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性信息处理互助式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437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随机性信息处理互助式计算机网络系统,它是建构于一种网状全互连型网络架构上;可以让一网络系统以随机方式来互相支持该网络系统之间的处理主机;也可让一处理主机于工作负载过大而发生网络塞车状况时,以随机方式借调另一台处理主机,并让借调来的处理主机来分担此负载过大的处理主机的输入事件处理工作,借此而提高其整体处理速度而缓解网络塞车状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随机性信息处理互助式计算机网络系统,它是建构于一种网状全互连型网络架构上,可用以让一网络系统以随机方式来互相支持该网络系统之间的处理主机;亦即可让一台处理主机于工作负载过大时,以随机方式借调另一台处理主机,以分担此负载过大的处理主机的输入事件处理工作。公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最常用的连结架构即为树状型连结架构。目前大多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例如互联网(Internet)、公司内部网络系统(intranet)、公司间网络系统(extranet)、等等,均系建构于此种树状型连结架构。于网络系统的应用上,常有需要执行转连结流程;亦即当某一个处理节点接收到一输入事件时,若该处理节点目前为满载状况而无法处理该输入事件、或有必要将该输入事件的处理工作分配至其它的处理节点时,则会将该输入事件转而连结至另外一个处理节点,借此而让其它的处理节点来承接客户端工作站的连结请求。然而公知的树状型网络架构的一项缺点在于其转连结流程的效率较低;这是由于其往往须要经由其它的处理节点来转连结至所需的处理节点。再者,于公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使用上,使用尖峰期间,亦即,有极大量的使用者同时登入至该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一网络主机(处理节点)时,常会导致处理速度降低,造成所谓的网络塞车现象。由于公知的网络主机并无法实时排除网络塞车问题,而让欲登入该网络主机的使用者往往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在使用尖峰期间的网络塞车现象也就成为一项待解决的问题。广义而言,本专利技术的随机性信息处理互助式计算机网络系统至少包含一网络系统,其中包括多个处理节点,其中每一个处理节点均系彼此相互连结;且其中的各个处理节点均设定一具有供借调过的处理节点的IP地址及与该IP地址对应而包括借调时间的借调记录表。于上述的网络系统中,当该网络系统中的一处理节点为满载状况而无法处理新进的输入事件时,则便以随机方式来借调该网络系统中的另一个处理节点,并让借调的处理节点来分担该负载过大的处理节点的输入事件处理工作。此外,当可供借调的处理节点接收到借调请求的后,即由该处理节点回复一可供借调信号至该负载过大的处理节点,使该负载过大的处理节点于其借调记录表中记录该可供借调的处理节点的主机网域名称(或IP地址)以及借调时间,借以于日后实时分析出可供借调的处理节点。本专利技术的随机性信息处理互助式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建构于一种网状全互连型网络架构上。以下将配合附图说明图1来简述此网状全互连型网络架构的基本观念。网状全互连型网络架构的基本观念图1的示意图即显示此网状全互连型网络架构(如标号10所指的实线框所包含的部分)的基本形态。于此范例中,假设此网络架构10包含5个处理节点11、12、13、14、15(注此处仅以5个处理节点为例作说明,实际上可为任何数目的处理节点)。此网络架构10的特点在于其中各个处理节点11、12、13、14、15均全部相互连结至其它所有的处理节点(亦即处理节点11同时连结至处理节点12、13、14、15;处理节点12同时连结至处理节点11、13、14、15;处理节点13同时连结至处理节点11、12、14、15;处理节点14同时连结至处理节点11、12、13、15;而处理节点15则同时连结至处理节点11、12、13、14)。本专利技术的随机性信息处理互助式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施例图2的示意图即显示本专利技术的随机性信息处理互助式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实施例(如标号20所指的实线框所包含的部分),即建构于上述的网状全互连型网络架构。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假设本专利技术的随机性信息处理互助式计算机网络系统20,其包含4台网络主机(即处理节点)101、102、103、104(注此处仅以4台网络主机为例作说明,实际上可为任何数目的网络主机),其例如网络服务器,其中各台网络主机101、102、103、104均全部彼此相互连结;且其中的各台网络主机101、102、103、104均分别设有一借调记录表,如图3所示的借调记录表30(请容后详细说明其建立程序),该借调记录表30用以储存一处理节点本身曾供借调的用的借调资料,其中,该借调资料包括供进行借调的用的处理节点的网域名称、其IP地址以及与该网域名称及IP地址相对应的借调启用时间,借由处理节点各自的借调记录表30便可在其处于负载过大时,而能实时找到可供借调的另一处理节点。在此须说明的是,该借调记录表30中所记载的借调资料可包括供进行借调的用的处理节点的网域名称以及与该网域名称相对应的借调启用时间,或包括供进行借调的用的处理节点的IP地址以及与该IP地址相对应的借调启用时间。图4的流程图即显示本专利技术的随机性信息处理互助式计算机网络系统20所执行的随机性主机借调程序。当本专利技术的随机性信息处理互助式计算机网络系统20中的任何一个网络主机(例如为网络主机101)为满载状况而无法处理新进的输入事件时,则便开始执行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至S4。于步骤S1中,由网络系统20以随机方式来任意选择该网络系统20中的一台网络主机,即如图2所示,由网络主机101随机地向网络主机102提出借调请求A1。接着于步骤S2中,判断该被随机选中的网络主机102是否可供网络主机101借调之用,若可则进行步骤S3;若否则进行步骤S4。进行步骤S3,若该被随机选中的网络主机102可作为借调之用时,将由该被选中的网络主机102传送一可供借调的回复(未图标)至该负载过大的网络主机101,且将该网络主机101所接收到的输入处理事件转连结至该网络主机102,并且该网络主机101将于其借调记录表30中记录该网络主机102的主机网域名称、主机的IP地址以及其借调启用时间。因此,在该网站主机101处于负载过大的状态时,其即可自该借调记录表30中根据目前时间而找出与其相接近的借调启用时间所对应的网络主机IP地址(或主机网域名称),以实时将其所接收到的输入处理事件转送至该找出IP地址(或主机网域名称)的网络主机。借以于日后在任一台网络主机发生负载过大的状态时,将可实时分析出可供借调的处理主机。例如(请参阅第3图所示)当网络主机101于下午2点35分处于工作负载过大时,其可自其借调记录表30的借调时间数据域位中找出与目前时间(2:35P.M.)最近的借调时间值(即3:00P.M.),接着可找出与该借调时间相对应的主机IP地址(或主机网域名称),即IP地址为192.83.50.10(而其主机网域名称为BBB.BBB.BBB.BBB),例如为网络主机102,如此,便能实时找出可分担工作负载量的另一台网络主机。进行步骤S4,若该被随机选中的网络主机102无法作为借调的用时,将由该被选中的网络主机102以随机方式来任意选择该网络系统20中的另一台网络主机,例如图2所示,由网络主机102随机地向网络主机104提出借调请求A2,接着再返回该步骤S2,直到找到可供借调的网络主机,即,如图2所示,若当该被随机选中的网络主机104可作为借调之用时,将由该被选中的网络主机104传送一可供借调的回复R至该负载过大的网络主机101。举一应用实例来说,假设网络系统20中的4台网络主机101、102、103、104分别可同时容纳200个终端使用者,即总共可同时容纳800个终端使用者(意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机性信息处理互助式计算机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网络系统,其中包括多个处理主机,其中每一个处理主机均彼此相互连结;且其中的各个处理主机均设定有一具有供借调过的处理主机IP地址及与该IP地址对应而包括借调时间的借调记录表;其中当该任一处理主机为满载状况而无法处理新进的输入事件时,则便以随机方式提出一借调请求来借调该网络系统中的另一台处理主机,并让被借调的处理主机来分担该处于满载状况的处理主机的输入事件处理工作;且其中当可供借调的处理主机接收到借调请求之后,即由该处理主机回复一可供借调信号至该负载过大之处理主机,使该负载过大的处理主机于其借调记录表中记录该可供借调的处理主机IP地址以及借调时间,借以于日后在满载状况时可实时分析出可供借调的处理主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信温世仁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