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浮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5700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浮力调节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及浮力圆筒,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壳体及机体,所述机体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浮力圆筒至少设有四个,且所述浮力圆筒分别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四周,所述浮力圆筒包括底座、筒体、浮板、固定板及固定轴,所述底座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浮板设有多块且为与所述筒体内,所述固定板用于通过所述固定轴将所述浮板固定在所述筒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浮力调节装置,能够便于对水下机器人的浮力进行调整,减少水下机器人运行时的能耗。减少水下机器人运行时的能耗。减少水下机器人运行时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浮力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是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浮力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水下机器人主要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遥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结构物上爬行式三种,由于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水下的重要工具。
[0003]机器人在水下工作时除了需要进行前进运动外,往往还要做上下位置上的移动,这就需要对水下机器人所受重力以及浮力进行调节,由于水下机器人挂载的不同,会造成水下机器人的重量产生变化,如不对水下机器人浮力进行调整会导致水下机器人的能耗提高,目前的水下机器人的浮力调节,大多为油囊式浮力调节和液压系统与柱塞泵式,不适合于小型水下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浮力调节装置,能够便于对水下机器人的浮力进行调整,减少水下机器人运行时的能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1)及浮力圆筒(2),所述机器人本体(1)包括壳体(11)及机体(12),所述机体(12)固设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浮力圆筒(2)至少设有四个,且所述浮力圆筒(2)分别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四周,所述浮力圆筒(2)包括底座(21)、筒体(22)、浮板(23)、固定板(24)及固定轴(25),所述底座(21)一端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筒体(22)可拆卸连接,所述筒体(22)设有空腔(221),所述筒体(22)靠近所述底座(2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空腔(221)连通的开口(222);所述空腔(221)的内壁沿所述空腔(221)的轴向方向至少固设有一个滑条(3),所述浮板(23)设有多个,所述浮板(23)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滑条(3)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31),选择不同数量的所述浮板(23)通过所述开口(222)滑入所述空腔(221)内,以调整所述浮力圆筒(2)的浮力;所述固定板(24)位于所述空腔(221)内,且所述固定板(24)位于靠近所述底座(21)的浮板(23)朝向所述底座(21)的一面,所述固定板(24)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滑条(3)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槽(32),以使所述固定板(24)通过所述开口(222)滑入所述空腔(221)内;所述固定轴(25)一端与所述空腔(221)远离所述底座(21)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依次滑动穿设于所述浮板(23)后与所述固定板(24)的圆心处螺纹连接并朝向所述底座(21),通过转动所述固定轴(25),能够使所述固定板(24)与所述浮板(23)进行抵接,以将所述浮板(23)固定在所述空腔(22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的浮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凹设有固定口(211),所述底座(21)侧壁设有贯穿于所述固定口的螺纹孔(8),所述螺纹孔(8)设有两个,且两所述螺纹孔(8)相对设置,所述螺纹孔(8)螺纹穿设有螺钉(81);所述筒体(22)侧壁设有贯穿于所述空腔(221)的固定孔(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智勇梁刚杨昕庄国钦曹俊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神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