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山台地黄牛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517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山台地黄牛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址建棚、步骤二选苗上栏、步骤三自由放牧、步骤四清洁牛舍、步骤五草料饲喂、步骤六精料饲喂、步骤七冬季采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白昼自由放牧和夜晚圈养补喂精细饮料相结合的养殖方法,增加人为驱赶牛群奔跑运动,提高畜牧产品品质。实现高山台地黄牛蛋白质和无机盐微量元素营养均衡,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养殖成本低。产品肉质较自由放牧的高山台地黄牛肉细嫩,又比圈养高山台地黄牛肉精瘦和富有韧性,品质和营养价值高。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养殖的高山台地黄牛生长缓慢、养殖周期过长、肉质粗糙老韧的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山台地黄牛的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畜牧
,尤其涉及一种高山台地黄牛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高山台地黄牛的养殖方法主要采用自由放牧的方式,由于高山牧草蛋白质含量低,造成高山台地黄牛生长缓慢,养殖周期过长,肉质粗糙老韧。
[0003]本专利技术采用白昼自由放牧和夜晚圈养补喂精细饮料相结合的养殖方法,增加人为驱赶牛群奔跑运动,提高畜牧产品品质。实现高山台地黄牛蛋白质和无机盐微量元素营养均衡,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养殖成本低。产品肉质较自由放牧的高山台地黄牛肉细嫩,又比圈养高山台地黄牛肉精瘦和富有韧性,品质和营养价值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山台地黄牛的养殖方法,合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养殖的高山台地黄牛生长缓慢、养殖周期过长、肉质粗糙老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山台地黄牛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选址建棚:选择海拔850米至900米高度的阳面缓坡,将山体垂直降挖2-3米,依傍山体搭建牛棚,采用钢材搭建棚架,棚顶和墙体采用彩钢泡沫夹心板,棚内成排设置钢管栅栏分隔的牛舍,单排牛舍的前侧或两排牛舍之间,设有过道,靠近所述过道的所述钢管栅栏内侧设有饲料槽和饮水嘴,所述钢管栅栏外侧设有炕管,所述炕管的一端连接设有炕灶,所述炕灶沉降设置在所述牛棚一端外侧的牛棚地面以下,设有烟道与炕管连接,所述炕管的另一端在所述牛棚另一端内铡或外侧连接设有烟囱;
[0008]步骤二、选苗上栏:挑选2-3月龄的黄牛苗进入牛棚饲养,圈养5-10天,圈养期间,气温高于20度时,每天通风至少15小时,气温在8-20度时,每天通风6-8小时,气温低于8度时,每天通风2-4小时,圈养期间每4小时上饲料一次,草料和精料间错投放,每牛每次投料2.5公斤;
[0009]步骤三、自由放牧:所述黄牛苗以过圈养适应高山环境后,开始自由放牧,冬季每天上午9点,其他季节上午7点,将牛群赶出牛棚,驱赶牛群低速慢跑20-30分钟后自由放牧,以后每4小时驱赶牛群中速奔跑15-30分钟,冬季17时前,夏季19时前,春秋季18时前将牛群赶回牛舍;
[0010]步骤四、清洁牛舍:每天牛群赶出牛棚自由放牧后,对牛舍进行清理清扫保洁,首先回收剩余饲料,再清理粪便,牛粪在牛棚外的山场晒干后收贮,留作冬季采暖的燃料,对牛舍铺填干土后,喷洒84稀释液消毒;
[0011]步骤五、草料饲喂:牛群归栏后2小时进行草料饲喂,每牛投放草料5公斤;
[0012]步骤六、精料饲喂:每晚23时和凌晨3时各进行一次精料饲喂,每次每牛投放精料2.5-3公斤;
[0013]步骤七、冬季采暖:冬季气温低于4℃时,采用所述炕灶燃烧干燥牛粪,产生的烟气和热量经所述炕管将热量传递和扩散到牛舍,使牛舍温度快速升高,构成所述一种高山台地黄牛的养殖方法。
[0014]进一步地,所述炕管为直径10cm-15cm的钢管。
[0015]进一步地,所述草料为稻草铡切段,或苜蓿、高粱秸秆、玉米秸秆的粗粉碎青贮饲料的一种或组合,每5公斤加食盐50克用于草料饲喂。
[0016]进一步地,所述精料为玉米30-50%、秸秆细粉碎料8-18%、豆粕细粉碎料8-15%、米糠10%、麦麸10%、菜籽饼粕或花生饼粕5-8%、鱼粉5-10%、食盐3%加温开水拌制成松散的湿料用于精料饲喂。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山台地黄牛的养殖方法,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养殖的高山台地黄牛生长缓慢、养殖周期过长、肉质粗糙老韧的问题。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白昼自由放牧和夜晚圈养补喂精细饮料相结合的养殖方法,增加人为驱赶牛群奔跑运动,提高畜牧产品品质。实现高山台地黄牛蛋白质和无机盐微量元素营养均衡,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养殖成本低。产品肉质较自由放牧的高山台地黄牛肉细嫩,又比圈养高山台地黄牛肉精瘦和富有韧性,品质和营养价值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一种高山台地黄牛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一、选址建棚:选择海拔850米至900米高度的阳面缓坡,将山体垂直降挖2-3米,依傍山体搭建牛棚,采用钢材搭建棚架,棚顶和墙体采用彩钢泡沫夹心板,棚内成排设置钢管栅栏分隔的牛舍,单排牛舍的前侧或两排牛舍之间,设有过道,靠近所述过道的所述钢管栅栏内侧设有饲料槽和饮水嘴,所述钢管栅栏外侧设有炕管,所述炕管的一端连接设有炕灶,所述炕灶沉降设置在所述牛棚一端外侧的牛棚地面以下,设有烟道与炕管连接,所述炕管的另一端在所述牛棚另一端内铡或外侧连接设有烟囱;
[0024]步骤二、选苗上栏:挑选2-3月龄的黄牛苗进入牛棚饲养,圈养5-10天,圈养期间,气温高于20度时,每天通风至少15小时,气温在8-20度时,每天通风6-8小时,气温低于8度时,每天通风2-4小时,圈养期间每4小时上饲料一次,草料和精料间错投放,每牛每次投料2.5公斤;
[0025]步骤三、自由放牧:所述黄牛苗以过圈养适应高山环境后,开始自由放牧,冬季每天上午9点,其他季节上午7点,将牛群赶出牛棚,驱赶牛群低速慢跑20-30分钟后自由放牧,以后每4小时驱赶牛群中速奔跑15-30分钟,冬季17时前,夏季19时前,春秋季18时前将牛群赶回牛舍;
[0026]步骤四、清洁牛舍:每天牛群赶出牛棚自由放牧后,对牛舍进行清理清扫保洁,首
先回收剩余饲料,再清理粪便,牛粪在牛棚外的山场晒干后收贮,留作冬季采暖的燃料,对牛舍铺填干土后,喷洒84稀释液消毒;
[0027]步骤五、草料饲喂:牛群归栏后2小时进行草料饲喂,每牛投放草料5公斤;
[0028]步骤六、精料饲喂:每晚23时和凌晨3时各进行一次精料饲喂,每次每牛投放精料2.5-3公斤;
[0029]步骤七、冬季采暖:冬季气温低于4℃时,采用所述炕灶燃烧干燥牛粪,产生的烟气和热量经所述炕管将热量传递和扩散到牛舍,使牛舍温度快速升高,构成所述一种高山台地黄牛的养殖方法。
[0030]进一步地,所述炕管为直径10cm-15cm的钢管。
[0031]进一步地,所述草料为稻草铡切段,或苜蓿、高粱秸秆、玉米秸秆的粗粉碎青贮饲料的一种或组合,每5公斤加食盐50克用于草料饲喂。
[0032]进一步地,所述精料为玉米30-50%、秸秆细粉碎料8-18%、豆粕细粉碎料8-15%、米糠10%、麦麸10%、菜籽饼粕或花生饼粕5-8%、鱼粉5-10%、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山台地黄牛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址建棚:选择海拔850米至900米高度的阳面缓坡,将山体垂直降挖2-3米,依傍山体搭建牛棚,采用钢材搭建棚架,棚顶和墙体采用彩钢泡沫夹心板,棚内成排设置钢管栅栏分隔的牛舍,单排牛舍的前侧或两排牛舍之间,设有过道,靠近所述过道的所述钢管栅栏内侧设有饲料槽和饮水嘴,所述钢管栅栏外侧设有炕管,所述炕管的一端连接设有炕灶,所述炕灶沉降设置在所述牛棚一端外侧的牛棚地面以下,设有烟道与炕管连接,所述炕管的另一端在所述牛棚另一端内铡或外侧连接设有烟囱;步骤二、选苗上栏:挑选2-3月龄的黄牛苗进入牛棚饲养,圈养5-10天,圈养期间,气温高于20度时,每天通风至少15小时,气温在8-20度时,每天通风6-8小时,气温低于8度时,每天通风2-4小时,圈养期间每4小时上饲料一次,草料和精料间错投放,每牛每次投料2.5公斤;步骤三、自由放牧:所述黄牛苗以过圈养适应高山环境后,开始自由放牧,冬季每天上午9点,其他季节上午7点,将牛群赶出牛棚,驱赶牛群低速慢跑20-30分钟后自由放牧,以后每4小时驱赶牛群中速奔跑15-30分钟,冬季17时前,夏季19时前,春秋季18时前将牛群赶回牛舍;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德忠龙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