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幼苗培育机构及其产卵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幼苗培育机构及其产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甲鱼在饲养过程中,甲鱼池塘边往往会设置一个甲鱼产卵房,这些甲鱼产卵房往往只是搭建于甲鱼池旁边的简易木板房屋,房屋内铺设沙子,其中甲鱼在产卵时候甲鱼蛋往往被母甲鱼藏匿于沙土中,在需要孵化甲鱼蛋时候往往需要人工先从沙堆里面用手挖出甲鱼蛋,避免甲鱼蛋破损,然后再将甲鱼蛋转移至室内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而在甲鱼孵化过程中幼小的甲鱼往往直接爬出孵化箱内四处爬动寻找食物,很容易从高处跌落摔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产幼苗培育机构及其产卵结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幼苗培育机构,包括坑塘,坑塘内设置立柱,立柱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坑塘底部两侧,立柱上部固定横梁,横梁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横梁上设置横梁凹槽,横梁凹槽从横梁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横梁凹槽截面呈倒“T”状;横梁底部与底壁上部之间设置穿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幼苗培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坑塘,坑塘内设置立柱,立柱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坑塘底部两侧,立柱上部固定横梁,横梁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横梁上设置横梁凹槽,横梁凹槽从横梁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横梁凹槽截面呈倒“T”状;横梁底部与底壁上部之间设置穿梭区,穿梭区位于水层内部,水层填充于坑塘内;横梁凹槽上设置升降限位部,升降限位部可滑动设置于横梁凹槽内,升降限位部上部产卵房,产卵房漂浮于水池上,升降限位部用于确保产卵房跟随水层进行稳定的上下移动,同时产卵房通过升降限位部相对横梁凹槽进行前后移动;升降限位部包括滑块、横杆、竖向板和升降架,滑块底部匹配设置于横梁凹槽内,滑块横向截面呈倒“T”状,滑块上部横向水平固定横杆,横杆一端底部与滑块上部相垂直固定连接,横杆另一端上部垂直固定竖向板,竖向板一侧可滑动设置升降架;竖向板一侧设置竖向板滑槽,竖向板滑槽为长方体中空槽,竖向板凹槽从竖向板底端延伸至上端;升降架包括拉杆、底攀援板、过渡攀援板、升降滑块和上限位板,拉杆一侧固定设置升降滑块,升降滑块匹配设置于竖向板滑槽内,拉杆底部固定设置底攀援板,底攀援板为长方体状,拉杆底部将底部攀援板分隔为左攀援板和右攀援板,左攀援板长度小于右攀援板的长度,左攀援板上端面与横杆的底端面a相对应设置,底攀援板上部设置中过渡攀援板,中过渡攀援板一端与拉杆另一侧相固定连接,底攀援板、中过渡攀援板之间设置攀援间隙一;拉杆上端一侧固定上限位板,上限位板为长方体结构,上限位板横向水平设置,上限位板与过渡攀援板之间形成攀援间隙二;上限位板、中过渡攀援板、右攀援板呈阶梯状分布,法线一d位于上限位板末端,法线二c位于中过渡攀援板末端,法线三b位于右攀援板末端;法线一d靠近拉杆且法线一d一侧设置法线二c,法线二c一侧设置法线三b,法线三b远离法线一d和拉杆;产卵房包括产卵房底壁、产卵房侧壁一、产卵房侧壁二、产卵房侧壁三、产卵房侧壁四、产卵房顶壁结构、浮球、入口部和产卵部,产卵房底壁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浮球,产卵房底壁上部垂直固定设置产卵房侧壁一、产卵房侧壁二、产卵房侧壁三和产卵房侧壁四,产卵房侧壁一、产卵房侧壁二、产卵房侧壁三、产卵房侧壁四和产卵房底壁以及产卵房顶壁结构之间形成产卵室;产卵房底壁一侧设置入口部,产卵室内部一侧设置产卵部,产卵部位于入口部一侧;产卵部包括产卵沙盘组件、抽屉组件和诱食组件,产卵沙盘组件底部设置抽屉组件,产卵沙盘组件上部设置诱食组件;诱食组件由产卵房顶壁结构和灭虫灯以及导虫槽构成,产卵房顶壁结构底部设置灭虫灯,灭虫灯底部设置导虫槽,导虫槽开设于横向支撑板上;诱食组件由产卵房顶壁结构和灭虫灯以及导虫槽构成,产卵房顶壁结构底部设置灭虫灯,灭虫灯底部设置导虫槽,导虫槽开设于横向支撑板上; 产卵房顶壁结构由斜板一和斜板二交叉构成,斜板一一端与产卵房侧壁一上部相固定连接,斜板二一端与产卵房侧壁三上部相固定连接,斜板一另一端位于斜板二另一端面的上部,斜板一另一端和斜板二另一端之间形成飞虫进入间隙,斜板一另一端下部均匀并排固定若干个隔挡杆一,斜板二另一端上部均匀并排固定格若干个隔挡杆二;隔挡杆一位于隔挡杆二一侧,隔挡杆一和隔挡杆二布满飞虫进入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