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羧甲基淀粉的应用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5288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淀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羧甲基淀粉的应用及其生产方法;所述应用方法包括:1)选择需要修复的树洞,使用刮刀刮去坏死组织;2)将树洞涂抹蜂蜜;3)将树洞涂覆羟甲基淀粉浓浆,促进树洞愈伤组织形成新的韧皮部并最终形成新的树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羟甲基淀粉对人体无害,对古树不产生任何农药残留,可构建一个适合古树树洞或者伤口快速愈合的小环境,阻止细菌、灰尘等接触树洞或者伤口,但不影响水气进出,一定时间后羟甲基淀粉腐败并在雨水、风吹等自然因素下脱离树洞,不会产生硬块嵌在树洞。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羧甲基淀粉的应用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淀粉
,尤其是一种羧甲基淀粉的应用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羟甲基淀粉是一种用羧甲基醚化的变性淀粉,它无味、无毒、不易霉变、易溶于水。就药物制剂而言,cms可取代明胶,作为制作胶囊、片剂、糖衣的原材料。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膨胀性,在冷水中能较快泡涨,且吸水后颗粒膨胀而不溶解,不形成胶体溶液,不阻碍水分的继续渗入。广泛运用于食品、医药、造纸、建筑、陶瓷等领域,但目前没有报道其可应用于古树修复。
[0003]古树修复,也称之为古树复壮,它包括地下土壤的疏松、施肥,地上枝干的防虫灭菌以及树洞修复。本文仅讨论枝干的树洞修复。古树由于生命力衰落,只要出现表皮损伤(主要是由于尺蠖、天牛等害虫的啃咬造成),病菌就容易沿着伤口侵入木质部,一定时间后会将树干的木质部掏空形成树洞。该现象特别容易出现在古茶树和古荔枝树身上。鉴于这两种古树的经济价值,有必要研发一种安全有效阻止树洞扩大,甚至可促使古树自身对树洞进行修复的方法。当然,现在也有部门先采用敌敌畏等农药对伤口进行处理然后使用水泥浆或者热熔树脂等填充物对树洞进行填充修复。这种修复技术存在缺陷,修复材料不透水不透气,一定时间后这个树洞就固定成型了,虽然阻止了树洞大幅度扩大,但树洞本身也难以再通过自身的愈伤组织进行复原,另外由于填充物的固化成固体,如果填充物出现破裂,那么可侵蚀木质部的细菌和水分依然会沿着裂缝进入古树的木质部。并且由于采用敌敌畏等农药,对于管理人员具有一定危险,对荔枝或者茶叶也可能造成农药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羟甲基淀粉对古树树洞进行修复的应用,另外还提供一种特种羟甲基淀粉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羧甲基淀粉的应用,所述应用方法包括:
[0007]1)选择需要修复的树洞,使用刮刀刮去坏死组织;
[0008]2)将树洞涂抹蜂蜜;
[0009]3)将树洞涂覆羟甲基淀粉浓浆,促进树洞愈伤组织形成新的韧皮部并最终形成新的树皮。
[0010]在该应用中,所述树洞面积小于25平方厘米且最大直径小于等于5厘米,其树洞深度小于3厘米。由于植物愈伤能力并不是无限的,过大的树洞伤口即使通过本应用也无法实现较好的复原。另外,涂抹羟甲基淀粉浓浆时尽量完全覆盖掉蜂蜜,否则非常容易吸引蚂蚁等小动物吸食蜂蜜,进而引发小动物啃食古树的树洞伤口,产生反效果。
[0011]在该应用中,所述蜂蜜采用荔枝蜜,涂覆厚度为0.1厘米。荔枝蜜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产出的一种蜂蜜,该地区气候湿润,细菌繁殖较快,故荔枝蜜作为当地蜜蜂的口粮具有更
加优秀的抑菌性能。
[0012]在该应用中,所述羟甲基淀粉浓浆为重量比1:2的羟甲基淀粉和水的混合物。羟甲基淀粉遇水混合后快速发涨,并且具有较好的黏性,可附着在树洞上。但由于羟甲基淀粉面团发涨缺不形成胶体,故依然具有透水和透气的效果,类似于红壤、棕壤、黄泥的性质,粘附树洞后对损伤的树洞有促进愈伤的作用,生物相容性好,甚至可以促使其产生不定根。而且由于发涨后的羟甲基淀粉面团不存在土壤中的诸多微生物和害虫,故不容易造成感染,另外由于羟甲基淀粉对于大部分生物来说都不是优秀的碳源,故即使混合了水也不会快速腐败变质。换句话说就是:树洞需要愈伤的时候羟甲基淀粉面团可以提供保护以及透水透气功能(类似于人类使用的创可贴),当愈伤组织形成后(大约十五天),由于有机质腐败并在雨水等冲刷下自动脱离植物枝干,不会形成影响植物生长的固体。
[0013]一种羧甲基淀粉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一,选取新鲜壮实的苦楝树干、苦槠树干和茶树树干中的一种或者若干种进行粉碎;
[0015]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碎末进行淀粉提取;
[0016]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淀粉制成药用羟甲基淀粉;
[0017]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药用羟甲基淀粉与羟甲基马铃薯淀粉按照重量比1:3进行混合得到最终的羟甲基淀粉。苦楝自身携带有防虫蛀、防腐朽的成分,通过其粗提取的淀粉也含有该成分,苦槠含有耐湿抗腐成分,而茶树含有顺-3-己烯醇。
[0018]其中步骤二中所述淀粉提取方法为:首先将碎末与其重量比为1:10的清水浸泡8小时,然后过滤残渣,过滤滤网目数为24目,然后将过滤后的滤液加入滤液重量3倍的清水静止20分钟,利用抽水机抽掉上清液,剩余沉淀物捞起沥水、风干是为淀粉。
[0019]其中步骤三中所述淀粉制成药用羟甲基淀粉的方法为:
[0020](1)室温下,称量100单位质量淀粉,装入反应罐内,加入23单位质量浓度为65%的乙醇,搅拌分散成均匀淀粉浆,将反应罐移入带有搅拌器的水浴锅中,开始搅拌,水浴锅升温至浆液温度达54℃;
[0021](2)取40%NaOH溶液23单位质量,缓慢滴入淀粉浆中,加毕,在54℃下反应24分钟;
[0022](3)取氯乙酸9单位质量,溶于124单位质量75%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待步骤(2)反应完毕后全部加入反应浆中,在54℃下反应24分钟;
[0023](4)取40%NaOH溶液33单位质量,缓慢滴入淀粉浆中,加毕,在54℃下反应20分钟;
[0024](5)取氯乙酸9单位质量,直接加入反应浆中,在55℃下反应45分钟;
[0025](6)反应毕,在55℃下使用10%HCl中和浆液至pH7.0;
[0026](7)脱水,用95%乙醇洗涤一次,干燥,出粉;其中,原料质量比为淀粉:95%乙醇:40%NaOH:氯乙酸=1:1.5:0.6:0.2。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羟甲基淀粉对人体无害,对古树不产生任何农药残留,可构建一个适合古树树洞或者伤口快速愈合的小环境,阻止细菌、灰尘等接触树洞或者伤口,但不影响水气进出,一定时间后羟甲基淀粉腐败并在雨水、风吹等自然因素下脱离树洞,不会产生硬块嵌在树洞。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步骤一,选取新鲜壮实的苦楝树干、苦槠树干各10公斤粉碎;
[0031]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碎末进行淀粉提取,得到0.89公斤淀粉;
[0032]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淀粉制成药用羟甲基淀粉;
[0033]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药用羟甲基淀粉(取0.5公斤)与羟甲基马铃薯淀粉按照重量比1:3进行混合得到最终的羟甲基淀粉(共计2公斤)。
[0034]其中步骤二中所述淀粉提取方法为:首先将碎末与其重量比为1:10的清水浸泡8小时,然后过滤残渣,过滤滤网目数为24目,然后将过滤后的滤液加入滤液重量3倍的清水静止20分钟,利用抽水机抽掉上清液,剩余沉淀物捞起沥水、风干是为淀粉。
[0035]其中步骤三中所述淀粉制成药用羟甲基淀粉的方法为:
[0036](1)室温下,称量100单位质量淀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羧甲基淀粉的应用,所述应用方法包括:1)选择需要修复的树洞,使用刮刀刮去坏死组织;2)将树洞涂抹蜂蜜;3)将树洞涂覆羟甲基淀粉浓浆,促进树洞愈伤组织形成新的韧皮部并最终形成新的树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羧甲基淀粉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洞面积小于25平方厘米且最大直径小于等于5厘米,其树洞深度小于3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羧甲基淀粉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蜜采用荔枝蜜,涂覆厚度为0.1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羧甲基淀粉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羟甲基淀粉浓浆为重量比1:2的羟甲基淀粉和水的混合物。5.一种羧甲基淀粉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新鲜壮实的苦楝树干、苦槠树干和茶树树干中的一种或者若干种进行粉碎;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碎末进行淀粉提取;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淀粉制成药用羟甲基淀粉;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药用羟甲基淀粉与羟甲基马铃薯淀粉按照重量比1:3进行混合得到最终的羟甲基淀粉。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羧甲基淀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二中所述淀粉提取方法为:首先将碎末与其重量比为1:10的清水浸泡8小时,然后过滤残渣,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明昌陈沛华魏景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岳葡萄糖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