还容易损坏隧道内的电力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支护结构的防水能,保障其施工后的稳定性和质量,并使电力设备不易因支护结构渗水而损坏,本申请提供一种隧道施工支护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隧道施工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层和二次衬砌层,所述二次衬砌层设在初期支护层的底端,所述初期支护层和二次衬砌层之间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包括设在初期支护层底面的土工布层、设在土工布层远离初期支护层一侧的水泥砂浆层以及设在水泥砂浆层远离土工布层一侧的防水板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岩层的渗水由防水层进行阻挡,其中土工布层用于增强初期支护层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增强其稳定性,水泥砂浆层用于对墙面进行找平,便于防水板层的铺挂,防水板层用于防止渗水进入隧道内,隧道施工支护结构的防水能好,能够保持施工后的稳定性和质量,可避免隧道内的电力设备不易因渗水而损坏。
[0009]可选的,所述防水板层远离水泥砂浆层的一侧设有柔性喷涂层。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喷涂层用于增强防水板层的防水效果,若防水板层的防水板彼此拼焊时存在间隙,柔性喷涂层可起到进一步的防护作用。
[0011]可选的,所述防水层的两端设有纵向排水暗管,所述纵向排水暗管上设有排水管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将岩体内的渗水堵住后,渗水沿防水层向下继续渗透,并沿排水管孔进入纵向排水暗管内,纵向排水暗管将渗水进行收集并将其排走,从而减少隧道处的渗水量。
[0013]可选的,所述土工布层的两端将纵向排水暗管的周面包裹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渗水沿防水层进入纵向排水暗管内时,土工布由于自身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使渗水通过,而有效地截流土颗粒,细沙、小石料等,不仅可以保持岩层的稳定,还可以防止纵向排水暗管堵塞。
[0015]可选的,所述二次衬砌层包括底拱,所述底拱的中部沿隧道的挖掘方向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暗管之间设有横向排水暗管,所述横向排水暗管的两端分别与纵横排水暗管和排水沟连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岩层的渗水进入纵向排水暗管后,可经横向排水暗管流直排水沟内,由排水沟将渗水排出。
[0017]可选的,所述初期支护层包括设在隧道口的混凝土套拱,所述混凝土套拱内设有套拱拱架,所述套拱拱架的顶端沿隧道的挖掘方向设有中空注浆管棚。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先将套拱拱架固定在隧道口,然后将中空注浆管伸入隧道上方的围岩内,并将中空注浆管固定在套拱拱架上形成中空注浆管棚,然后将混凝土套拱浇筑成型,从而便于隧道的开挖。
[0019]可选的,所述初期支护层还包括设在混凝土套拱靠近隧道内部一端的混凝土拱墙,所述混凝土拱墙内设有拱墙拱架,所述拱墙拱架之间设有钢筋网。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拱拱架施工完成后,沿隧道的挖掘方向进一步对岩体进行开挖,隧道开挖时将拱墙拱架依次等间隔固定,然后在拱墙拱架上绑扎钢筋网,然后进行混凝土拱墙的喷射成型,从而便于防水层和二次衬砌层的施工,降低安全隐患。
[0021]可选的,所述混凝土拱墙沿隧道的挖掘方向倾斜设有超前小导管。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混凝土拱墙的喷射前,先将超前小导管插入岩体内进行注浆,进一步加强隧道上方岩层的稳固性,增加施工时的安全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岩层的渗水由防水层进行阻挡,隧道施工支护结构的防水能好,能够保持施工后的稳定性和质量,可避免隧道内的电力设备不易因渗水而损坏;
[0025]2.通过设置柔性喷涂层,用于增强防水板层的防水效果,若防水板层的防水板彼此拼焊时存在间隙,柔性喷涂层可起到进一步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隧道施工支护结构沿隧道轴线的纵向剖视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隧道施工支护结构沿隧道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0028]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初期支护层;11、混凝土套拱;111、套拱拱架;112、中空注浆管棚;12、混凝土拱墙;121、拱墙拱架;122、钢筋网;123、超前小导管;2、二次衬砌层;21、底拱;211、排水沟;3、防水层;31、土工布层;32、水泥砂浆层;33、防水板层;34、柔性喷涂层;35、纵向排水暗管;36、横向排水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参照图1,支护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层1和二次衬砌层2。
[0032]参照图1和图2,初期支护层1呈拱形,二次衬砌层2设在初期支护层1的底端。初期支护层1包括混凝土套拱11和混凝土拱墙12。
[0033]混凝土套拱11设在隧道口。混凝土套拱11内设有套拱拱架111,套拱拱架111为工字钢弯折成型;套拱拱架111的顶端沿隧道的挖掘方向设有中空注浆管棚112,中空注浆管棚112和套拱拱架111之间通过钢丝绑扎。
[0034]施工时先将套拱拱架111固定在隧道口,然后将中空注浆管伸入隧道上方的围岩内,并通过钢丝将中空注浆管绑扎在套拱拱架111上形成中空注浆管棚112,然后再在套拱拱架111外搭设套拱模板,并将混凝土套拱11浇筑成型。
[0035]混凝土拱墙12设在混凝土套拱11靠近隧道内部的一端。混凝土拱墙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层(1)和二次衬砌层(2),所述二次衬砌层(2)设在初期支护层(1)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支护层(1)和二次衬砌层(2)之间设有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包括设在初期支护层(1)底面的土工布层(31)、设在土工布层(31)远离初期支护层(1)一侧的水泥砂浆层(32)以及设在水泥砂浆层(32)远离土工布层(31)一侧的防水板层(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层(33)远离水泥砂浆层(32)的一侧设有柔性喷涂层(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的两端设有纵向排水暗管(35),所述纵向排水暗管(35)上设有排水管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层(31)的两端将纵向排水暗管(35)的周面包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友平杨伟李焱杨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