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春安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961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包括基础底座,基础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第三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杆,第四固定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机头,控制机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摄像探头。该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通过设置摄像探头等装置可以对道路进行密切的关注,从而进一步的缓解整体的交通路况,对于控制机头的内部设置的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可以对路段状况进行及时的检测、分析和调整,再通过整体移动调节,对来往车道进行合理的分配,进一步的缓解整体的交通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
,具体为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交通系统又称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迅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建设了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随着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将在交通运输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然而,对于目前交通指挥其往往都是比较固定的,对于往返车道往往比较固定,无法根据实际路况进行及时的调节工作,由于无法根据道路状况进行实时指挥疏散,使得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现象,所以需要一种装置对此种状况作出一定的改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具备根据路况进行指挥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交通无法根据道路状况进行指挥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包括基础底座,所述基础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机头,所述控制机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摄像探头,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围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是通过第一固定杆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使得第一转动轴的转动更加便捷,对于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使得在后期的维修过程中更加便捷,通过零件的组装结构,使得后期的维修成本更加低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是通过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固定安装的连接杆以及在其端部固定安装第二固定杆,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完整,对于第二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的围栏,在交通指挥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阻拦作用,使得装置在交通指挥的运转过程中更加高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动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是通过第二固定杆的底部固定安装的固定块以及固定块的底部活动安装的滚动轮,一方面使得整体的移动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使得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和高效。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ED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是通过第三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其中控制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总控制电源和总控制单元以及备用单元,使得装置整体的运转更加高效,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其仍然可以进行交通指挥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对于控制箱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使得装置在运转的过程中更加平稳,避免出现过热的情况,从而对设备造成损坏,对于第四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的显示屏,其显示的内容为左转、右转、直行和禁止通行等交通指示,通过智能化的调控,可以缓解在拥堵路段的交通路况,对于第四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的LED灯,可以在夜晚时间,提高整体的照明亮度,避免光线过暗,影响交通的指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基础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动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是通过控制机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可以更好的控制和运转摄像探头对交通的指挥工作,对于控制机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单元,其处理单元包括图像处理单元,对于图像处理单元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图像分析单元,对于接收单元其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和信号传输单元,对于控制单元其包括探头转动控制单元、指令传输控制单元和执行控制总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摄像探头等装置可以对道路进行密切的关注,从而进一步对交通路况,进行及时的调节,对于控制机头的内部设置的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可以对路段状况进行及时的检测、分析和处理,通过处理单元内的图像处理单元,可对接收的图像进行处理以及分析,当其分析后,再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屏,显示交通指示信号,及时就交通运转状况进行调节,再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其围栏、连接杆和转动轴等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对车道进行拓宽处理,合理的分配来往车道,进一步的缓解整体的交通状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转动轴立体图。图中:1、基础底座;2、第一固定杆;3、第一转动轴;4、连接轴;5、连接杆;6、固定块;7、滚动轮;8、第二固定杆;9、围栏;10、第三固定杆;11、控制箱;12、散热孔;13、第四固定杆;14、显示屏;15、LED灯;16、控制机头;17、第二转动轴;18、摄像探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包括基础底座1,基础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第一固定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10,第三固定杆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杆13,第四固定杆1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机头16,控制机头16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17,第二转动轴17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摄像探头18,第一固定杆2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3,第一转动轴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4,通过第一固定杆2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使得第一转动轴3的转动更加便捷,对于第一转动轴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4,使得在后期的维修过程中更加便捷,通过零件的组装结构,使得后期的维修成本更加低廉,第一转动轴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8,第二固定杆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围栏9,通过第一转动轴3的一侧固定安装的连接杆5以及在其端部固定安装第二固定杆8,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完整,对于第二固定杆8的一侧固定安装的围栏9,在交通指挥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阻拦作用,使得装置在交通指挥的运转过程中更加高效,第二固定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动轮7,通过第二固定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的固定块6以及固定块6的底部活动安装的滚动轮7,一方面使得整体的移动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使得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和高效,第三固定杆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11,控制箱11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12,第四固定杆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14,第四固定杆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ED灯15,通过第三固定杆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箱11,其中控制箱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总控制电源和总控制单元以及备用单元,使得装置整体的运转更加高效,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其仍然可以进行交通指挥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实用性,对于控制箱11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孔12,使得装置在运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包括基础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所述第一固定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10),所述第三固定杆(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杆(13),所述第四固定杆(1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机头(16),所述控制机头(16)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17),所述第二转动轴(17)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摄像探头(18),所述第一固定杆(2)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3),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8),所述第二固定杆(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围栏(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通用道路疏散装置,包括基础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所述第一固定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杆(10),所述第三固定杆(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杆(13),所述第四固定杆(1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机头(16),所述控制机头(16)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17),所述第二转动轴(17)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摄像探头(18),所述第一固定杆(2)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3),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8),所述第二固定杆(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围栏(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安
申请(专利权)人:王春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