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926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燃煤电站冷端优化领域的一种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该系统包括空冷机组冷端部分、湿冷机组冷端部分、供水管道部分、回水管道部分,通过湿冷机组凝结水与空冷机组排汽混合换热实现空湿冷机组的耦合节能,一定量的湿冷机组凝结水通过供水管道流往空冷机组排汽管道,与空冷机组排汽充分混合进行换热,等量的空冷机组凝结水通过回水管道返回湿冷机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空湿冷机组的冷端互补优化,使湿冷机组的低温凝结水可利用空冷机组的乏汽余热进行升温,减少了抽汽量,同时有效降低空冷机组背压,带来节煤效益与更高的发电效益,总体经济性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
本技术涉及燃煤电站冷端优化领域,特别涉及空冷机组与湿冷机组冷端耦合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的能源需求和废物排放;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煤炭消耗量为1.876亿吨油当量,二氧化碳排放量达91.23亿吨;因此,节能减排、余热利用已经成为电厂热力系统优化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当前的燃煤电厂发电机组大多为独立运行,但很多电厂中不同机组的建造时期有所不同,存在着同时拥有湿冷机组和空冷机组的情况;空冷机组虽节水量巨大,但空冷岛背压偏高,空冷风扇耗电量偏大,使其煤耗较同等容量的湿冷机组更大,经济性有所下降。而湿冷机组凝汽器背压更低,凝结水温度也更低,这就使得用于加热凝结水的低压抽汽量更大,同样会影响经济性;为达到更高的效益,在同时拥有空湿冷机组的电厂可以采用空湿冷机组冷端耦合的思路。将一定量升压后的湿冷机组凝结水送往空冷机组排汽管道,使之与空冷排汽完全混合,达到湿冷机组凝结水温度升高和空冷机组背压降低的双重目的,然后将等量的凝结水送回湿冷机组,实现两台机组的水平衡;湿冷机组凝结水升温后可减少低压抽汽量,带来节煤效益与更高的发电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同时存在湿冷机组和空冷机组的电厂独立运行时湿冷机组低压抽汽量偏大、空冷机组背压偏高、热经济性偏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通过将一定量的湿冷机组凝结水送往空冷机组排汽管道进行混合换热来实现空冷机组和湿冷机组的冷端互补,用空冷机组排汽潜热来加热湿冷机组凝结水,使湿冷机组的凝结水温度提高,从而低压加热器抽汽量减少,空冷机组排汽与湿冷机组凝结水的温差得到较为有效的利用,空冷机组乏汽利用率有所提高,空冷岛背压下降,电厂经济性显著提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其包括湿冷机组冷端部分、空冷机组冷端部分、供水管道部分、回水管道部分等;主要设备包括供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供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回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回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等;在湿冷机组冷端部分中,湿冷机组低压缸的排汽口与湿冷机组凝汽器连接,湿冷机组凝汽器与湿冷机组凝结水泵、湿冷机组轴封加热器依次串联;湿冷机组低压缸通过轴与湿冷机组发电机相接;在空冷机组冷端部分中,空冷机组#1低压缸和空冷机组#2低压缸的排汽口分别与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相连,空冷机组#1低压缸和空冷机组#2低压缸通过轴与空冷机组发电机相接;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的排汽口与空冷机组空冷岛连接,空冷机组空冷岛的凝结水回流至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的底部;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的凝结水出口与空冷机组凝结水泵、空冷机组精处理装置、空冷机组轴封加热器依次串联;供水管道部分的入口与湿冷机组凝结水泵的出口相连,供水管道部分的出口与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的排汽口的排汽管道连接;回水管道部分的入口与空冷机组精处理装置的出口连接,回水管道部分的出口与湿冷机组轴封加热器的进口相连。所述的供水管道部分中,供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的进口与湿冷机组凝结水泵的出口连接,供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的出口与供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的进口相连,供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的出口与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的排汽口的排汽管道连通;供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和供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分别用于供水流量的参数调节与测量,内含电动或手动阀门与测量装置若干。所述的回水管道部分中,回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的进口与空冷机组精处理装置的出口连接,回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的出口与回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的进口相连,回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的出口与湿冷机组轴封加热器的进口连接;回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和回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分别用于回水流量的参数调节与测量,内含电动或手动阀门与测量装置若干。所述的供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与回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相协调,控制供水管道流量与回水管道流量匹配,并控制该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的并入与切除。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空冷机组的乏汽余热得到有效利用,冷端损失减小;2)湿冷机组凝结水温度提高,使得低压抽汽量减小,做功增加,效率提高,煤耗降低;3)空冷机组背压降低,发电量增加,机组热经济性和安全性提高;4)操作简单,控制灵活,系统安全,投资相对较少。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示意图。图中:I-湿冷机组冷端部分;II-空冷机组冷端部分;III-供水管道部分;IV-回水管道部分;1-湿冷机组低压缸;2-湿冷机组发电机;3-湿冷机组凝汽器;4-湿冷机组凝结水泵;5-湿冷机组轴封加热器;6-空冷机组#1低压缸;7-空冷机组#2低压缸;8-空冷机组发电机;9-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10-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1-空冷机组空冷岛;12-空冷机组凝结水泵;13-空冷机组精处理装置;14-空冷机组轴封加热器;15-供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16-供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17-回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18-回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系统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为一种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湿冷机组冷端部分I、空冷机组冷端部分II、供水管道部分III、回水管道部分IV等;主要设备包括供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15、供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16、回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17、回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18等;在湿冷机组冷端部分I中,湿冷机组低压缸1的排汽口与湿冷机组凝汽器3连接,湿冷机组凝汽器3与湿冷机组凝结水泵4、湿冷机组轴封加热器5依次串联;湿冷机组低压缸1通过轴与湿冷机组发电机2相接;在空冷机组冷端部分II中,空冷机组#1低压缸6和空冷机组#2低压缸7的排汽口分别与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相连,空冷机组#1低压缸6和空冷机组#2低压缸7通过轴与空冷机组发电机8相接;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的排汽口与空冷机组空冷岛11连接,空冷机组空冷岛11的凝结水回流至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的底部;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的凝结水出口与空冷机组凝结水泵12、空冷机组精处理装置13、空冷机组轴封加热器14依次串联;供水管道部分III的入口与湿冷机组凝结水泵4的出口相连,供水管道部分III的出口与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的排汽口的排汽管道连接;回水管道部分IV的入口与空冷机组精处理装置13的出口连接,回水管道部分IV的出口与湿冷机组轴封加热器5的进口相连。所述的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湿冷机组冷端部分(I)、空冷机组冷端部分(II)、供水管道部分(III)、回水管道部分(IV);主要设备包括供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15)、供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16)、回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17)、回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18);在湿冷机组冷端部分(I)中,湿冷机组低压缸(1)的排汽口与湿冷机组凝汽器(3)连接,湿冷机组凝汽器(3)与湿冷机组凝结水泵(4)、湿冷机组轴封加热器(5)依次串联;湿冷机组低压缸(1)通过轴与湿冷机组发电机(2)相接;在空冷机组冷端部分(II)中,空冷机组#1低压缸(6)和空冷机组#2低压缸(7)的排汽口分别与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相连,空冷机组#1低压缸(6)和空冷机组#2低压缸(7)通过轴与空冷机组发电机(8)相接;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的排汽口与空冷机组空冷岛(11)连接,空冷机组空冷岛(11)的凝结水回流至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的底部;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的凝结水出口与空冷机组凝结水泵(12)、空冷机组精处理装置(13)、空冷机组轴封加热器(14)依次串联;供水管道部分(III)的入口与湿冷机组凝结水泵(4)的出口相连,供水管道部分(III)的出口与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的排汽口的排汽管道连接;回水管道部分(IV)的入口与空冷机组精处理装置(13)的出口连接,回水管道部分(IV)的出口与湿冷机组轴封加热器(5)的进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湿冷发电机组凝汽设备耦合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湿冷机组冷端部分(I)、空冷机组冷端部分(II)、供水管道部分(III)、回水管道部分(IV);主要设备包括供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15)、供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16)、回水管道参数调节装置(17)、回水管道参数测量装置(18);在湿冷机组冷端部分(I)中,湿冷机组低压缸(1)的排汽口与湿冷机组凝汽器(3)连接,湿冷机组凝汽器(3)与湿冷机组凝结水泵(4)、湿冷机组轴封加热器(5)依次串联;湿冷机组低压缸(1)通过轴与湿冷机组发电机(2)相接;在空冷机组冷端部分(II)中,空冷机组#1低压缸(6)和空冷机组#2低压缸(7)的排汽口分别与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相连,空冷机组#1低压缸(6)和空冷机组#2低压缸(7)通过轴与空冷机组发电机(8)相接;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的排汽口与空冷机组空冷岛(11)连接,空冷机组空冷岛(11)的凝结水回流至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的底部;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的凝结水出口与空冷机组凝结水泵(12)、空冷机组精处理装置(13)、空冷机组轴封加热器(14)依次串联;供水管道部分(III)的入口与湿冷机组凝结水泵(4)的出口相连,供水管道部分(III)的出口与空冷机组#1排汽装置(9)和空冷机组#2排汽装置(10)的排汽口的排汽管道连接;回水管道部分(IV)的入口与空冷机组精处理装置(13)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旭赵树材孙文张宏伟徐海志李福龙魏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通辽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辽发电总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