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托式无纺布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91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托式无纺布染色工艺,属于染色领域,一种浮托式无纺布染色工艺,通过浮泡网的设置,使铺设在其上方的无纺布能够被浮力托起,一方面有效避免无纺布在染色过程中,堆积在染色池底部,导致部分布料与染色液接触不完全,造成染色不均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使无纺布相互之间能够间隔分布,相互之间重合面很少,进而有效保证染色液与无纺布的接触,有效提高染色均匀性,另外在染色过程中,在染色液的高温作用下,叠层浮泡外层破裂,其内部的空气溢出,从而在无纺布附近形成多个上行气泡,可以有效加速无纺布附近的染色液的流动性,使染色液向布料中的扩散速度显著加快,提高上色效率。高上色效率。高上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托式无纺布染色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染色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浮托式无纺布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非织造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0003]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因为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0004]无纺布制品色彩丰富、鲜艳明丽、时尚环保、用途广泛、美观大方,图案和款式都多样,且质轻、环保、可循环再用,被国际公认为保护地球生态的环保产品。适用于农用薄膜、制鞋、制革、床垫、子母被、装饰、化工、印刷、汽车、建材,家具等行业,及服装衬布,医疗卫生一次性手术衣,口罩,帽,床单,酒店一次性台布,美容,桑拿乃至当今时尚的礼品袋,精品袋,购物袋,广告袋等等。环保产品,用途广泛,经济实惠。由于它的外观形似珍珠,又称为珍珠画布。
[0005]现有技术中,进印染过程中,通过是将需要染色的无纺布浸没在液态染料中,通过液体在布料中的扩散性,从而实现对布料上色的过程,但是,染料自发的向布料中扩散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导致印染上色的整体效率较低,影响布料的生产,并且现有技术中一般无纺布会堆积在染色池底部,布料之间相互交叠重合,导致部分位于中部的布料染色不均,上色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托式无纺布染色工艺,它通过浮泡网的设置,使铺设在其上方的无纺布能够被浮力托起,一方面有效避免无纺布在染色过程中,堆积在染色池底部,导致部分布料与染色液接触不完全,造成染色不均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使无纺布相互之间能够间隔分布,相互之间重合面很少,进而有效保证染色液与无纺布的接触,有效提高染色均匀性,另外在染色过程中,在染色液的高温作用下,叠层浮泡外层破裂,其内部的空气溢出,从而在无纺布附近形成多个上行气泡,可以有效加速无纺布附近的染色液的流动性,使染色液向布料中的扩散速度显著加快,提高上色效率。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浮托式无纺布染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首先将一个浮泡网投入到染色池内,然后在浮泡网上铺设待染色的无纺布;
[0012]S2、重复浮泡网和待染色的无纺布的铺设,直至最上方的无纺布高度达到染色池深度的一半;
[0013]S3、在最后一层无纺布上方铺设一层细金属网,形成待染色层;
[0014]S4、向染色池中通入高温染色液,直至染色液完全浸没待染色层;
[0015]S5、在染色液中浮泡网微浮起,使每层无纺布间隔性的浸在染色液中;
[0016]S6、1

2h后,将无纺布取出,并清洗干燥,得到有色无纺布。
[0017]进一步的,每两个所述浮泡网之间的无纺布不超过3层,层数过多容易导致位于内侧的无纺布与染色液之间的接触不完全,导致染色不均的情况发生,层数过少,影响染色整体的效率。
[0018]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染色液的温度为85

100℃。
[0019]进一步的,所述浮泡网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叠层浮泡以及多个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叠层浮泡之间的连线,浮泡网在染色液中具有一定的浮力,使铺设在其上方的无纺布能够被浮力托起,一方面有效避免无纺布在染色过程中,堆积在染色池底部,导致部分布料与染色液接触不完全,造成染色不均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使无纺布相互之间能够间隔分布,相互之间重合面很少,进而有效保证染色液与无纺布的接触,有效提高染色均匀性。
[0020]进一步的,所述叠层浮泡包括外层浮球、位于外层浮球内的内浮预破球以及固定连接在内浮预破球内底端的内浮定球,所述外层浮球内部填充有抗菌液,所述内浮预破球和内浮定球内部均填充有空气,在染色液的高温情况下,内浮预破球内空气膨胀使内浮预破球膨胀,从而带动内嵌刺杆朝向外层浮球内壁移动直至二者相互接触,一方面内嵌刺杆能够刺破外层浮球,使外层浮球内空气抗菌液溢出与无纺布接触,达到对无纺布均匀消毒的效果,另一方面内嵌刺杆在与内浮预破球抵触力作用下,对预破点产生挤压力,配合内部空气的膨胀力,使内浮预破球破裂,此时其内部的空气溢出,从而在无纺布附近形成多个上行气泡,进而有效加速无纺布附近的染色液的流动性,使染色效率有效加快,另外外层浮球和内浮预破球的破裂顺序部分前后,在膨胀的空气作用下,二者最终均能破裂。
[0021]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浮球内侧中部与内浮预破球外端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绳,通过多个限位绳有效限制内浮预破球在内浮预破球内的位置,使其不易发生上下左右颠倒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内嵌刺杆不易提前触碰到外层浮球,有效避免外层浮球意外提前破损的情况发生。
[0022]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浮球和内浮预破球均为弹性材料制成,使二者均发生形变,所述内浮定球为硬质材料制成,使其不易因内部空气的膨胀而损坏,从而有效保证浮泡网在染色液中的浮力,使其能够始终保持对无纺布产生向上的托起力。
[0023]进一步的,所述内浮预破球内部还填充有多个微重球,多个所述微重球的填充体积不大于内浮定球内部体积的1/5,微重球有效增大内浮预破球整体的重力,使其在外层浮球内处于中线偏下的位置,从而有效避免内嵌刺杆因意外与外层浮球接触而被损坏。
[0024]进一步的,所述内浮预破球上端部镶嵌有多个预破点,所述预破点上端固定连接
有多个内嵌刺杆,所述内嵌刺杆包括刺针以及包裹在刺针端部的弹性包头,在内嵌刺杆接触到外层浮球时,在内浮预破球膨胀力作用下,刺针刺穿弹性包头从而直接与外层浮球接触,能够使外层浮球破裂。
[0025]进一步的,所述预破点与内浮预破球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半连预断层,有效降低预破点与内浮预破球之间分离破裂的难度。
[0026]3.有益效果
[002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8](1)本方案通过浮泡网的设置,使铺设在其上方的无纺布能够被浮力托起,一方面有效避免无纺布在染色过程中,堆积在染色池底部,导致部分布料与染色液接触不完全,造成染色不均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使无纺布相互之间能够间隔分布,相互之间重合面很少,进而有效保证染色液与无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托式无纺布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一个浮泡网投入到染色池内,然后在浮泡网上铺设待染色的无纺布;S2、重复浮泡网和待染色的无纺布的铺设,直至最上方的无纺布高度达到染色池深度的一半;S3、在最后一层无纺布上方铺设一层细金属网,形成待染色层;S4、向染色池中通入高温染色液,直至染色液完全浸没待染色层;S5、在染色液中浮泡网微浮起,使每层无纺布间隔性的浸在染色液中;S6、1

2h后,将无纺布取出,并清洗干燥,得到有色无纺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托式无纺布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浮泡网之间的无纺布不超过3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托式无纺布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染色液的温度为85

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托式无纺布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泡网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叠层浮泡(1)以及多个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叠层浮泡(1)之间的连线(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托式无纺布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浮泡(1)包括外层浮球(11)、位于外层浮球(11)内的内浮预破球(12)以及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志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