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37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包括底座和导热片,所述模型主体安装在底座上方,且底座顶面一侧设置有电机,并且电机底部连接有螺纹杆一端,同时螺纹杆上套接有连接杆中端,所述连接杆两端与滚轴一端相连接,且滚轴两端贯穿有滚轮,所述底座内部底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底面通过弹簧与套轴底部相连接,并且套轴底端切边与联动杆一端相连接,同时联动杆上端与限位块内部相连接。该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在需要对行人模型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利用电机带动连接杆进行升降,从而便于对行人模型进行移动运输与定位,有利于促进碰撞测试试验的进程,且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
本技术涉及碰撞测试实验
,具体为一种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
技术介绍
碰撞是一种特殊的攻击方式,广泛应用于智能小车、智能玩具等智能游戏场景中,通过直接撞击达到攻击的效果,满足直观的视觉体验,碰撞测试实验是指按照需求对被测物体的碰撞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在多次、频繁的碰撞下,还能验证被测物体各部位的坚固性、耐撞性,在进行碰撞测试实验过程中会利用各种物体模型,其中将使用到一种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在对行人模型进行使用时,对行人模型的移动运输极其不便,且当行人模型转移至适当位置时,其底座位置会因为滚轮的原因而产生位置移动,对后续碰撞测试实验产生不便,并且当完成碰撞测试实验后,人体模型受损,但无法对底座上的人体模型进行更换,利用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在对行人模型进行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包括模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主体(1)安装在底座(2)上方,且底座(2)顶面一侧设置有电机(3),并且电机(3)底部连接有螺纹杆(4)一端,同时螺纹杆(4)上套接有连接杆(5)中端,所述连接杆(5)两端与滚轴(6)一端相连接,且滚轴(6)两端贯穿有滚轮(7),所述底座(2)内部底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底面通过弹簧(9)与套轴(10)底部相连接,并且套轴(10)底端切边与联动杆(11)一端相连接,同时联动杆(11)上端与限位块(12)内部相连接,所述限位块(12)上端设置有转盘(13),且转盘(13)顶面内部开设有滑槽(14),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包括模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主体(1)安装在底座(2)上方,且底座(2)顶面一侧设置有电机(3),并且电机(3)底部连接有螺纹杆(4)一端,同时螺纹杆(4)上套接有连接杆(5)中端,所述连接杆(5)两端与滚轴(6)一端相连接,且滚轴(6)两端贯穿有滚轮(7),所述底座(2)内部底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底面通过弹簧(9)与套轴(10)底部相连接,并且套轴(10)底端切边与联动杆(11)一端相连接,同时联动杆(11)上端与限位块(12)内部相连接,所述限位块(12)上端设置有转盘(13),且转盘(13)顶面内部开设有滑槽(14),并且滑槽(14)内部与凸块(15)相贴合,所述凸块(15)固定安装在卡块(16)底部偏右侧位置,且卡块(16)底部偏左侧位置连接有转轴(17)上端,并且转轴(17)下端贯穿于联动杆(11)上端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碰撞测试实验用行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底部开设有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湉湉刘昊明夏瑜陈姝屹余洲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