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延性微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99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延性微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包括梁混凝土、普通纵筋、高延性纵筋、普通箍筋、局部约束箍筋。在框架梁的端面及向跨中方向一定范围内的若干个横截面周长下半圈设置有呈U字形分布的梁端泄压槽及梁身泄压槽。局部约束箍筋由大圈封闭箍筋和斜套在其两个下部角区的若干个封闭环形约束筋组装而成。局部约束箍筋能够对大圈封闭箍筋内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形成约束,从而提高了大圈封闭箍筋内部混凝土的受压能力;泄压槽使得受压区混凝土保护层中的压应力无法大幅度升高而免于被压碎脱落;与既有高延性微损伤纵筋技术相结合,为全面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坚韧性提供有效技术。供有效技术。供有效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延性微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延性微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
的高延性微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技术介绍

[0002]地震灾害是土木工程结构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当前,减小结构地震损害的一个主要技术路径是采用延性抗震结构。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结构体系的主要抗震措施是在框架梁的端部区段设置延性构造措施,即通过设置具有良好屈服性能的纵向钢筋实现大震弯矩作用下的塑性耗能,同时通过箍筋加密措施提高梁端区段的抗剪承载力并在一定程度提高受压区混凝土的延性。
[0003]但是,上述传统抗震措施实现的代价是结构在大震下发生了不可恢复的塑性损伤乃至破坏,具体表现在:受拉纵筋因多次塑性屈服而硬化、脆化、伸长,无法继续使用;受压混凝土因多次往复高应变受压而酥碎,更为甚者,保护层处的混凝土往往大范围脱落。显然,这种结果无法满足当前工程结构向高坚韧性方向发展的要求。
[0004]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实现纵筋的高延性微损伤,二是实现受压混凝土的高延性微损伤。前者已经有相关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延性微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包括梁混凝土、普通纵筋、高延性纵筋和普通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的端部间隔设有多个局部约束箍筋,框架梁的端面周长下半圈设置有呈U字形分布的梁端泄压槽;从框架梁端面开始,向着其跨中方向,间隔一定距离沿着框架梁横截面周长下半圈设置有呈U字形分布的梁身泄压槽,其中最远的一个梁身泄压槽与框架梁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框架梁的横截面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延性微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约束箍筋包括大圈封闭箍筋和封闭环形约束筋,封闭环形约束筋为封闭环状钢筋,对称倾斜套装在大圈封闭箍筋的两个下部角区并绑扎,呈V字形,封闭环的外形呈跑道形,封闭环的内空宽度等于大圈封闭箍筋的直径,封闭环的内空长度以及封闭环形约束筋的数量根据组装要求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延性微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局部约束箍筋的间距为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民许滨铄程琤方渝钰范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