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切片推理辅助的小目标检测算法的全息免疫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4212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切片推理辅助的小目标检测算法的全息免疫检测方法,属于免疫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了无透镜全息成像技术和小目标深度学习检测模型,克服了传统免疫检测方法在操作复杂性、设备便携性和检测灵敏度方面的局限。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便携式全息成像显微镜实现超大视野下的信号读出,克服传统显微镜中透镜放大倍数与视野大小之间的桎梏。同时在目标检测过程中设计切片推理辅助模块,配合轻量化目标检算法,克服大视野小目标检测中误差较大的难题;在准确进行信号读出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系统的检测效率,拓展了应用场景,可快速灵敏地检测抗生素残留,为便携式设备和复杂样品中痕量目标物的高灵敏度现场便捷检测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切片推理辅助的小目标检测算法的全息免疫检测方法,属于免疫分析检测。


技术介绍

1、免疫分析技术作为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检测手段,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核心原理依赖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通过信号放大和转导实现目标物的定性或定量分析。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然而,elisa方法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其操作步骤繁琐,通常需要多次孵育和洗涤步骤;检测耗时较长,往往需要数小时才能获得结果;此外,该方法依赖昂贵的仪器设备,如酶标仪,这限制了其在现场快速检测场景中的应用。开发快速、便携、低成本的检测技术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

2、近年来,随着微纳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微球的免疫传感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关注。微球作为信号探针,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高效捕获目标分子,并通过光学、磁学或电化学等信号转导机制实现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微球免疫传感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以及易于集成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切片推理辅助的小目标检测算法的全息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小目标检测模型中的切片推理辅助模块将重建图像自动化地切片为512×512像素的子图像以降低目标检测过程中的感受野面积,增加微球小目标的识别精度,并通过自动拼接重组子图像计算和输出聚苯乙烯微球的总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息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目标检测模块采用MobileNet_Block模块提取特征信息,并结合Squeeze-and-Excitation注意力机制模块增强对小目标特征的关注,同时通过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切片推理辅助的小目标检测算法的全息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小目标检测模型中的切片推理辅助模块将重建图像自动化地切片为512×512像素的子图像以降低目标检测过程中的感受野面积,增加微球小目标的识别精度,并通过自动拼接重组子图像计算和输出聚苯乙烯微球的总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息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目标检测模块采用mobilenet_block模块提取特征信息,并结合squeeze-and-excitation注意力机制模块增强对小目标特征的关注,同时通过spatial pyramid pooling-fast模块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息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重建算法采用角谱迭代重建算法,所述角谱迭代重建算法通过傅里叶变换和逆傅里叶变换分解光场来模拟光场在空间中的传播,并在迭代过程中添加约束条件,实现高质量全息图像重建,其中迭代次数为100,衍射距离为0.8mm,利用角谱理论计算光场传播并细化重建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息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无透镜全息成像显微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翊平韩岷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