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19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包括外壳、纱辊装置、转动装置、送经装置一和送经装置二,外壳的内部设置纱辊装置、转动装置、送经装置一和送经装置二,纱辊装置包括纱辊、纱梳一和连接柱一,纱辊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纱梳一,纱辊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连接柱一的外侧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转动环,转动环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左右内壁上均开设有滑道,连接柱一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柱,齿轮柱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齿轮一和齿轮二,齿轮一处于齿轮二的左方,纱辊的左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外壳上,该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使得两种经纱的输送更加方便控制。送经机构使得两种经纱的输送更加方便控制。送经机构使得两种经纱的输送更加方便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经向、经纱、经纱密度——面料长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经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密(经纱密度)。经纱按纱线原料分类纯纺纱纯纺纱是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纱,如棉纱、毛纱、麻纱和绢纺纱等。此类纱适宜制作纯纺织物。混纺纱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如涤纶与棉的混纺纱,羊毛与粘胶的混纺纱等。此类纱用于突出两种纤维优点的织物。
[0003]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经纱送经装置都只能使用对于一种经纱进行送经操作,对于两种经纱的送经操作就需要使用两台机器进行同时操作,两台机器的同时使用十分的浪费电力,并且不好控制两种经纱的输送时机,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具备方便进行输送控制等优点,解决了送经机构不好控制两种经纱的输送时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包括外壳、纱辊装置、转动装置、送经装置一和送经装置二,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纱辊装置、转动装置、送经装置一和送经装置二,所述纱辊装置包括纱辊、纱梳一和连接柱一,所述纱辊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纱梳一,所述纱辊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所述连接柱一的外侧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左右内壁上均开设有滑道,所述连接柱一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柱,所述齿轮柱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齿轮一和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处于齿轮二的左方,所述纱辊的左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外壳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纱辊。
[0008]所述转动环的下方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柱、滑柱和横杆,所述转动柱的上端插入滑动槽内部,所述转动柱的上端与滑动槽适配,所述转动柱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插入滑动槽内部开设的滑道中,所述转动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套环一,所述横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套环二。
[0009]所述套环一的前方设置有送经装置一,所述送经装置一包括送经辊一、连接柱二和齿轮三,所述送经辊一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经纱梳,所述送经辊一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二,所述连接柱二的左端插入套环一中,所述连接柱二与套环一适配,所述连接柱二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三,所述齿轮三处于连接柱二的右侧,所述齿轮三与齿轮一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套环二的后方设置有送经装置二,所述送经装置二包括送经辊二、纱梳二和连接柱三,所述送经辊二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纱梳二,所述送经辊二的右端固定连接
有连接柱三,所述连接柱三的右端插入套环二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三与套环二适配,所述连接柱三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轮四,所述齿轮四与齿轮二啮合,所述齿轮四处于套环二的右侧。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通过纱辊装置、转动装置、送经装置一和送经装置二的配合,首先两种经纱会分别从纱辊装置的前侧和后侧垂直落下,若需要输送前侧的经纱,则只需要将转动装置沿着滑动槽进行向后侧的转动,这样送经辊一就会触碰到前侧的经纱,处于连接柱二后侧的经纱梳则会抓取到前侧的经纱,再通过纱辊装置的转动,以及齿轮一与齿轮三的啮合进行前侧经纱的输送,同理,若想要运送后侧的经纱则需要将转动装置沿着滑动槽向前转动即可,这样只需要移动转动装置的位置就可以切换两种经纱的输送,节省了电力的同时,使得两种经纱的输送更加方便控制。
[0015]2、该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通过齿轮一与齿轮三,以及齿轮二和齿轮四的啮合,同时齿轮一、齿轮三、齿轮二和齿轮四的大小各有所不同,因为对于不同的经纱来说所需要的张力力度有所不同,通过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和齿轮四的大小不同来进行送经装置一和送经装置二相对转速的调节,使得转速适配于不同的经纱,从而提高送经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纱辊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送经装置二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外壳、2纱辊装置、201纱辊、202纱梳一、203连接柱一、204 转动环、205滑动槽、206齿轮柱、207齿轮一、208齿轮二、209电机、3转动装置、301转动柱、302滑柱、303横杆、304套环一、305套环二、4送经装置一、401送经辊一、402连接柱二、403齿轮三、5送经装置二、501送经辊二、502纱梳二、503连接柱三、504齿轮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一种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包括外壳1、纱辊装置2、转动装置3、送经装置一4和送经装置二5,外壳1的内部设置纱辊装置2、转动装置3、送经装置一4和送经装置二5,纱辊装置2包括纱辊201、纱梳一202和连接柱一203,纱辊20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纱梳一202,纱辊2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203,连接柱一203的外侧通过轴
承活动套接有转动环204,转动环204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205,滑动槽205的左右内壁上均开设有滑道,连接柱一20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柱206,齿轮柱 206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齿轮一207和齿轮二208,齿轮一207处于齿轮二208 的左方,纱辊201的左端设置有电机209,电机209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外壳1 上,电机20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纱辊201。
[0024]转动环204的下方设置有转动装置3,转动装置3包括转动柱301、滑柱 302和横杆303,转动柱301的上端插入滑动槽205内部,转动柱301的上端与滑动槽205适配,转动柱30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柱302,滑柱 302插入滑动槽205内部开设的滑道中,转动柱3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杆 303,横杆30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套环一304,横杆30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套环二305。
[0025]套环一304的前方设置有送经装置一4,送经装置一4包括送经辊一401、连接柱二402和齿轮三403,送经辊一40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包括外壳(1)、纱辊装置(2)、转动装置(3)、送经装置一(4)和送经装置二(5),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纱辊装置(2)、转动装置(3)、送经装置一(4)和送经装置二(5),所述纱辊装置(2)包括纱辊(201)、纱梳一(202)和连接柱一(203),其特征在于:所述纱辊(20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纱梳一(202),所述纱辊(2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一(203),所述连接柱一(203)的外侧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转动环(204),所述转动环(204)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205),所述滑动槽(205)的左右内壁上均开设有滑道,所述连接柱一(20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柱(206),所述齿轮柱(206)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齿轮一(207)和齿轮二(208),所述齿轮一(207)处于齿轮二(208)的左方,所述纱辊(201)的左端设置有电机(209),所述电机(209)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所述电机(20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纱辊(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控制的两种经纱送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204)的下方设置有转动装置(3),所述转动装置(3)包括转动柱(301)、滑柱(302)和横杆(303),所述转动柱(301)的上端插入滑动槽(205)内部,所述转动柱(301)的上端与滑动槽(205)适配,所述转动柱(30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柱(302),所述滑柱(302)插入滑动槽(205)内部开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定浩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鑫华纺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