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385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旋转刀片、外筒、转筒、下啮合盘、离合器电机和自带转轴的驱动电机,外筒套于转筒外,转筒上设有出液孔,驱动电机转轴与转筒底部转动连接,且位于转筒内部的一端与旋转刀片固定连接,转筒底部的外壁与下啮合盘的一端连接,下啮合盘的另一端连接转筒离合器,转筒离合器底部连接有用于推动其沿转轴轴向运动的离合器拨片,离合器拨片的一侧安装于驱动电机上,另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另一端与离合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且离合器电机固定于外筒底部,以此解决依靠油水混合物自身重力排出出液孔,十分缓慢,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家庭处理厨余垃圾。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家庭处理厨余垃圾。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家庭处理厨余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厨余垃圾是指日常家庭、学校、单位、食堂、饭店餐饮行业所产生的食物废料、餐饮剩余物、食品加工废料及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淀粉类食物、植物纤维、动物蛋白和脂肪类等有机物,具有含水率高、油脂、盐份含量高、易腐烂发臭和不利于普通垃圾车运输等特点。厨余垃圾已经成为城市环卫工作的一大难题,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0003]因此为了解决厨余垃圾对于环境危害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便于人们在家中就能处理厨余垃圾的装置,该装置可通过内部的旋转刀具将厨余垃圾粉碎成微小颗粒物,并将粉碎后的微小颗粒物随水一起排入下水道中,有效的解决了厨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
[0004]但是市面上出现的这些处理厨余垃圾的装置,在粉碎了厨余垃圾后都会将其随下水管道排出,而大多数厨余垃圾中富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若能将富含有机物的厨余垃圾转变为饲料、肥料,并且利用好厨余垃圾中过滤出的油脂,将其有用成分作为工业用油二次利用,既能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又能减轻城市环卫工作的压力,而现有技术中经粉碎处理后的厨余垃圾被排入下水道中,这也就失去了二次利用的价值。
[0005]并且市面上出现的这些处理厨余垃圾的装置基本包括粉碎箱和通过电机带动的粉碎刀具,由于其粉碎刀具设于粉碎箱底部,若厨余垃圾中的水分过多,如混合有菜叶的汤汁,若直接将其倒入粉碎箱中依靠粉碎刀具对汤汁中的菜叶进行粉碎,则会由于菜叶可能悬浮在汤汁的上面,粉碎刀具触碰不到,因此会出现厨余垃圾粉碎不全的问题。因此利用市面上出现的这些处理厨余垃圾的装置在对厨余垃圾进行粉碎时,通常需要先由人工将厨余垃圾进行干湿分离,再将分离出的干厨余垃圾放入粉碎箱中进行粉碎,十分不便。
[0006]而作为其改进,为了能够省去人工的干湿分离程序,市面上的厨余垃圾装置则在粉碎箱底部开有若干供油水混合物排出的排水孔,这些排水孔仅供油水通过,被粉碎的厨余垃圾则会被阻挡在粉碎箱内,也就省去了人工对厨余垃圾进行干湿分离的程序,但是由于该中措施中,供油水混合物排出的出液孔,其空间十分狭小,因此仅仅依靠油水混合物自身重力排出出液孔,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这种措施虽然省去了人工对厨余垃圾进行干湿分离的程序,但是却使粉碎效率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对厨余垃圾进行干湿分离的程序,而且解决了依靠油水混合物自身重力排出出液孔,十分缓慢,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
[0009]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用于粉碎厨余垃圾的旋转刀片,还包括外筒、转筒、下啮合盘、离合器电机和自带转轴的驱动电机,所述外筒套设于转筒外,所述转筒侧壁上设有若干出液孔,所述驱动电机其转轴的自由端从转筒底部伸入转筒内部,且与转筒底部转动连接,且转轴位于转筒内部的一端与旋转刀片固定连接;
[0010]所述转筒底部的外壁与所述下啮合盘的一端连接,下啮合盘的另一端设有离合器接槽,且下啮合盘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接槽连接有转筒离合器,转筒离合器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筒离合器底部卡接有离合器推拉环,离合器推拉环连接有用于推动其沿转轴轴向运动的离合器拨片,所述离合器拨片的一侧安装于驱动电机上,另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另一端与离合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且离合器电机固定于外筒底部。
[0011]进一步,所述离合器拨片包括支架臂杆、支撑杆和转动销轴,所述离合器拨片通过安装螺钉螺纹连接于驱动电机上,所述转动销轴穿过安装螺钉的头部并与安装螺钉的头部转动连接,且转动销轴的两端分别与支架臂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支架臂杆的另一侧通过异形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异形螺母的侧边设有滑动支撑杆,异形螺母与支架臂杆通过滑动支撑杆滑动连接在一起,其滑动方向垂直于支架臂杆的运动方向,并且转动销轴和滑动支撑杆的轴线分别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轴线垂直;
[0012]所述支架臂杆上还设有滑动通槽,所述离合器推拉环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滑动通槽内,并与滑动通槽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转轴分为上转轴和下转轴,所述上转轴的顶端从转筒底部伸入转筒内部,并与转筒底部转动连接,且上转轴伸入转筒内部的一端与旋转刀片固定连接,上转轴的另一端设有上啮合盘,下转轴的顶端设有与上啮合盘配合的内下啮合盘,下转轴的底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上转轴与下转轴依靠上啮合盘和内下啮合盘之间的啮合连接在一起。
[0014]进一步,还包括底座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于驱动电机下方,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下杆、减震弹簧和减震上杆,所述减震上杆顶端与驱动电机底部螺纹连接,底端设于减震弹簧中,所述减震下杆底端与底座螺纹连接,顶端设于减震弹簧内,且减震下杆顶端开有与减震上杆配合的插孔。
[0015]进一步,还包括分解机构,所述分解机构包括油水分离器、进液管道、出水管和出油管,所述油水分离器设于底座上,且油水分离器包括进液口、出水口和出油口,所述外筒底部开有出液口,所述进液管道一端与出液口连通,另一端与油水分离器的进液口连通,油水分离器的出水口和出油口分别与出水管和出油管连通。
[0016]进一步,还包括上盖总成和外壳,所述外壳套设于外筒外,所述上盖总成包括盖子、边框和灭菌灯,所述盖子底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灭菌灯设于环形槽中,所述盖子置于边框内部,且盖子与边框铰接在一起,所述边框底部设有嵌入槽和放置槽,所述外筒顶部嵌入嵌入槽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卡槽,所述外壳底部卡接于底座的卡槽中,外壳顶部设于边框底部的放置槽中。
[0017]进一步,所述转筒顶部设有搭接板,转筒的搭接板搭接在边框上,且边框与搭接板的接触处设有环形凸起。
[0018]进一步,所述旋转刀片通过紧固螺钉固定于上转轴上,且上转轴与转筒底部的转
动连接处设有防水圈,并且所述上啮合盘下方还依次同轴连接有垫圈和上啮合盘锁紧螺母。
[0019]本方案通过转筒内部的旋转刀片,当其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就可将送入转筒中的厨余垃圾进行粉碎处理,并且考虑到有些厨余垃圾中的水分过多,如混合有菜叶的汤汁,其菜叶可能会漂浮在汤汁表面,不利于转筒底部旋转刀片的粉碎,因此通过在转筒底部设置转筒离合器,就可在需要时将转筒离合器与转筒底部其下啮合盘的离合器接槽进行对接啮合,此时的转筒离合器在驱动电机的转轴带动下,就可带动转筒一起旋转,转筒内部的液体就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转筒侧壁的出液孔快速排出至套设于转筒外部的外筒内,此时漂浮在汤汁上面的菜叶就会由于失去液体的浮力而落入转筒底部,从而便于旋转刀片粉碎处理。并且转筒内部的液体也可借助转筒旋转时的离心力作用快速从出液孔排出,以此解决了出液孔空间狭小,仅仅依靠液体自身重力从出液孔排出,用时较长,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省去了人工对厨余垃圾进行干湿分离的程序。
[0020]为了在需要时便于转筒离合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用于粉碎厨余垃圾的旋转刀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筒、转筒、下啮合盘、离合器电机和自带转轴的驱动电机,所述外筒套设于转筒外,所述转筒侧壁上设有若干出液孔,所述驱动电机其转轴的自由端从转筒底部伸入转筒内部,且与转筒底部转动连接,且转轴位于转筒内部的一端与旋转刀片固定连接;所述转筒底部的外壁与所述下啮合盘的一端连接,下啮合盘的另一端设有离合器接槽,且下啮合盘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接槽连接有转筒离合器,转筒离合器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筒离合器底部卡接有离合器推拉环,离合器推拉环连接有用于推动其沿转轴轴向运动的离合器拨片,所述离合器拨片的一侧安装于驱动电机上,另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另一端与离合器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且离合器电机固定于外筒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拨片包括支架臂杆、支撑杆和转动销轴,所述离合器拨片通过安装螺钉螺纹连接于驱动电机上,所述转动销轴穿过安装螺钉的头部并与安装螺钉的头部转动连接,且转动销轴的两端分别与支架臂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支架臂杆的另一侧通过异形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异形螺母的侧边设有滑动支撑杆,异形螺母与支架臂杆通过滑动支撑杆滑动连接在一起,其滑动方向垂直于支架臂杆的运动方向,并且转动销轴和滑动支撑杆的轴线分别与驱动电机的转轴轴线垂直;所述支架臂杆上还设有滑动通槽,所述离合器推拉环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滑动通槽内,并与滑动通槽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分为上转轴和下转轴,所述上转轴的顶端从转筒底部伸入转筒内部,并与转筒底部转动连接,且上转轴伸入转筒内部的一端与旋转刀片固定连接,上转轴的另一端设有上啮合盘,下转轴的顶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远曹川川李应富王海波周江东赵应平刘余陈星颜正威廖万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