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星空背景模拟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278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星空背景模拟光学系统,包括依次设于镜筒内的透镜一、隔圈一、透镜二、隔圈二、透镜三、隔圈三、透镜四、隔圈四、透镜五、隔圈五、透镜六、隔圈六、透镜七、隔圈七、星点板和用于压紧零部件的压圈,所述压圈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镜筒的端部;所述透镜一、透镜三、透镜四、透镜六均为弯月形透镜,所述透镜二、透镜五为双凸透镜,所述透镜七为双凹透镜,通过设置各隔圈且在各隔圈上设置缺口,避免在较大温差工况中由于透镜间空气膨胀影响结构精度。空气膨胀影响结构精度。空气膨胀影响结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星空背景模拟光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星空背景模拟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和推动,我国在光学航天设备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和进步,无论观测外部环境还是模拟设备实验,都需要更多的光学镜头系统模拟被测目标,尤其是对特定空域星空背景的模拟使用特别广泛,且根据使用条件,还需要满足叫大温差的使用条件;目前使用的星空背景模拟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成本高昂且不能满足温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星空背景模拟光学系统,包括镜筒,还包括依次设于镜筒内的透镜一、隔圈一、透镜二、隔圈二、透镜三、隔圈三、透镜四、隔圈四、透镜五、隔圈五、透镜六、隔圈六、透镜七、隔圈七、星点板和用于压紧零部件的压圈,所述压圈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镜筒的端部;所述透镜一、透镜三、透镜四、透镜六均为弯月形透镜,所述透镜二、透镜五为双凸透镜,所述透镜七为双凹透镜。
[0004]优选的,所述透镜一中心厚度3.69

5.45mm、透镜二中心厚度3.00

4.67mm、透镜三中心厚度2.9

5.23mm、透镜四中心厚度1.9

2.8mm、透镜五中心厚度 7.5

10.2mm、透镜六中心厚度5.86

8.33mm、透镜七中心厚度4.2

5.2mm、星点板厚度1.5

2.5mm。r/>[0005]优选的,所述透镜一中心厚度4.25mm、透镜二中心厚度4.22mm、透镜三中心厚度3.66mm、透镜四中心厚度1.97mm、透镜五中心厚度9.32mm、透镜六中心厚度7.01mm、透镜七中心厚度4.654mm、星点板厚度1.8mm。
[0006]优选的,所述透镜一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25.466mm,透镜一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131.597mm;
[0007]透镜二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35.86mm,透镜二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 3365.79mm;
[0008]透镜三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

49.664mm,透镜三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 212.57mm;
[0009]透镜四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55.36mm,透镜四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 15.61mm;
[0010]透镜五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18.745mm,透镜五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
ꢀ‑
95.425mm;
[0011]透镜六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37.491mm,透镜六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 110.94mm;
[0012]透镜七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

27.35mm,透镜七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 66.735mm。
[0013]优选的,透镜二与透镜一的间隔为3mm;
[0014]透镜三与透镜二的间隔为2.9mm;
[0015]透镜四与透镜三的间隔为3.57mm;
[0016]透镜五与透镜四的间隔为1.8mm;
[0017]透镜六与透镜五的间隔为5.5mm;
[0018]透镜七与透镜六的间隔为4.62mm。
[0019]优选的,所述星点板其刻画星点为9个。
[0020]优选的,所述隔圈一、隔圈二、隔圈三、隔圈四、隔圈五、隔圈六、隔圈七两端面均设置有适应空气膨胀的缺口。
[0021]优选的,所述缺口呈矩形状且成90
°
分布。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技术,通过设置各镜片的形状设计以及合理的间距设计,简化了现有光学系统的结构,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
[0024]本技术,通过设置各隔圈且在各隔圈上设置缺口,避免在较大温差工况中由于透镜间空气膨胀影响结构精度。
附图说明
[00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隔圈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成像质量的点列图。
[0029]图中:1、透镜一;2、透镜二;3、透镜三;4、透镜四;5、透镜五;6、透镜六;7、透镜七;8、星点板;9、镜筒;10、隔圈一;11、隔圈二;12、隔圈三;13、隔圈四;14、隔圈五;15、隔圈六;16、隔圈七;17、压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星空背景模拟光学系统,包括镜筒 9,还包括依次设于镜筒9内的透镜一1、隔圈一10、透镜二2、隔圈二11、透镜三3、隔圈三12、透镜四4、隔圈四13、透镜五5、隔圈五14、透镜六6、隔圈六15、透镜七7、隔圈七16、星点板8和用于压紧零部件的压圈17,所述压圈17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镜筒9的端部;所述透镜一1、透镜三3、透镜四4、透镜六6均为弯月形透镜,所述透镜二2、透镜五5为双凸透镜,所述透镜七7为双凹透镜。通过所述透镜一1、透镜三3、透镜四4、透镜六6 均为弯月形透镜,所述透镜二2、透镜五5为双凸透镜,所述透镜七7为双凹透镜,上述各透镜的形状设计,简化了现有光学系统的结构,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
[0032]具体的,所述透镜一1中心厚度3.69

5.45mm、透镜二2中心厚度 3.00

4.67mm、透镜三3中心厚度2.9

5.23mm、透镜四4中心厚度1.9

2.8mm、透镜五5中心厚度7.5

10.2mm、透镜六6中心厚度5.86

8.33mm、透镜七7 中心厚度4.2

5.2mm、星点板8厚度1.5

2.5mm。所述透镜一1中心厚度4.25mm、透镜二2中心厚度4.22mm、透镜三3中心厚度3.66mm、透镜四4中心厚度 1.97mm、透镜五5中心厚度9.32mm、透镜六6中心厚度7.01mm、透镜七7中心厚度4.654mm、星点板8厚度1.8mm。所述透镜一1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 25.466mm,透镜一1出射面
的曲率半径为131.597mm;透镜二2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35.86mm,透镜二2出射面的曲率半径为3365.79mm;透镜三3入射面的曲率半径为

49.664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星空背景模拟光学系统,包括镜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设于镜筒内的透镜一、隔圈一、透镜二、隔圈二、透镜三、隔圈三、透镜四、隔圈四、透镜五、隔圈五、透镜六、隔圈六、透镜七、隔圈七、星点板和用于压紧零部件的压圈,所述压圈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镜筒的端部;所述透镜一、透镜三、透镜四、透镜六均为弯月形透镜,所述透镜二、透镜五为双凸透镜,所述透镜七为双凹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星空背景模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一中心厚度3.69

5.45mm、透镜二中心厚度3.00

4.67mm、透镜三中心厚度2.9

5.23mm、透镜四中心厚度1.9

2.8mm、透镜五中心厚度7.5

10.2mm、透镜六中心厚度5.86

8.33mm、透镜七中心厚度4.2

5.2mm、星点板厚度1.5

2.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星空背景模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一中心厚度4.25mm、透镜二中心厚度4.22mm、透镜三中心厚度3.66mm、透镜四中心厚度1.97mm、透镜五中心厚度9.32mm、透镜六中心厚度7.01mm、透镜七中心厚度4.654mm、星点板厚度1.8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星空背景模拟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一入射面的曲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俊法李瑶杨芸箔魏巍秦高林程方孙永生娄悦魏源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