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增强轻质柔性混凝土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14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轻质柔性混凝土墙板,包括岩棉保温芯层,所述岩棉保温芯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网片,所述第一金属网片与岩棉保温芯层之间有间隙,两侧的第一金属网片通过斜插腹丝相连,所述第一金属网片焊接在斜插腹丝上,其特征在在于:所述岩棉保温芯层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二金属网片,所述第二金属网片紧贴岩棉保温芯层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网片也焊接在斜插腹丝上;其中所述岩棉保温芯层先进行表面预处理,表面处理剂按照质量比以如下配比组成:有机乳液:连续纤维短切纱:水泥:细砂=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增强轻质柔性混凝土墙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墙板
,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增强轻质柔性混凝土墙板。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网格棉墙板包括保温芯层,保温芯层为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所述保温芯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钢丝网片,所述钢丝网片与保温芯层之间有间隙,两侧的钢丝网片通过斜插腹丝相连,所述钢丝网片焊接在斜插腹丝上。再经过车间涂抹轻质混凝土或者施工现场喷射轻质混凝土的方式,形成单块轻质混凝土墙板。现有结构中轻质混凝土与保温芯层为不同的材料属性,其连接性不强,造成轻质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严重不足,且极易产生开裂,单块墙板的整体性能极差;同时墙板和墙板之间未能有效连接,仅简单结合,无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轻质柔性混凝土墙板,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芯层与混凝土之间未形成有效连接,混凝土强度和刚度不足且易出现开裂等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纤维增强轻质柔性混凝土墙板,包括岩棉保温芯层,所述岩棉保温芯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网片,所述第一金属网片与岩棉保温芯层之间有间隙,两侧的第一金属网片通过斜插腹丝相连,所述第一金属网片焊接在斜插腹丝上,其特征在在于:所述岩棉保温芯层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二金属网片,所述第二金属网片紧贴岩棉保温芯层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网片也焊接在斜插腹丝上;
[0005]其中所述岩棉保温芯层先进行表面预处理,表面处理剂按照质量比以如下配比组成:有机乳液:连续纤维短切纱:水泥:细砂=0.1

0.4:0.001

0.05:1:1,将上述组分调成水泥胶浆,将水泥胶浆均匀的涂在岩棉保温芯层表面,然后自然阴干;
[0006]在经过表面预处理的岩棉保温芯层外浇筑轻质混凝土,所述轻质混凝土中按照每立方轻质混凝土添加3

5kg连续纤维短切纱,第二金属网片和第一金属网片均位于轻质混凝土中。
[0007]采用上述方案,首先本专利技术在岩棉保温芯层的表面增加第二金属网片,与第一金属网片以及斜插腹丝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将岩棉保温芯层固定,增加岩棉保温芯层的整体性、强度及刚度。将岩棉保温芯层的表面进行表面预处理,表面处理剂渗透到岩棉保温芯层的表层内侧,使得岩棉保温芯层和表面轻质混凝土结合成一个整体,极大的增加了组合体的强度和刚度。同时,混凝土中的连续纤维短切纱的加入,增强了轻质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和刚度,解决了轻质混凝土开裂的问题。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有机乳液为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苯丙乳液或丙烯酸乳液。
[0009]上述方案中:岩棉保温芯层进行表面预处理的工艺为:
[0010](1)清理岩棉保温芯层表面的浮灰、疏松、粉化部分,用水湿润;
[0011](2)采用刷子或扫帚将配制好的水泥胶浆均匀的涂刷于岩棉保温芯层的表面,或者将配制好的水泥胶浆装入喷枪中均匀的喷涂于岩棉保温芯层的表面,施工温度控制在5℃以上。
[0012]上述方案中:表面处理剂的用量为0.20

0.30Kg/

。平整的岩棉保温芯层用量约为0.20

0.25Kg/

,粗糙的岩棉保温芯层用量约为0.25

0.30Kg/

。粘接效果更好。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岩棉保温芯层的两侧及中间均分布有斜插腹丝,两侧的斜插腹丝紧贴在岩棉保温芯层的侧面上,中间的斜插腹丝穿过岩棉保温芯层。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网片和第二金属网片均由纵向和横向金属丝经纬交错连接而成。
[0015]上述方案中:墙板的侧边设置有周期性凹槽或凸头,其中一墙板的凸头能插入另一墙板的凹槽中。有利于装配。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纤维增强轻质柔性混凝土墙板,通过在岩棉保温芯层两侧增设第二金属网片,两侧的第二金属网片通过现有的斜插腹丝焊接,提高整个墙板的整体性,再结合在岩棉保温芯层表面进行表面预处理,使得岩棉保温芯层和轻质混凝土能实现有效连接,满足单块墙板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提高墙板的抗弯和抗拔强度,为整个墙体系统的安全性能提供了保障。第二金属网片的增设、岩棉保温芯层的表面预处理工艺以及轻质混凝土中添加连续纤维短切纱实现了岩棉保温芯层和轻质混凝土的有效连接,提高单块墙板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规避了墙板表面轻质混凝土的开裂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车间加工制作,流水化作业,生产效率高,能实现墙体的完全装配化目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金属网片示意图。
[0019]图3为凹槽、凸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3所示,纤维增强轻质柔性混凝土墙板由岩棉保温芯层1、第一金属网片4、斜插腹丝3、第二金属网片2、轻质混凝土5、凹槽6、凸头7组成。
[0023]岩棉保温芯层1为岩棉保温板或聚苯乙烯泡沫棉板,优选为玄武岩纤维保温棉板。岩棉保温芯层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网片4,第一金属网片4与岩棉保温芯层1之间有间隙,两侧的第一金属网片4通过斜插腹丝3相连,第一金属网片4焊接在斜插腹丝3上,岩棉保温芯层1的两侧及中间均分布有斜插腹丝3,两侧的斜插腹丝3紧贴在岩棉保温芯层1的侧面上,中间的斜插腹丝3穿过岩棉保温芯层1。岩棉保温芯层1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二金属网片2,第二金属网片2紧贴岩棉保温芯层1设置,第二金属网片2也焊接在斜插腹丝3上,第一金属网片4和第二金属网片2均为金属材料,均由纵向和横向金属丝经纬交错连接而成。
[0024]其中岩棉保温芯层先进行表面预处理,表面处理剂由按照质量比以如下配比组
成:有机乳液:连续纤维短切纱:水泥:细砂=0.1:0.001:1:1,将上述组分调成水泥胶浆,然后将水泥胶浆均匀的涂在岩棉保温芯层表面,然后自然阴干;有机乳液为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
[0025]岩棉保温芯层进行表面预处理的具体工艺为:
[0026](1)清理岩棉保温芯层表面的浮灰、疏松、粉化部分,用水湿润。
[0027](2)采用刷子或扫帚将配制好的水泥胶浆均匀的涂刷于岩棉保温芯层的表面,或者将配制好的水泥胶浆装入喷枪中均匀的喷涂于岩棉保温芯层的表面,施工温度控制在5℃以上。表面处理剂的用量为0.20

0.30Kg/

。具体的可根据岩棉保温芯层的平整度,平整的岩棉保温芯层用量约为0.20

0.25Kg/

,粗糙的岩棉保温芯层用量约为0.25

0.30Kg/


[0028]在经过表面预处理的岩棉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轻质柔性混凝土墙板,包括岩棉保温芯层,所述岩棉保温芯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网片,所述第一金属网片与岩棉保温芯层之间有间隙,两侧的第一金属网片通过斜插腹丝相连,所述第一金属网片焊接在斜插腹丝上,其特征在在于:所述岩棉保温芯层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二金属网片,所述第二金属网片紧贴岩棉保温芯层设置,所述第二金属网片也焊接在斜插腹丝上;其中所述岩棉保温芯层先进行表面预处理,表面处理剂按照质量比以如下配比组成:有机乳液:连续纤维短切纱:水泥:细砂=0.1

0.4:0.001

0.05:1:1,将上述组分调成水泥胶浆,将水泥胶浆均匀的涂在岩棉保温芯层表面,然后自然阴干;在经过表面处理的岩棉保温芯层外浇筑轻质混凝土,所述轻质混凝土中按照每立方米轻质混凝土添加3

5kg连续纤维短切纱,第二金属网片和第一金属网片均位于轻质混凝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增强轻质柔性混凝土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乳液为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苯丙乳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烽刘军肖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拜赛特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