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电磁馈能隔振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隔振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电磁馈能隔振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主流的电磁馈能隔振器采用减振与馈能分时复用,在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着一些共性基础问题:结构尺寸、减振性能以及能量消耗之间的矛盾,增加了电磁馈能隔振器设计过程的复杂性。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发展,电磁馈能隔振器在动态性能、能量消耗、控制精度与工作稳定性等性能上亟待突破。
[0003]现有的专利技术中,一种复合式馈能型隔振器(专利申请号:201810408935.1,授权公告号:CN 108928203 A),包括车体,减振弹簧,磁流变阻尼器、车轮、电磁执行器机械传动机构、电机、电机驱动电源接头、电机编码器接口以及减速器,所述车体下端设有磁流变阻尼器,所述磁流变阻尼器下端安装有车轮,所述磁流变阻尼器上装配有有弹簧,所述车体下端设有电磁执行器机械传动结构,所述电磁执行器机械传动机构右端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右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镶嵌着电机驱动电源接口以及电机编码器接口,所述电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电磁馈能隔振器,包括隔振器导杆(1)、润滑件(2)、永磁阵列(3)、线圈(4)、线圈骨架(5)、外磁轭(6)、上端盖(7)、密封端盖(8)、下端盖(9)、内磁轭(10)、吊耳(11),其特征包括:所述的永磁阵列(3)为Halbach永磁阵列层,由轴向充磁永磁体(3.1)和径向充磁永磁体(3.2)相互交替紧贴排列构成,永磁体表贴在外磁轭(6)内侧,内磁轭(10)与外磁轭(6)通过下端盖(9)实现轴向固定,其间存在气隙,外磁轭(6)与上端盖(7)、下端盖(9)、润滑件(2)同轴连接,作初级;所述线圈(4)绕在线圈骨架(5)的凹槽中,并与隔振器的导杆(1)相连,可在永磁阵列(3)构成的磁场中做往复直线运动,作次级,线圈骨架(5)为一端开放的圆筒形环槽状结构,内磁轭(10)为一端开放的圆筒形结构,内磁轭(10)与线圈骨架(5)通过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体式电磁馈能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4)由减振线圈绕组(4.1)和馈能线圈绕组(4.2)组成;减振线圈绕组(4.1)由正向绕组线圈及反向绕组线圈组成,相邻绕组的线圈缠绕方向相反,正向绕组数为2组,反向绕组数为2组;线圈
①
和线圈
③
串联构成第一相绕组,线圈
②
和线圈
④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