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32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形外壳以及设于球形外壳内的驱动机构,所述球形外壳的外部设有球形保护外壳,所述球形外壳和球形保护外壳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所述球形外壳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球形保护外壳的内表面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连接,所述球形外壳和球形保护外壳之间设有缓冲气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出机构、控制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动力输出机构产生的偏心力矩使球形外壳滚动和转向。该球形机器人,采用了双球壳体结构,通过缓冲气囊和弹簧减震达到减震的效果,有效地抑制形变,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长续航性,同时其内部的驱动机构采用对称设计,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的稳定。加的稳定。加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形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球形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一词最早起源于1920年捷克剧作家卡雷尔
·
凯佩克的科幻情节剧《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直到1962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实用工业机器人Unimate,从此,机器人开始替代人们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
[0003]机器人按照移动性分类,可以分为固定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其中移动机器人作为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移动机器人按照移动方式主要分为轮式/履带式移动机器人和腿足式机器人。轮式/履带式机器人具有承载能力大、移动速度快的优点,但其运动稳定性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腿足式机器人越野性能好,但其缺点是运动机构自由度多,控制复杂。因此设计一种行走速度快、越野性能好的移动机器人,既可以像轮式机器人快速移动,又可以像腿足式机器人能够适应崎岖不平的环境,显然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领域。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一球形机器人应运而生。
[0004]球形机器人是一种以球形外壳滚动实现行走的机器人。球体是自然界天然的优质滚动体,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全向滚动,球形的外壳使机器人在失稳后能够具有自稳定性;与用轮子滚动行走的轮式/履带式机器人相比,具有良好的越障性能力,不存在“翻倒”的问题;与步行或爬行的腿足式机器人相比,具有移动速度快的特点,而且具有驱动少、控制简单的优点;同时,由于球体滚动时与地面点接触的运动阻力相对轮式装置线接触的运动阻力小的多,因此球形机器人还具有运动效率高、能耗低的优点。
[0005]由于具有以上独特优势,球形机器人己经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空间和应用前景。例如,在生活娱乐方面,其外形没有棱角,可用于儿童的娱乐教育;工业应用方面,其转向和密封性能好,可用于管道检测、水下实验等;国防以及空间探索方面,其自我保护和环境适应能力强,可用于安全检查、任务执行等。另外,在理论研究方面,由于球形机器人是一个欠驱动、非线性、非完整系统,可以为从事力学和控制理论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检验其理论正确性与否的有效实验平台。
[0006]但是就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球形机器人多是采用单层外壳的设计,且体型较小,应用的领域较窄,一旦其外壳出现形变或时破损,则会导致其内部的驱动机构以及控制机构的运行障碍,容易出现路线偏差、电器件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球形机器人。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9]一种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形外壳以及设于球形外壳内的驱动机构,所述球形外壳
的外部设有球形保护外壳,所述球形外壳和球形保护外壳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所述球形外壳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球形保护外壳的内表面连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连接,所述球形外壳和球形保护外壳之间设有缓冲气囊;
[0010]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出机构、控制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动力输出机构产生的偏心力矩使球形外壳滚动和转向,控制模块控制动力输出机构的动力输出,信号传输模块用于控制模块和外界控制端之间的信号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电机仓、连接在电机仓下端的电池仓以及连接在电机仓上端的顶部支架,所述电机仓和顶部支架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弹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机仓内设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端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位于电机仓的外部,且主动轮和球形外壳的内表面接触。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顶部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高速轴承,所述高速轴承内设有从动轮轴,且从动轮轴的中部位置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和球形外壳的内表面接触。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池仓内设有电池,驱动电机、控制模块均和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仓内设有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与电池电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顶部支架的下端连接有配重块,配重块位于若干个第一弹簧之间。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系统板、六轴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编码器模块和GPS模块,所述六轴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编码器模块和GPS模块均与单片机系统板连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蓝牙模块,蓝牙模块和单片机系统板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有外凸式圆弧连接件,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内凹式圆弧连接件,外凸式圆弧连接件与球形保护外壳的内表面连接,内凹式圆弧连接件与球形外壳的外表面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双球壳体结构,通过缓冲气囊和弹簧减震达到减震的效果,有效地抑制形变,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长续航性;
[0021]2)本专利技术中球形外壳内部的驱动机构采用对称和紧凑的内部结构设计,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的稳定,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减少其内部与外界的接触,能够保证球体的稳定性;
[0022]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设计合理,便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球形外壳和球形保护外壳的相配合视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滚动摩擦力偶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球形外壳的受力示意图。
[0028]图中:1、球形外壳;2、球形保护外壳;3、第一固定环;4、第二固定环;5、第一弹簧;6、电机仓;601、驱动电机;602、主动轮;7、顶部支架;701、高速轴承;702、从动轮轴;703、从动轮;8、电池仓;9、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

3所示,一种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形外壳1以及设于球形外壳1内的驱动机构,球形外壳1的外部设有球形保护外壳2,球形外壳1和球形保护外壳2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5,球形外壳1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固定环4,球形保护外壳2的内表面连接有第一固定环3,第一固定环3和第二固定环4连接,球形外壳1和球形保护外壳2之间设有缓冲气囊;
[0032]球形外壳1以及球形保护外壳2采用了高度透明的有机玻璃亚克力材质,其可以起到保护内部机构的作用,又能使得机器人凭借球壳与地面的摩擦力驱使其前进,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机器人,包括球形外壳(1)以及设于球形外壳(1)内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外壳(1)的外部设有球形保护外壳(2),所述球形外壳(1)和球形保护外壳(2)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弹簧(5),所述球形外壳(1)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固定环(4),所述球形保护外壳(2)的内表面连接有第一固定环(3),所述第一固定环(3)和第二固定环(4)连接,所述球形外壳(1)和球形保护外壳(2)之间设有缓冲气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输出机构、控制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动力输出机构产生的偏心力矩使球形外壳(1)滚动和转向,控制模块控制动力输出机构的动力输出,信号传输模块用于控制模块和外界控制端之间的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电机仓(6)、连接在电机仓(6)下端的电池仓(8)以及连接在电机仓(6)上端的顶部支架(7),所述电机仓(6)和顶部支架(7)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弹簧(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仓(6)内设有若干个对称分布的驱动电机(601),所述驱动电机(601)输出轴端连接有主动轮(602),所述主动轮(602)位于电机仓(6)的外部,且主动轮(602)和球形外壳(1)的内表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球形机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红张金龙李鑫陈宇轩仲佳俊曹宇张晓庆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