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秸秆生产生物炭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396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秸秆生产生物炭的装置,解决了目前物料受热不均导致炭化不均,以及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其包括炭化箱,所述炭化箱内部中央连接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炭化腔和第二炭化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物料在第一炭化腔和第二炭化腔内受高温炭化,同时通过电机带动两个绞龙轴分别对第一炭化腔和第二炭化腔进行搅动,使得物料被螺旋翻动,使得内侧的物料与靠近内壁的物料之间交换位置,使物料受热均匀,进而使得物料炭化均匀,且第一炭化腔和第二炭化腔将物料分开炭化,有效的减少物料堆积,加快了炭化效率;通过烟尘净化机构的设置,能够将烟尘吸附过滤,从而能够避免烟尘影响环境。从而能够避免烟尘影响环境。从而能够避免烟尘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秸秆生产生物炭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炭
,具体为一种利用秸秆生产生物炭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炭是一种作为土壤改良剂的木炭,能帮助植物生长,可应用于农业用途以及碳收集及储存使用,有别于一般用于燃料之传统木炭。
[0003]现有的生物炭在加工时,物料堆积于一个容腔内进行炭化,使得靠近发热内壁的物料与内侧物料之间受热不均匀,进而炭化不均匀,且炭化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烟气,易导致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秸秆生产生物炭的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物料受热不均导致炭化不均,以及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秸秆生产生物炭的装置,包括炭化箱,所述炭化箱内部中央连接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炭化腔和第二炭化腔,第一炭化腔和第二炭化腔上端中部均贯穿连接有绞龙轴,两个绞龙轴上部均连接有传动齿轮,炭化箱上端中部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两个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炭化箱上端连接有防护罩,防护罩一端贯穿连接有排烟管道,两个绞龙轴内部开设有空腔,排烟管道与两个绞龙轴上的空腔均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一连接管与空腔之间嵌装有轴承,炭化箱上端一侧嵌装有出烟管道,出烟管道与排烟管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排烟管道一端相对于炭化箱一侧连接有烟尘净化机构;
[0006]烟尘净化机构包括净化塔、进气管道、孔板、颗粒去除组件、除雾器、液泵、输入管、输出管、喷淋管、喷头、第二隔板、滤网,净化塔一端连接有进气管道,净化塔内部下侧相对于进气管道上方连接有孔板,孔板上方连接有颗粒去除组件,颗粒去除组件上方连接有除雾器,净化塔一侧连接有液泵,液泵输入端通过输入管与净化塔下部连通,液泵输出端通过输出管连接有喷淋管,喷淋管安装于净化塔内部,喷淋管下端均匀连接有喷头,净化塔内部相对于孔板下端一侧连接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下部嵌装有滤网;
[0007]颗粒去除组件包括安装壳,安装壳内部均匀连接有折板,相邻折板之间形成有阻隔腔,阻隔腔内部相对于折板侧壁交错连接有挡板,阻隔腔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炭化腔和第二炭化腔内部均连接有内壳体,内壳体外壁连接有电热丝。
[0009]优选的,所述炭化箱外部连接有保温层,保温层为聚四氟乙烯保温层。
[0010]优选的,所述炭化箱上端两侧对应第一炭化腔和第二炭化腔上端均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端安装有盖板,盖板上端连接有把手。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由竖板和斜板构成,竖板上端连接有斜板。
[0012]优选的,所述滤网嵌装于第二隔板处开设有安装孔,滤网位于安装孔内。
[0013]优选的,所述炭化箱一端相对于第一炭化腔和第二炭化腔下部均连接有密闭门。
[0014]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下端两侧均向外翻折形成有折边,折边通过螺钉与炭化箱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净化塔底部一侧连接有方便污水排出的排污管道。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炭化腔、第二炭化腔、电机、驱动齿轮、传动齿轮和绞龙轴的设置,物料在第一炭化腔和第二炭化腔内受高温炭化,同时通过电机带动驱动齿轮与两侧的传动齿轮啮合传动,进而两个绞龙轴分别对第一炭化腔和第二炭化腔进行搅动,使得物料被螺旋翻动,使得内侧的物料与靠近内壁的物料之间交换位置,使物料受热均匀,进而使得物料炭化均匀,且第一炭化腔和第二炭化腔将物料分开炭化,有效的减少物料堆积,加快了炭化效率;
[0018](2)、通过在两个绞龙轴内部设置的空腔,以及第一连接管将排烟管道与空腔连通设置,排出至排烟管道的烟气经过两个第一连接管分别进入两个绞龙轴内的空腔,由于烟气温度较高,进入空腔内的烟气使得绞龙轴温度增加,在绞龙轴翻腾物料时,内侧的物料能够被预先加热,从而进一步加快炭化过程,不仅有效利用了烟气热量,更节约了资源;
[0019](3)、通过烟尘净化机构的设置,烟气首先经过孔板均匀分散向上浮动,同时,液泵将净化塔内部下侧的水源输送至喷淋管内,然后从喷头向下喷出,使水雾附着于颗粒去除组件上,烟气向上运动时穿过安装壳进入阻隔腔内,然后被交错的挡板阻隔,由于附着水汽,使得烟气经过这些部件时,烟气中含有的烟尘被水汽吸附,进而达到去除粉尘颗粒的效果,去除烟尘的烟气继续向上运动被水汽喷淋,进一步将烟尘吸附过滤,然后排出,从而能够避免烟尘影响环境。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炭化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烟尘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空腔的开设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颗粒去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A的放大结构意图;
[0028]图中:1、炭化箱;2、第一隔板;3、第一炭化腔;4、第二炭化腔;5、绞龙轴;6、传动齿轮;7、电机;8、驱动齿轮;9、防护罩;10、排烟管道;11、空腔;12、第一连接管;13、轴承;14、出烟管道;15、第二连接管;16、烟尘净化机构;1601、净化塔;1602、进气管道;1603、孔板;1604、颗粒去除组件;1605、除雾器;1606、液泵;1607、输入管;1608、输出管;1609、喷淋管;1610、喷头;1611、第二隔板;1612、滤网;16041、安装壳;16042、折板;16043、阻隔腔;16044、挡板;16045、通孔;17、内壳体;18、电热丝;19、盖板;20、把手;21、密闭门;22、排污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一,由图1

图6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炭化箱1,炭化箱1内部中央连接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炭化腔3和第二炭化腔4,第一炭化腔3和第二炭化腔4上端中部均贯穿连接有绞龙轴5,两个绞龙轴5上部均连接有传动齿轮6,炭化箱1上端中部连接有电机7,电机7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8与两个传动齿轮6啮合连接,炭化箱1上端连接有防护罩9,防护罩9一端贯穿连接有排烟管道10,两个绞龙轴5内部开设有空腔11,排烟管道10与两个绞龙轴5上的空腔11均通过第一连接管12连通,第一连接管12与空腔11之间嵌装有轴承13,炭化箱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秸秆生产生物炭的装置,包括炭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箱(1)内部中央连接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炭化腔(3)和第二炭化腔(4),第一炭化腔(3)和第二炭化腔(4)上端中部均贯穿连接有绞龙轴(5),两个绞龙轴(5)上部均连接有传动齿轮(6),炭化箱(1)上端中部连接有电机(7),电机(7)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8)与两个传动齿轮(6)啮合连接,炭化箱(1)上端连接有防护罩(9),防护罩(9)一端贯穿连接有排烟管道(10),两个绞龙轴(5)内部开设有空腔(11),排烟管道(10)与两个绞龙轴(5)上的空腔(11)均通过第一连接管(12)连通,第一连接管(12)与空腔(11)之间嵌装有轴承(13),炭化箱(1)上端一侧嵌装有出烟管道(14),出烟管道(14)与排烟管道(1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15)连通,排烟管道(10)一端相对于炭化箱(1)一侧连接有烟尘净化机构(16);烟尘净化机构(16)包括净化塔(1601)、进气管道(1602)、孔板(1603)、颗粒去除组件(1604)、除雾器(1605)、液泵(1606)、输入管(1607)、输出管(1608)、喷淋管(1609)、喷头(1610)、第二隔板(1611)、滤网(1612),净化塔(1601)一端连接有进气管道(1602),净化塔(1601)内部下侧相对于进气管道(1602)上方连接有孔板(1603),孔板(1603)上方连接有颗粒去除组件(1604),颗粒去除组件(1604)上方连接有除雾器(1605),净化塔(1601)一侧连接有液泵(1606),液泵(1606)输入端通过输入管(1607)与净化塔(1601)下部连通,液泵(1606)输出端通过输出管(1608)连接有喷淋管(1609),喷淋管(1609)安装于净化塔(1601)内部,喷淋管(1609)下端均匀连接有喷头(1610),净化塔(160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科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惠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