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防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119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0:30
一种高压电缆防压保护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双向丝杆、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柱、夹持装置、电缆、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杆、第二转动轴和第二支撑板,壳体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与双向丝杆连接;双向丝杆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内螺纹;第一连接件与双向丝杆螺纹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柱连接;第一连接柱与壳体滑动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电机使得夹持装置紧贴电缆,滑动杆能够连接上方缺口,使得本装置能够全方位包裹电缆,能够对电缆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通过转动把手能够调整本装置高度,使得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电缆,缓冲层能够有效的保护电缆外壳,延长了电缆使用寿命。延长了电缆使用寿命。延长了电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缆防压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缆防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国内冶金行业采矿场内电铲钻机供电方式,传统采用高压线路加高压电缆方式,采场内使用6000V的设备电缆,其使用和维护对人身安全和设备高效运行至关重要。目前,对于电缆跨道防护采用120槽钢,使用过程中因采场地势不平、短时间内变形形严重等造成汽车驶过时能对槽钢凹槽内防护的电缆碾压,加速电缆老化,极易造成电缆断路、接地等故障,且对生产、人身设备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压电缆防压保护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的保护高压电缆,在铺设电缆时通过本装置能够形成有效的斜坡,使得经过的车辆行人能够减少对电缆本身的压力降低了对电缆的损耗,同时延长了电缆使用寿命,降低了漏电风险。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压电缆防压保护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双向丝杆、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柱、夹持装置、电缆、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杆、第二转动轴、第二支撑板、滑动杆、连接槽、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件、丝杆、第一锥齿轮、第一转动支架、第二锥齿轮、第三转动轴、第二转动支架、把手和缓冲层;
[0007]壳体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与双向丝杆连接;双向丝杆与壳体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内螺纹;第一连接件与双向丝杆螺纹连接;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柱连接;第一连接柱与壳体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背向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夹持装置连接;夹持装置内包含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一连接柱连接;第一支撑板与壳体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杆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杆远离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滑动杆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连接槽连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二连接柱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柱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件与丝杆螺纹连接;丝杆与第一转动支架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支架背向丝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丝杆远离第一转动支架的一端与第一锥齿轮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三转动轴连接;第三转动轴与第二转动支架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支架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三转动轴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与把手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缓冲层连接;缓冲层背向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电缆接触。
[0008]优选的,第一连接柱上设有滑块,壳体上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第一支撑板上设有滑块,壳体上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滑动杆上设有滑块,第二支撑板上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第二支撑板上设有滑块,第二连接柱上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第二支撑板上设有防滑层。
[0013]优选的,转动连接杆上设有防滑层。
[0014]优选的,壳体上设有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与双向丝杆转动连接。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电机使得夹持装置紧贴电缆,滑动杆能够连接上方缺口,使得本装置能够全方位包裹电缆,能够对电缆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通过转动把手能够调整本装置高度,使得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电缆,缓冲层能够有效的保护电缆外壳,延长了电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电缆防压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电缆防压保护装置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壳体;2、电机;3、双向丝杆;4、第一连接件;5、第一连接柱;6、夹持装置;7、电缆;8、第一支撑板;9、第一转动轴;10、转动连接杆;11、第二转动轴;12、第二支撑板;13、滑动杆;14、连接槽;15、第二连接柱;16、第二连接件;17、丝杆;18、第一锥齿轮;19、第一转动支架; 20、第二锥齿轮;21、第三转动轴;22、第二转动支架;23、把手;24、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1]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压电缆防压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电机2、双向丝杆3、第一连接件4、第一连接柱5、夹持装置6、电缆7、第一转动轴9、转动连接杆10、第二转动轴11、第二支撑板12、滑动杆13、连接槽 14、第二连接柱15、第二连接件16、丝杆17、第一锥齿轮18、第一转动支架 19、第二锥齿轮20、第三转动轴21、第二转动支架22、把手23和缓冲层24;
[0022]壳体1上设有电机2;电机2输出端与双向丝杆3连接;双向丝杆3与壳体 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4上设有内螺纹;第一连接件4与双向丝杆3螺纹连接;第一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柱5连接;第一连接柱5与壳体1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5背向第一连接件4的一端与夹持装置6连接;夹持装置6内包含第一支撑板8;第一支撑板8与第一连接柱5连接;第一支撑板8与壳体1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板8与第一转动轴9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杆10通过第一转动轴9与第一支撑板8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杆10远离第一转动轴9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轴11 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11与第二支撑板12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12与滑动杆 13滑动连接;滑动杆13远离第二支撑板12的一端与连接槽14连接;第二支撑板12与第二连接柱15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柱15远离第二支撑板1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6连接;第二连接件16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件16与丝杆17 螺纹连接;丝杆17与第一转动支架19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支架19背向丝
杆17 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8连接;丝杆17远离第一转动支架19的一端与第一锥齿轮18连接;第一锥齿轮18与第二锥齿轮20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20与第三转动轴21连接;第三转动轴21与第二转动支架22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支架22 与第一支撑板8连接;第三转动轴21远离第二锥齿轮20的一端与把手23连接;第一支撑板8与缓冲层24连接;缓冲层24背向第一支撑板8的一端与电缆7 接触。
[002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5上设有滑块,壳体1上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8上设有滑块,壳体1上设有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滑动杆13上设有滑块,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缆防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机(2)、双向丝杆(3)、第一连接件(4)、第一连接柱(5)、夹持装置(6)、电缆(7)、第一转动轴(9)、转动连接杆(10)、第二转动轴(11)、第二支撑板(12)、滑动杆(13)、连接槽(14)、第二连接柱(15)、第二连接件(16)、丝杆(17)、第一锥齿轮(18)、第一转动支架(19)、第二锥齿轮(20)、第三转动轴(21)、第二转动支架(22)、把手(23)和缓冲层(24);壳体(1)上设有电机(2);电机(2)输出端与双向丝杆(3)连接;双向丝杆(3)与壳体(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4)上设有内螺纹;第一连接件(4)与双向丝杆(3)螺纹连接;第一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柱(5)连接;第一连接柱(5)与壳体(1)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5)背向第一连接件(4)的一端与夹持装置(6)连接;夹持装置(6)内包含第一支撑板(8);第一支撑板(8)与第一连接柱(5)连接;第一支撑板(8)与壳体(1)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板(8)与第一转动轴(9)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杆(10)通过第一转动轴(9)与第一支撑板(8)转动连接;转动连接杆(10)远离第一转动轴(9)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轴(11)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11)与第二支撑板(12)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12)与滑动杆(13)滑动连接;滑动杆(13)远离第二支撑板(12)的一端与连接槽(14)连接;第二支撑板(12)与第二连接柱(15)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柱(15)远离第二支撑板(1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6)连接;第二连接件(16)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件(16)与丝杆(17)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林志赵洪飞刘皓蒋丽娜李志华王硕陈昊杨光王炳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