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可再充电锂离子蓄电池的正电极材料的前体
[0001]
和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适用作可再充电锂离子蓄电池中的正电极材料的前体的含金属前体。具体地讲,前体化合物具有芯壳结构,其中芯和壳之间的钴浓度不同。
[0003]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在电动车辆行业中的有前途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适当的电源。迄今为止,锂离子蓄电池(LIB)由于其高能量和功率密度而成为上述需求的最佳电力供应商。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可商购获得的LIB通常由石墨基负电极和作为最常用正电极材料的锂钴氧化物(LCO)组成。然而,尽管LCO的性能声誉良好,但其面临一些主要限制,例如低热稳定性和最近钴(Co)的天窗价格。
[0004]减少LCO作为正电极材料的依赖性的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是锂镍锰钴氧化物(NMC),其源自于LCO本身。采用LCO的结构,NMC组合物通常写成LiM
’
O2,其中M
’
=Ni1‑
x
‑
y
Mn
x
CO
y
。通过用镍(Ni)和锰(Mn)部分地替换Co,可实现良好的性能、较低的价格以及达到较高热稳定性的可能性。
[0005]在NMC的许多可能的组成比中,发现富Ni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产生更高的可逆容量。例如,NMC811(M
’
=Ni
0.8
Mn
0.1
Co
0.1
)具有比NMC111(M
’
=Ni
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制造可用作锂离子蓄电池中的活性正电极材料的锂过渡金属基氧化物粉末的前体化合物,所述前体为含金属的M
’‑
氢氧化物、含金属的M
’‑
羟基氧化物或含金属的M
’‑
碳酸盐中的任一者,其中M
’
=Ni1‑
x
‑
y
‑
z
Mn
x
Co
y
A
z
,其中x>0,y>0,0.70≤1
‑
x
‑
y
‑
z≤0.95且0≤z<0.1,所述前体包括具有包含含金属化合物M
’
c
的芯和包含含金属化合物M
’
s
的壳,其中M
’
c
=Ni1‑
xc
‑
yc
‑
zc
Mn
xc
Co
yc
A
zc
,其中0<xc≤0.2,0<yc≤0.2,0≤zc<0.1且0.75≤1
‑
x
‑
y
‑
z≤0.95,并且M
’
s=Ni1‑
xs
‑
ys
‑
zs
Mn
xs
Co
ys
A
zs
,其中0<xs≤0.25,0.75<ys≤0.95,0≤zs<0.1且0≤1
‑
xs
‑
ys
‑
zs≤0.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体,其中0.05<xs≤0.25,优选地0.05≤xs≤0.1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体化合物,其中1
‑
xs
‑
ys
‑
zs=0。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西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韩国尤米科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