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递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94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4:24
提供一种热传递板(2)。它包括设有第一分配图案的第一分配区域(14)、设有第二分配图案的第二分配区域(22),以及设有与第一和第二分配图案不同的热传递图案的热传递区域(26)。第一和第二分配图案是巧克力类型的,且包括分配脊(50)和分配谷(52)。最接近于热传递区域(26)布置的第一和第二分配图案的分配脊(50)和分配谷(52)形成端脊(66)和端谷(68)。热传递板(2)的特征在于,至少多个端脊(66)的顶部(58)沿它纵向延伸部的至少部分具有第二宽度(w2),该第二宽度(w2)超过其余分配脊(52)的顶部(58)的第一宽度(w1),且至少多个端谷(68)的底部(60)沿它纵向延伸部的至少部分具有第四宽度(w4),该第四宽度(w4)超过其余分配谷(52)的底部(60)的第三宽度(w3)。底部(60)的第三宽度(w3)。底部(60)的第三宽度(w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传递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传递板和它的设计。

技术介绍

[0002]板式热交换器(PHE)典型地由两个端板组成,在该两个端板中间,成堆叠或成组地对准地布置多个热传递板。PHE的热传递板可为相同或不同类型的,且它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堆叠。在一些PHE中,热传递板堆叠成其中一个热传递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面向其它热传递板的后侧和前侧且每隔一个热传递板相对于其余的热传递板倒置。典型地,这称为相对于彼此“旋转”的热传递板。在其它的PHE中,热传递板堆叠成其中一个热传递板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面向其它热传递板的前侧和后侧且每隔一个热传递板相对于其余的热传递板倒置。典型地,这称为相对于彼此“翻转”的热传递板。
[0003]在一种类型的众所周知的PHE(所谓的带垫片的PHE)中,垫片布置在热传递板之间。由某类型的紧固器件将端板(以及因此热传递板)朝彼此挤压,由此垫片密封在热传递板之间。平行流通道形成于热传递板之间,每对相邻热传递板之间一个通道。通过入口/出口供给到/自PHE的初始不同温度的两个流体可交替地流过每隔一个的通道,以用于将热量从一个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传递板(2),其包括沿所述热传递板(2)的纵向中心轴线(L)连续布置的第一端部(8)、中心部分(24)和第二端部(16),所述第一端部(8)包括第一端口孔(10)和第二端口孔(12)以及设有第一分配图案的第一分配区域(14),所述第二端部(16)包括第三端口孔(18)和第四端口孔(20)以及设有第二分配图案的第二分配区域(22),且所述中心部分(24)包括设有与所述第一分配图案和所述第二分配图案不同的热传递图案的热传递区域(26),所述第一端部(8)沿第一边界线(30)邻接所述中心部分(24),且所述第二端部(16)沿第二边界线(32)邻接所述中心部分(24),其中所述第一分配图案和所述第二分配图案包括分配脊(50)和分配谷(52),所述分配脊(50)的相应顶部(58)在第一平面(38)中延伸,且所述分配谷(52)的相应底部(60)在第二平面(40)中延伸,所述第一平面(38)和所述第二平面(40)彼此平行,所述分配脊(50)沿多个分离的假想脊线(54)纵向地延伸,所述假想脊线(54)在所述第一分配区域(8)中从所述第一边界线(30)朝所述第一端口孔(10)延伸且在所述第二分配区域(16)中从所述第二边界线(32)朝所述第三端口孔(18)延伸,最接近于所述中心部分(24)布置的沿所述假想脊线(54)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分配脊(50)形成端脊(66),且所述分配谷(52)沿多个分离的假想谷线(56)纵向地延伸,所述假想谷线(56)在所述第一分配区域(8)中从所述第一边界线(30)朝所述第二端口孔(12)延伸且在所述第二分配区域(16)中从所述第二边界线(32)朝所述第四端口孔(20)延伸,最接近于所述中心部分(24)布置的沿所述假想谷线(56)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分配谷(52)形成端谷(68),其中所述假想脊线(54)和所述假想谷线(56)在所述第一分配区域(14)和所述第二分配区域(22)中的每个内形成网格,其中限定所述网格的每个网的所述分配谷(52)和所述分配脊(50)包围区域(62),在所述区域(62)内,所述热传递板(2)在与所述第一平面(38)距离>0处且在与所述第二平面(40)距离>0处延伸,其中垂直于所述假想脊线(54)和所述假想谷线(56)测量所述分配脊(50)的顶部(58)和所述分配谷(52)的底部(60)的宽度,其特征在于,至少多个端脊(66)的所述顶部(58)沿它纵向延伸部的至少部分具有第二宽度(w2),所述第二宽度(w2)超过其余分配脊(52)的所述顶部(58)的第一宽度(w1),且至少多个端谷(68)的所述底部(60)沿它纵向延伸部的至少部分具有第四宽度(w4),所述第四宽度(w4)超过其余分配谷(52)的所述底部(60)的第三宽度(w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递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孔(8)和所述第三端口孔(18)布置在所述纵向中心轴线(L)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端口孔(12)和所述第四端口孔(20)布置在所述纵向中心轴线(L)的另一侧上。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多个端脊(66)包括相应的突出部(74),以获得相应顶部(58)的所述第二宽度(w2),且所述至少多个端谷(68)包括相应的突出部(76),以获得相应底部(60)的所述第四宽度(w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传递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多个端脊(66)的突出部(74)突出以便面向所述热传递板(2)的第一边缘,且所述至少多个端谷(68)的突出部(76)突出以便面向所述热传递板(2)的相反的第二边缘。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多个端脊(66)的顶部(58)和所述至少多个端谷(68)的底部(60)各自包括第一部分(70)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