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植物纤维蒸煮后白度下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82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少植物纤维蒸煮后白度下降的方法,属于制浆造纸领域。该方法中,制浆原料为适宜制浆的木材原料或非木材原料,制浆试剂为亚硫酸铵,反应条件为60min内升温至1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植物纤维蒸煮后白度下降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减少植物纤维在与木质素分离过程中因化学反应而造成的纤维白度下降方法,属于制浆造纸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自古以来,制浆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其源源不断贡献的经济支柱力量及所带来的科技力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0003]从微观角度出发,制浆过程实质上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的分离过程。通过木质素的亲核反应,使得木质素发生降解,产生木质素碎片,并在这一过程中分离出纤维素。但木质素碎片化时,或是木质素碎片的再缩合时,会产生一些发色基团。并且,这些木质素碎片很容易黏附在纤维素表面,进而存在于纤维细胞壁内,造成制浆后纤维白度下降严重。进一步致使现有植物纤维制浆工段后面必须紧跟漂白工段,以提高制浆后纤维的白度。
[0004]而纸浆漂白时,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废液污染负荷高,设备维护费用高,漂白工序多等问题。现有造纸行业漂白工段投资巨大,且存在大量漂白废水需要水处理工段配合处理(TCF漂白污水B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植物纤维蒸煮后白度下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植物原料与亚硫酸铵、过程保护剂、发色基团抑制剂或发色基团破坏剂混合后送入蒸煮锅进行蒸煮;蒸煮条件为:加入相对原料绝干重量10

20%(以Na2O计)的亚硫酸铵,0.5%

2.00%的过程保护剂,0.50

2.50%的发色基团抑制剂或发色基团破坏剂;绝干原料质量与蒸煮总液量的比值为1:4

6;蒸煮锅内最高压力为0.7MPa,第一次升温至105

110℃,进行一次放气,第二次升温至160

170℃,保温90

150min;所述过程保护剂为NaOH、氨水、蒽醌、硼氢化钠、尿素、多硫化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发色基团破坏剂为O2、H2O2、过氧酸、NaS2O4、、O3、二氧化硫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发色基团抑制剂为变价金属盐、抗坏血酸、苯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尧陈婷孙广卫韩颖孟聪聪王兴周景辉王薇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