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射针形成方法、发射针、电子源及电子显微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显微镜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射针形成方法、发射针、电子源及电子显微镜。
技术介绍
[0002]电子显微镜是当代重要的科学研究、工程观察和量测仪器,在物理、材料、化学、生命等科研领域,半导体先进制程、工程材料检测等工业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0003]电子源是其关键零部件之一,电子源的特性往往决定了电子显微镜的主要性能。以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例:低端扫描电镜均使用发叉式热阴极(钨丝、六硼化镧)作为电子源,中高端电镜使用冷场发射单晶钨以及热场发射氧化锆
‑
单晶钨电子源。冷场发射电子源具有亮度高、虚源小、能散小等特点,通常应用于极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
[0004]冷场发射电子源尖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脱离基体,行程电子发射。尖端表面的电场强度需要达到0.5~1.5x109V/m电子才能逸出。为了达到如此高的电场强度,冷场电子源的尖端半径需要非常小,达到0.1~0.3um。冷场发射电子源针尖通常用直径0.1~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射针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直径为0.1
‑
0.5mm的柱形体(1)的部分置入电化学腐蚀液(2)中;向所述电化学腐蚀液(2)通入第一电流,以使所述柱形体(1)与带电流的所述电化学腐蚀液(2)发生电化学腐蚀,直至所述柱形体(1)浸入所述电化学腐蚀液(2)的部分且靠近所述电化学腐蚀液(2)液面的位置断开形成上下两段;将上段所述柱形体(1)的断开处(3)置入所述电化学腐蚀液(2)的液面以下,并向所述电化学腐蚀液(2)通入第二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流的强度,使上段所述柱形体(1)的断开处(3)与带电流的所述电化学腐蚀液(2)n次接触,n为大于或等于0的正整数,以使所述断开处(3)的端面形成半径大小为0.1
‑
0.3um的圆滑表面(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针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段所述柱形体(1)的断开处(3)与带电流的所述电化学腐蚀液(2)n次接触包括:第一步,向所述电化学腐蚀液(2)通入所述第二电流;第二步,将上段所述柱形体(1)的断开处(3)浸入所述电化学腐蚀液(2)内,停留时间S1;第三步,提起上段所述柱形体(1)的断开处(3)使其脱离所述电化学腐蚀液(2),停留时间S2;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n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针尖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针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的强度为10
‑
500mA,所述第二电流的强度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占海,蔡素枝,陆梁,
申请(专利权)人:大束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