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043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2:21
一光学系统,包括一第一光学模块,用以驱动一光学组件运动,第一光学模块包括:一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第一光学元件;一第一固定部,第一活动部可相对第一固定部运动;以及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活动部相对第一固定部运动。其中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一引导组件用以引导第一活动部在一第一维度上运动。引导第一活动部在一第一维度上运动。引导第一活动部在一第一维度上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引导组件的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高效能、高规格视觉享受的追求越来越高,以丰富更棒的产品使用体验。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都配有镜头模块而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当使用者使用配有镜头模块的电子装置时,可能会有晃动的情形发生,进而使得镜头模块所拍摄的影像产生模糊。然而,人们对于影像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高,故镜头模块的防震功能亦日趋重要,此外也追求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以便使用者使用。如何提供一种具高品质的摄像模块是为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包括:一第一光学模块,用以驱动一光学组件运动,第一光学模块包括:一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第一光学元件;一第一固定部,第一活动部可相对第一固定部运动;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活动部相对第一固定部运动;其中,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一引导组件用以引导第一活动部在一第一维度上运动。
[0004]于一实施例中,其中沿着第一光学元件的一第一光轴观察时,第一固定部具有多边形结构且包括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一侧边以及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的一第二侧边;第一、第二方向互相不同;第一、第二方向皆与第一光轴垂直;第一、第二侧边的长度不同;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的长度;沿着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第一驱动组件位于第二侧边;沿着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引导组件位于第二侧边;沿着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第一光学模块的一第一位置感测组件位于第二侧边。
[0005]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第一活动部相对第一固定部的运动;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二活动部,用以连接一第二光学元件;一第二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二活动部相对第一固定部运动;一第二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第二活动部相对第一固定部的运动;沿着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第二位置感测组件位于第二侧边;沿着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第一、第二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重叠;引导组件用以引导第二活动部在第一维度上运动;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一施压组件,用以对第一活动部产生一第一预压力;第一活动部经由第一预压力稳定且可动地连接引导组件;第一施压组件还包括:一第一磁性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一第二磁性元件,对应第一磁性元件以产生第一预压力;第一、第二磁性元件至少一者具有永磁性磁铁;第一、第二磁性元件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动部与第一固定部;第一位置感测组件经由感测第一磁性元件或第二磁性元件以感测第一活动部相对第一固定部的运动;沿着第一、第二磁性元件的中心排列方向观察时,第一位置感测组件与第一磁性元件或第二磁性元件至少部分重叠;第一预压力方向由第一活动部朝向第二侧边延伸;第一预压力的一第一延伸假想线未穿过引导组件。
[0006]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二施压组件,用以对第二活动部产
生一第二预压力;第二活动部经由第二预压力稳定且可动地连接引导组件;第二施压组件还包括:一第三磁性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一第四磁性元件,对应第三磁性元件以产生第二预压力;第三、第四磁性元件至少一者具有永磁性磁铁;第三、第四磁性元件分别设置于第二活动部与第一固定部;第二位置感测组件经由感测第三磁性元件或第四磁性元件以感测第二活动部相对第一固定部的运动;沿着第三、第四磁性元件的中心排列方向观察时,第二位置感测组件与第三磁性元件或第四磁性元件至少部分重叠;第二预压力方向由第二活动部朝向第二侧边延伸;第二预压力的一第二延伸假想线未穿过引导组件。
[0007]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光学模块用以接收一光线,且光线也经过一第二光学模块的一光线,第二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三光学元件用以改变光线的光轴的行进方向。
[0008]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一压电元件,具有压电材料;一第一接触元件,对应第一压电元件;第一压电元件与第一接触元件分别固定地设置于第一活动部以及第一固定部;垂直第一光轴的方向观察时,第一压电元件与第一接触元件至少部分重叠;在第一维度的运动为沿着第一光轴的运动。
[0009]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二压电元件,具有压电材料;一第二接触元件,对应第一压电元件;第二压电元件与第二接触元件分别固定地设置于第二活动部以及第一固定部;沿着垂直第一光轴的方向观察时,第二压电元件与第二接触元件至少部分重叠;沿着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第一、第二压电元件至少部分重叠。沿着第一光轴的方向观察时,第一、第二接触元件至少部分重叠;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第二接触元件不重叠。
[0010]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光学系统,还包括一第三光学模块,用以连接一具有一第二光轴的一第四光学元件,光线通过第四光学元件,且第一、第二光轴不平行;第二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三活动部,用以连接第三光学元件;一第二固定部,第三活动部可相对第二固定部运动;一第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三活动部相对第二固定部运动;第三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三活动部相对第二固定部在一第二维度上运动,第二维度与第一维度不同;在第二维度上的运动是绕一轴心的转动,此轴心是在第三方向延伸;第三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四活动部,用以连接第四光学元件;一第三固定部,第四活动部可相对第三固定部运动;一第四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四活动部相对第三固定部运动;第四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四活动部相对第三固定部在一第三维度上运动,第三维度与第一维度不同;第三维度与第二维度不同。
[0011]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光学模块位于第一、第三光学模块之间。
[0012]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四光学元件包括多个光学镜片;第一光学元件包括至少一光学镜片,第四光学元件的光学镜片的数量大于第一光学元件的光学镜片的数量。
[0013]本技术提出一光学系统,包括:
[0014]一第一光学模块,用以驱动一光学组件运动,且该第一光学模块包括:
[0015]一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一第一光学元件;
[0016]一第一固定部,其中该第一活动部可相对该第一固定部运动;
[0017]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一活动部相对该第一固定部运动;以及
[0018]一引导组件,用以引导该第一活动部在一第一维度上运动。
[0019]优选地,沿着该第一光学元件的一第一光轴观察时,该第一固定部具有多边形结
构,且包括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一侧边以及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的一第二侧边;
[0020]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不同;
[0021]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皆与该第一光轴垂直;
[0022]该第一、第二侧边的长度不同;
[0023]该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该第二侧边的长度;
[0024]沿着该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一驱动组件位于该第二侧边;
[0025]沿着该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该引导组件位于该第二侧边;
[0026]沿着该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光学模块的一第一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光学模块,用以驱动一光学组件运动,且该第一光学模块包括:一第一活动部,用以连接一第一光学元件;一第一固定部,其中该第一活动部可相对该第一固定部运动;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一活动部相对该第一固定部运动;以及一引导组件,用以引导该第一活动部在一第一维度上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该第一光学元件的一第一光轴观察时,该第一固定部具有多边形结构,且包括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的一第一侧边以及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的一第二侧边;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不同;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皆与该第一光轴垂直;该第一、第二侧边的长度不同;该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该第二侧边的长度;沿着该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一驱动组件位于该第二侧边;沿着该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该引导组件位于该第二侧边;沿着该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光学模块的一第一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二侧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第一活动部相对该第一固定部的运动;该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二活动部,用以连接一第二光学元件;一第二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二活动部相对该第一固定部运动;一第二位置感测组件,用以感测该第二活动部相对该第一固定部的运动;沿着该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二位置感测组件位于该第二侧边;沿着该第一光轴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第二位置感测组件至少部分重叠;该引导组件用以引导该第二活动部在该第一维度上运动;该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一施压组件,用以对该第一活动部产生一第一预压力;该第一活动部经由该第一预压力稳定且可动地连接该引导组件;该第一施压组件还包括:一第一磁性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一第二磁性元件,对应该第一磁性元件以产生该第一预压力;该第一、第二磁性元件至少一者具有永磁性磁铁;该第一、第二磁性元件分别设置于该第一活动部与该第一固定部;该第一位置感测组件经由感测该第一磁性元件或该第二磁性元件以感测该第一活动部相对该第一固定部的运动;沿着该第一、第二磁性元件的中心排列方向观察时,该第一位置感测组件与该第一磁性元件或该第二磁性元件至少部分重叠;该第一预压力方向由该第一活动部朝向该第二侧边延伸;该第一预压力的一第一延伸假想线未穿过该引导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第二施压组件,用以对该第二活动部产生一第二预压力;该第二活动部经由该第二预压力稳定且可动地连接该引导组件;该第二施压组件还包括:一第三磁性元件,具有长条形结构;一第四磁性元件,对应该第三磁性元件以产生该第二预压力;该第三、第四磁性元件至少一者具有永磁性磁铁;该第三、第四磁性元件分别设置于该第二活动部与该第一固定部;该第二位置感测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朝彰陈树山翁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