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929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包括上盖板、下盖板、连接组件以及吹气组件,上盖板与下盖板上下正对设置且形成与载带厚度相适配的传输间距,上盖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与载带宽度相适配的载带槽,载带槽的内顶面开设有与载带口袋相适配的口袋检测槽;下盖板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出气孔能够向已传入和,或传出检测装置的载带部位吹气,吹气组件组件包括气源和输气管,输气管的一端与气源连通,输气管的另一端与进气孔连通。当载带的厚度或凸点大于设计误差时,载带便会卡住,当载带的厚度或凸点在误差范围内,载带与上盖板或下盖板摩擦产生碎屑,出气孔排出的气体可将碎屑清除,时刻保证载带、上盖板及下盖板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载带质量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载带是指在一种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亦称口袋)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现有技术中,载带的厚度一般通过人工离线测试,由于人工测量无法连续读数测试,难以保证工作效率,且测量时存在测量方法及测量位置的偏差,因此,载带厚度的读数也不精准,可见,人工测量载带厚度无法实时反映生产情况,对品质的控制存在风险。对此,申请人公开一种载带厚度检测装置(CN2017201821974),将载带置于基准平台上的载带槽内,载带上的口袋底部伸入到载带槽底面上的口袋容纳槽内,从而确保载带传送过程中平稳,也确保位移传感器检测的精准度,其通过位移传感器对载带厚度进行检测,可大幅提高厚度检测的工作效率。但是该载带厚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缺陷后不能第一时间卡位于缺陷部,还需二次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检测,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锁定载带厚度或凸点的缺陷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包括上盖板、下盖板、连接组件以及吹气组件,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上下正对设置且通过连接组件形成与载带厚度相适配的传输间距,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沿载带输送方向开设有与载带宽度相适配的载带槽,所述载带槽的内顶面开设有与载带口袋相适配的口袋检测槽;所述下盖板开设有进气孔和至少一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能够向已传入和,或传出检测装置的载带部位吹气,所述吹气组件组件包括气源和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气源连通,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进气孔连通。基于上述,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工作时,载带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穿过,且载带的上表面与载带槽的内顶面接触、载带的下表面与下盖板的上表面接触、载带的两个侧壁与载带槽的两个内侧壁接触,载带口袋与口袋检测槽接触,这样可使载带顺利通过到载带槽。当载带的厚度或凸点大于设计误差时,载带便会卡住,即载带停止的位置具有缺陷,当载带的厚度或凸点在误差范围内,载带从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穿过时,载带与上盖板或下盖板摩擦产生碎屑,此时出气孔排出的气体可将载带、上盖板、下盖板上的碎屑清除,时刻保证载带、上盖板及下盖板清洁。该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结构简单、高效,有助于降低载带不良率,有效管控载带质量。优选地,所述载带槽的进料开口呈圆角结构。优选地,所述载带槽为多条,且呈并排设置。优选地,所述载带槽为六条或九条。优选地,所述出气孔包括位于下盖板顶面的第一出气孔和位于下盖板出料侧壁的第二出气孔。优选地,每条载带槽均至少对应一个第一出气孔和一个第二出气孔。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穿设上盖板、下盖板且位于载带槽两侧的一组螺杆螺母组合套件。优选地,所述上盖板的一端与下盖板的一端上下对齐,所述上盖板的另一端凸于下盖板的另一端,所述上盖板的凸出部开设有贯穿上盖板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用于穿设螺杆。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上盖板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下盖板的侧视图;图4是图1中A处放大图。附图中,上盖板1、载带槽11、口袋检测槽12、进料开口13、条形孔14;下盖板2、第一出气孔21、第二出气孔22;连接组件3;输气管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连接组件3以及吹气组件。如图1所示,上盖板1与下盖板2上下正对设置且通过连接组件3形成与载带厚度相适配的传输间距,上盖板1的下表面沿载带输送方向开设有与载带宽度相适配的载带槽11,载带槽11的内顶面开设有与载带口袋相适配的口袋检测槽12;下盖板2开设有进气孔和至少一个出气孔,出气孔21能够向已传入和,或传出检测装置的载带部位吹气,吹气组件组件包括气源和输气管4,输气管4的一端与气源连通,输气管4的另一端与进气孔连通。基于上述,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工作时,载带从上盖板1与下盖板2之间穿过,且载带的上表面与载带槽11的内顶面接触、载带的下表面与下盖板2的上表面接触、载带的两个侧壁与载带槽11的两个内侧壁接触,载带口袋与口袋检测槽12接触,这样可使载带顺利通过到载带槽11。当载带的厚度或凸点大于设计误差时,载带便会卡住,即载带停止的位置具有缺陷,当载带的厚度或凸点在误差范围内,载带从上盖板1与下盖板2之间穿过时,载带与上盖板1或下盖板2摩擦产生碎屑,此时出气孔排出的气体可将载带、上盖板1、下盖板2上的碎屑清除,时刻保证载带、上盖板1及下盖板2清洁。该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结构简单、高效,有助于降低载带不良率,有效管控载带质量。如图2所示,载带槽11的进料开口13呈圆角结构,这样一方面能够对输入检测装置的载带进行校位,另一方面便于载带快速导入载带槽11。在本实施例中,载带槽11为多条,且呈并排设置,优选地,载带槽11为六条或九条,即检测装置能够同时对六条或九条载带进行检测,这样检测效率高,当然载带槽11也可以三条、四条……,具体根据生产需求设置。如图3所示,出气孔包括位于下盖板2顶面的第一出气孔21和位于下盖板2出料侧壁的第二出气孔22,每条载带槽11均至少对应一个第一出气孔21和一个第二出气孔22。在本实施例中,每条载带槽11均对应两个第一出气孔21和两个第二出气孔22,即六条载带槽11对应十二个第一出气孔21和十二个第二出气孔22,第一出气孔22和第二出气孔22均向载带传输方向倾斜,设置多个第一出气孔22和多个第二出气孔22能够将载带摩擦产生的碎屑快速清除,使载带、上盖板1及下盖板2时刻保持清洁。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包括穿设上盖板1、下盖板2且位于载带槽11两侧的一组螺杆螺母组合套件,通过螺杆螺母组合连接上盖板1和下盖板2,其结构简单,安装便利。如图1所示,上盖板1的一端与下盖板2的一端上下对齐,上盖板1的另一端凸于下盖板2的另一端,上盖板1的凸出部开设有贯穿上盖板1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条形孔14,条形孔14用于穿设安装机架的弧形盖板的螺杆,开设条形孔14可调节检测装置的高度及水平位置,达到最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连接组件(3)以及吹气组件,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2)上下正对设置且通过连接组件(3)形成与载带厚度相适配的传输间距,所述上盖板(1)的下表面沿载带输送方向开设有与载带宽度相适配的载带槽(11),所述载带槽(11)的内顶面开设有与载带口袋相适配的口袋检测槽(12);所述下盖板(2)开设有进气孔和至少一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21)能够向已传入和,或传出检测装置的载带部位吹气,所述吹气组件组件包括气源和输气管(4),所述输气管(4)的一端与气源连通,所述输气管(4)的另一端与进气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1)、下盖板(2)、连接组件(3)以及吹气组件,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2)上下正对设置且通过连接组件(3)形成与载带厚度相适配的传输间距,所述上盖板(1)的下表面沿载带输送方向开设有与载带宽度相适配的载带槽(11),所述载带槽(11)的内顶面开设有与载带口袋相适配的口袋检测槽(12);所述下盖板(2)开设有进气孔和至少一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21)能够向已传入和,或传出检测装置的载带部位吹气,所述吹气组件组件包括气源和输气管(4),所述输气管(4)的一端与气源连通,所述输气管(4)的另一端与进气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槽(11)的进料开口(13)呈圆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带厚度、凸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槽(11)为多条,且呈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带厚度、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翼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