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62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及其制备工艺,该输送带表面涂覆有覆盖层,覆盖层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丁苯橡胶90~110份、防老剂2~6份、白炭黑50~70份、分散剂2~5份、硫磺1~5份、硫化促进剂0.5~1.5份、阻燃剂8~10份、结炭剂8~16份、亚油酸钠水溶液3~5份、醋酸铅水溶液0.3~0.7份以及耐酸胶泥3~7份;且该输送带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密炼机加入丁苯橡胶,然后加入防老剂、结炭剂、分散剂和白炭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提高输送带的阻燃抗灼烧能力的同时还可提高该输送带对强酸的抗腐蚀性,且能通过反应产生的铅皂对输送带形成的保护层,进一步提高对输送带的抗腐蚀性能。一步提高对输送带的抗腐蚀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制品
,尤其涉及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输送带是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部件,主要用于煤炭、矿山、冶金、化工、建筑和交通等部门的大规模连续化运输,运输的物料分为块状、粉状、糊状和成件物品等。根据覆盖层使用的原料不同,输送带行业可以分为重型输送带及轻型输送带两大类,前者以橡胶(包括天然胶及合成胶)为主要原料,因此也称为橡胶输送带,其使用范围集中在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后者则主要使用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食品、电子等轻工业领域。
[0003]输送带需要应用于钢铁、铸造、水泥、化工等行业,经常需要用于输送高温固体物料,如烧结矿石、铸件、水泥熟料、石灰和焦炭等。将耐热带分为T1、T2、T3、T4等4个等级,其试验温度分别为1O0℃、125℃、150℃、175℃。而实际上物料温度常常在300℃~800℃,物料常带红火,加之不同的使用环境,致使一般耐热输送带的覆盖胶及骨架材料难以承受较长时间的高温,出现输送带表面烫坏、燃烧、盖胶大量脱落、起泡、骨架材料烧糊、烫坏,影响胶带的使用寿命。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耐热输送带使用寿命很短,可能不到一个月就绪更换,因此研制耐灼烧输送带成为了迫切需求。通常耐热输送带在实际使用中上覆盖胶在高温状态下易发生龟裂,热量会通过龟裂纹路缝隙向隔热层传递,时间一长,隔热层胶层会发生变硬,严重影响隔热层与骨架材料层结合力,使带子发生脱层,影响寿命。其次就是骨架材料层被过热的烤糊了,强力受到严重影响,使寿命降低。同时输送带由于应用领域较为广泛,难免会接触到一些强酸(例如硝酸、盐酸、络酸、高氨酸、醋酸和浓硫酸等,HF除外),如果这些强酸不小心洒出,很容易对输送带造成局部腐蚀,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及其制备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耐灼烧不耐腐蚀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及其制备工艺。
[0005]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表面涂覆有覆盖层,覆盖层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丁苯橡胶90~110份、防老剂2~6份、白炭黑50~70份、分散剂2~5份、硫磺1~5份、硫化促进剂0.5~1.5份、阻燃剂8~10份、结炭剂8~16份、亚油酸钠水溶液3~5份、醋酸铅水溶液0.3~0.7份以及耐酸胶泥3~7份;
[0006]其中,耐酸胶泥由大豆多糖、氟硅酸钠、钾水玻璃、硅酸钠和酚醛树脂制成,按质量份计,大豆多糖35~55份、氟硅酸钠3~5份、钾水玻璃12~25份、硅酸钠3~5份以及酚醛树脂10~12份。
[0007]优选的,所述防老剂选用防老剂DPPD,分散剂选用硬脂酰胺,阻燃剂选用氯蜡

70、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且三者的质量比为(9~12):(2~4):(9~12)。
[0008]优选的,所述硫化促进剂选用TMTD和DTDM的混合物,结炭剂选用季戊四醇、PNC

6和IFR中的一种。
[0009]优选的,所述大豆多糖:钾水玻璃=(2.4~2.6):1。
[0010]优选的,所述钾水玻璃的模数为2.6~2.8,且其波美度为42~46Be。
[0011]优选的,所述亚油酸钠水溶液中亚油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2.3:1。
[0012]优选的,所述耐酸胶泥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大豆多糖和氟硅酸钠加入到钾水玻璃中混合并将其倒入搅拌机内,向机内加入硅酸钠,搅拌3~5分钟至混匀后再加入酚醛树脂继续搅拌3~5分钟,搅拌结束后即得耐酸胶泥。
[0013]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在密炼机加入丁苯橡胶,然后压上顶栓40~50秒提砣,然后加入防老剂、结炭剂、阻燃剂、分散剂和1/3~1/2的白炭黑,压上顶栓90秒提砣,然后加入剩余白炭黑并压上顶栓120秒,升温至120℃~125℃后,以20~25rpm的速度排胶,得胶料A;
[0015]S2、将S1中的胶料A倒入混合釜内,并加入亚油酸钠水溶液、醋酸铅水溶液以及耐酸胶泥,以800~1200rpm的转速搅拌混匀,得胶料B;
[0016]S3、将步骤S2得到的胶料B放置于开炼机上包辊,包辊三遍,加入硫磺和硫化促进剂,温度不超过100℃,待硫磺和硫化促进剂完全熔化后,捣胶六遍,得胶料C;
[0017]S4、将步骤S3得到的胶料C均匀涂覆在输送带的表面,来回涂抹3~5次,晾干后即可。
[0018]优选的,所述S3中包辊时辊距设置为5~6mm,捣胶时辊距设置为8~9mm。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中将亚油酸钠水溶液和醋酸铅水溶液配合使用,可以令其二者在混合的过程中由复分解反应形成铅皂,从而提高对该橡胶输送带的防腐效果。
[0021]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大豆多糖与氟硅酸钠、钾水玻璃、硅酸钠和酚醛树脂混合制得耐酸胶泥,可以有效地提高对一些强酸的抗腐蚀性。
[0022]3、带芯采用优质D.S.EP帆布,保证带芯具有尺寸稳定性和优异的耐热性;在覆盖胶中加入结炭剂、阻燃剂,让表面橡胶在高温下迅速炭化,形成微孔炭化层,阻止热量向带体内部传递,提高输送带对热物料的抗灼烧能力;覆盖胶采用有效硫化体系,覆盖胶硫化后形成以单硫键和双硫键为主的交联结构,保证覆盖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带芯与覆盖胶之间增加过渡隔热层,提高输送带常温和高温粘合强度;在过渡隔热层下方增加缓冲隔热层,极大的提高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该输送带的阻燃抗灼烧能力并同时提高对强酸的抗腐蚀性,且能通过反应产生的铅皂对输送带形成的保护层,进一步提高对输送带的抗腐蚀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
[0025]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表面涂覆有覆盖层,覆盖层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丁苯橡胶90~110份、防老剂DPPD 2~6份、白炭黑50~70份、硬脂酰胺2~5份、硫磺1~5份、硫化促进剂0.5~1.5份、阻燃剂8~10份、结炭剂8~16份、亚
油酸钠水溶液3~5份、醋酸铅水溶液0.3~0.7份以及耐酸胶泥3~7份,亚油酸钠水溶液中亚油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2.3:1;
[0026]其中,阻燃剂选用氯蜡

70、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且三者的质量比为(9~12):(2~4):(9~12);硫化促进剂选用TMTD和DTDM的混合物;结炭剂选用季戊四醇、PNC

6和IFR中的一种,优选季戊四醇;耐酸胶泥由大豆多糖、氟硅酸钠、钾水玻璃、硅酸钠和酚醛树脂制成,按质量份计,大豆多糖35~55份、氟硅酸钠3~5份、钾水玻璃12~25份、硅酸钠3~5份以及酚醛树脂10~12份,大豆多糖:钾水玻璃=(2.4~2.6):1,钾水玻璃的模数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包括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表面涂覆有覆盖层,覆盖层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丁苯橡胶90~110份、防老剂2~6份、白炭黑50~70份、分散剂2~5份、硫磺1~5份、硫化促进剂0.5~1.5份、阻燃剂8~10份、结炭剂8~16份、亚油酸钠水溶液3~5份、醋酸铅水溶液0.3~0.7份以及耐酸胶泥3~7份;其中,耐酸胶泥由大豆多糖、氟硅酸钠、钾水玻璃、硅酸钠和酚醛树脂制成,按质量份计,大豆多糖35~55份、氟硅酸钠3~5份、钾水玻璃12~25份、硅酸钠3~5份以及酚醛树脂10~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选用防老剂DPPD,分散剂选用硬脂酰胺,阻燃剂选用氯蜡

70、三氧化二锑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且三者的质量比为(9~12):(2~4):(9~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促进剂选用TMTD和DTDM的混合物,结炭剂选用季戊四醇、PNC

6和IFR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多糖:钾水玻璃=(2.4~2.6):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耐灼烧橡胶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钾水玻璃的模数为2.6~2.8,且其波美度为42~46Be。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太原罗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京博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