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包络结构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76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2
一种电芯包络结构及电池模组,电芯包络结构包括底板和一对侧板,一对侧板分别连接于底板的两侧以形成容纳电芯的容纳腔;其中,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插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一插槽,且第一插接部和第一插槽交替排列;侧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插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插槽,且第二插接部和第二插槽交替排列。底板的两端分别交替设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一插槽,侧板的两端分别交替设有第二插接部和第二插槽,此电芯包络结构与端板安装后,电芯包络结构可在X/Y/Z三个方向对端板进行约束,当端板受到法向力F时,此电芯包络结构将会在X/Y/Z三个方向对端板起到支撑作用,保证端板不会被压溃或滑移,进而避免对电芯产生摩擦和挤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包络结构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包络结构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概念的推广,在汽车行业,燃油车使用的汽油燃烧后将产生对大气有污染的有害气体,为了环境的改善,新能源汽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不断得到推广,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将影响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在电池包中,电池模组为核心供电模块,相当于电池系统的心脏,因此,电池模组的每一个小细节都需要重视。现有技术中,电池包内部安装多种零部件,各个零部件之间存在相互挤压和摩擦的问题,尤其是对电芯的挤压和摩擦,将会影响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期待开发一种电池包络结构,能够保护电芯,使其不被其他的零部件挤压和摩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络结构,能够保护电芯,以解决其他零部件对电芯挤压和摩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包络结构,包括底板和一对侧板,所述一对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以形成容纳电芯的容纳腔;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包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一对侧板,所述一对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以形成容纳电芯的容纳腔;其中,/n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插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一插槽,且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一插槽交替排列;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插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插槽,且所述第二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槽交替排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包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一对侧板,所述一对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以形成容纳电芯的容纳腔;其中,
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插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一插槽,且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一插槽交替排列;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插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插槽,且所述第二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槽交替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包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络结构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一个端板相配合;
所述端板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插槽和至少一个第三插接部,所述第三插槽和所述第三插接部交替排列且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一插槽相配合,所述端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四插槽和至少一个第四插接部,所述第四插槽和所述第四插接部交替排列且与所述第二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槽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包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侧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方孔;
所述端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多个所述方孔相配合的多个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包络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王瑞军白阳毛永志杨道均吴宁宁冯全玉
申请(专利权)人: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