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输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298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包括一电路组件以及一第一磁性元件,电路组件配置以连接于一线圈。第一磁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电路组件内部,电路组件包括一第一基底,对应于第一磁性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传输模块,尤其涉及一种整合式导磁板的无线传输模块。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皆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将电子装置放置在一无线充电发射端上,以使电子装置中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利用电磁感应方式或电磁共振方式产生电流来对电池进行充电。由于无线充电的便利性,使得具有无线充电模块的电子装置也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

2、一般而言,无线充电模块都会包括一个导磁性基板,承载一线圈。其中,当线圈通电而操作于一无线充电模式或者是一无线通信模式时,导磁性基板可以使得线圈发出的磁力线更为集中,以获得更好的效能。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或通信)模块的结构以及线圈的绕线方式并无法满足对于无线传输模块的各种要求,例如需要更好的充电、通信效能与更微型化的尺寸。

3、因此,如何设计出可满足使用者各种需求的无线传输模块,便是现今值得探讨与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传输模块,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2、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传输模块,包括一电路组件以及一第一磁性元件。电路组件配置以连接于一线圈。第一磁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电路组件内部。电路组件包括一第一基底,对应于第一磁性元件。

3、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电路组件配置以电性连接一电子元件。第一基底包括玻璃纤维、塑胶或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的至少其中一种。第一磁性元件连接于第一基底。第一磁性元件包括铁磁性材质。第一磁性元件对应于线圈。

4、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无线传输模块还包括一导通结构,设置于电路组件上。导通结构沿着一第一方向贯穿电路组件。导通结构包括一贯孔,贯穿电路组件。当沿着一第二方向观察时,导通结构重叠于第一磁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方向不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导通结构由导电材质制成。导通结构不接触第一磁性元件。无线传输模块还包括一第一连接元件。第一磁性元件经由第一连接元件连接于电路组件。第一连接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电路组件内部。

5、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其中无线传输模块还包括一第二连接元件,配置以连接第一连接元件。第一磁性元件位于第一连接元件与第二连接元件之间。第一连接元件与第二连接元件具有相同材质。第二连接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电路组件内部。电路组件还包括一第一线路,设置于第一基底。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线路与第一连接元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6、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电路组件还具有一第二基底以及一第二线路。第二基底通过第二连接元件以及第一连接元件连接于第一基底。第二线路设置于第二基底。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线路不重叠于第二线路。当沿着一第三方向观察时,第一线路不重叠于第二线路。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线路不重叠于第二连接元件。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二线路重叠于第二连接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二线路不重叠于第一连接元件。

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无线传输模块还包括一第二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电路组件内部。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导通结构重叠于第二磁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导通结构不接触第二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经由第二连接元件连接于电路组件。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二磁性元件重叠于第二连接元件。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二磁性元件不重叠于第一连接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磁性元件重叠于第一连接元件。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磁性元件不重叠于第二连接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磁性元件重叠于第二线路的至少一部分。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二磁性元件重叠于第一线路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连接元件位于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第二连接元件位于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第一磁性元件位于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第二磁性元件位于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第一磁性元件具有多个分裂部,并且第一连接元件的一部分位于相邻的二分裂部之间。

8、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磁性元件不重叠于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具有不同特性。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具有不同的导磁系数。第二磁性元件包括一基底元件以及多个纳米单元。这些纳米单元设置于基底元件内。基底元件的材质与第二连接元件的材质不同。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线路重叠于第一磁性元件的一部分。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二线路重叠于第二磁性元件的一部分。

9、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无线传输模块还包括一第二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电路组件内部。第二磁性元件经由第二连接元件连接于电路组件。第一磁性元件具有一第一底面,直接接触第一基底的一第一内侧面。第二磁性元件具有一第二底面,直接接触第二基底的一第二内侧面。第一线路形成于第一基底的第一内侧面上。第二线路形成于第二基底的第二内侧面上。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磁性元件重叠于第一连接元件。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磁性元件不重叠于第二连接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二磁性元件重叠于第二连接元件。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二磁性元件不重叠于第一连接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线路重叠于第一磁性元件的一部分。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二线路重叠于第二磁性元件的一部分。第一磁性元件包括一基底元件以及多个纳米单元。这些纳米单元设置于基底元件内。基底元件的材质与第一连接元件的材质不同。

10、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无线传输模块还包括一第三连接元件,设置于第一连接元件以及第二连接元件之间。电路组件还包括一第三线路,经由第三连接元件连接于第一磁性元件。第三线路位于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一基底之间。第三线路位于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一线路之间。第三连接元件与第一连接元件具有相同材质。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磁性元件重叠于第三连接元件。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三线路重叠于第一连接元件。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三线路不重叠于第三连接元件。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磁性元件重叠于第三线路的至少一部分。当无线传输模块设置于一外部电子装置上时,无线传输模块配置以与外部电子装置传输数据或电力。第一基底设置于外部电子装置上。第三线路设置于第一磁性元件以及外部电子装置之间。

11、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电路组件还具有一第二基底以及一第二线路。第二基底通过第二连接元件以及第一连接元件连接于第一基底。第二线路设置于第一基底。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线路重叠于第二线路的至少一部分。当沿着一第三方向观察时,第一线路不重叠于第二线路。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二线路重叠于第一连接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线路不重叠于第二连接元件。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二线路不重叠于第二连接元件。无线传输模块还包括一第二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设置于电路组件内部。第二磁性元件经由第二连接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茂军简凤龙余泰弦李国瑞黎韦均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