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乔木根系通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168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乔木根系通气系统,包括:水体供给装置,包括第一管路和根系供气部,根系供气部上开设有根系供气孔,第一管路与根系供气部连通,第一管路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所在平面与标定基准面平行;空气供给装置,包括空气导入部和第二管路,空气导入部与第二管路连通,第二管路与根系供气部连通,空气导入部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第二进气口的进气方向相反,第一进气口所在平面以及第二进气口所在平面与标定基准面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对植物根系进行更有效的通气,以能够保证植物根系进行较稳定、较高效率的呼吸作用,从而保证植物根系的生长,进而利于植物整体的成长。进而利于植物整体的成长。进而利于植物整体的成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乔木根系通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种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乔木根系通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植物,例如乔木在生长的过程中,根系的生长对植物整体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系的生长除了需要土壤提供养分外,还需要提供细胞呼吸所需的氧气,通常氧气的提供为溶解于土壤中的空气所提供,因此在植物根系所处的土壤中,土壤的通气状况对植物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而通常情况下,土壤的湿度以及空气的湿度难以进行人为控制,例如,在土壤较干燥且空气较为干燥时,空气中的氧气不利于在土壤中进行溶解,以此导致虽有土壤有空气灌入,但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也难以保持较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植物根系进行更有效的通气,以能够保证植物根系进行较稳定、较高效率的呼吸作用,从而保证植物根系的生长,进而利于植物整体的成长。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乔木根系通气系统,包括:
[0005]水体供给装置,包括第一管路和根系供气部,所述根系供气部上开设有根系供气孔,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根系供气部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所在平面与标定基准面平行;
[0006]空气供给装置,包括空气导入部和第二管路,所述空气导入部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根系供气部连通,所述空气导入部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的进气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进气口所在平面以及所述第二进气口所在平面与所述标定基准面垂直。
[0007]本技术方案中,第二管路中流出的气体向根系供气部汇聚,最终气体从根系供气部的根系供气孔流出,由于根系供气部中存在积水,以此在空气流出进入土壤前,空气具有一定的湿度,以此,空气能够更容易溶解于土壤中,并且,能够对土壤提供一定水分,以此植物根系能够进行更有效稳定的呼吸作用,从而利于植物的整体生长,空气导入部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以此进行空气的导入,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垂直,且第一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第二进气口的进气方向相反,从而使得能够在吹风方向不同时,也能够具备较好的空气导入效果,减少因风向相反,而出现无法进行进气的情况,以此利于对例如乔木的植物根系的供气。
[0008]进一步地,所述根系供气部为吸水材料制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标定基准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根系供气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标定基准面平行,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桶,所述第一管路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第一管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标定基准面垂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空气供给装置还包括空气流通部,所述空气流通部内形成有空气
流通通道,所述空气流通通道位于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空气导入部之间,所述第二管路通过所述空气流通通道与所述空气导入部连通,所述空气流通通道的横截面面积自靠近所述空气导入部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逐渐减小。
[0011]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导入部与所述空气流通部转动连接,所述空气导入部适于相对于所述空气流通部绕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标定基准面垂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空气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结构,所述第一传动结构与所述空气导入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结构适于带动所述空气导入部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迎风板和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导入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迎风板,所述第一迎风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在平面以及所述第二进气口所在平面垂直。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排气装置,所述排水排气装置包括第三管路和排水排气机构,所述第三管路上开设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所在平面与所述标定基准面垂直,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根系供气部连通,所述排水排气机构位于所述第三管路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路包括管体和流体导出部,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根系供气部连接,所述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流体导出部转动连接,所述流体出口开设于所述流体导出部上,所述流体导出部适于绕第二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标定基准面垂直。
[0016]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排气装置还包括第二迎风板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流体导出部,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迎风板,所述第二迎风板的表面与所述流体出口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迎风板适于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转动轴带动所述流体导出部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乔木根系通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乔木根系通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水体供给装置;101

第一管路;1011

进水口;1012

透气孔;102

根系供气部;1021

根系供气孔;103

格挡结构;104

可拆卸密封塞;2

空气供给装置;201

空气导入部;2011

第一进气口;2012

第二进气口;202

第二管路;203

空气流通部;204

第一传动结构;2041

第一迎风板;2042

第一转动轴;3

第一轴线;4

排水排气装置;401

第三管路;4011

管体;4012

流体导出部;4112

流体出口;402

排水排气机构;403

第二迎风板;404

第二转动轴;5

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2]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23]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乔木根系通气系统,包括:
[0024]水体供给装置1,包括第一管路101和根系供气部102,所述根系供气部102上开设有根系供气孔1021,所述第一管路101与所述根系供气部102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01上开设有进水口1011,所述进水口1011所在平面与标定基准面平行;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乔木根系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体供给装置(1),包括第一管路(101)和根系供气部(102),所述根系供气部(102)上开设有根系供气孔(1021),所述第一管路(101)与所述根系供气部(102)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01)上开设有进水口(1011),所述进水口(1011)所在平面与标定基准面平行;空气供给装置(2),包括空气导入部(201)和第二管路(202),所述空气导入部(201)与所述第二管路(202)连通,所述第二管路(202)与所述根系供气部(102)连通,所述空气导入部(201)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2011)和第二进气口(2012),所述第一进气口(2011)的进气方向与所述第二进气口(2012)的进气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进气口(2011)所在平面以及所述第二进气口(2012)所在平面与所述标定基准面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乔木根系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系供气部(102)为吸水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乔木根系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基准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根系供气部(10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标定基准面平行,所述第一管路(101)与所述第二管路(202)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01)上开设有透气孔(1012),所述第一管路(10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标定基准面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乔木根系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装置(2)还包括空气流通部(203),所述空气流通部(203)内形成有空气流通通道,所述空气流通通道位于所述第二管路(202)与所述空气导入部(201)之间,所述第二管路(202)通过所述空气流通通道与所述空气导入部(201)连通,所述空气流通通道的横截面面积自靠近所述空气导入部(201)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二管路(202)的一端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乔木根系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入部(201)与所述空气流通部(203)转动连接,所述空气导入部(201)适于相对于所述空气流通部(203)绕第一轴线(3)转动,所述第一轴线(3)与所述标定基准面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乔木根系通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贤东金玲燕金利水张锡锋阮柏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荣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