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910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包括安装于轿厢顶部的照明灯和安装于井道侧壁上的若干井道灯;任一井道灯包括串联于同一电路中的灯具和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用于感应照明灯的光照强度并产生阻值变化,以控制灯具发光强弱。巧妙运用了光敏电阻的特性,使照明灯的照射照射范围内井道灯的亮度增加,以使井道内维护区域内的光照强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同时未被照明灯照射的范围内的井道灯则保持低功耗状态。特别是还利用了传感器进行检测,维护人员进入井道并攀上轿顶,则照明灯及范围内的井道灯亮起,维护人员离开井道,则照明灯及所有的井道灯熄灭。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当电梯进行例行维护或者出现问题时,由于井道内部采光性较差,十分昏暗。维保人员进入井道对设备进行维护或者排查故障前,需要在机房或者底坑开启设置于井道内的照明装置。对于井道内的照明亮度,国标中有明确的规定,轿厢位于井道内的任何位置都必须能达到该国标规定的照明强度要求。但由于电梯井道中存在导轨、电缆等部件,灯光的光线易被遮挡,而且受井道墙壁粗糙度、涂料的影响,某些检修位置的实际照明亮度不一定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且现有技术在对井道进行照明时,将井道内的所有灯光开启,而需要照明的范围却仅占一小段空间,其余的照明区域为无效损耗,造成能源浪费。综上所述,亟需一种既能够对井道内的任意维护位置进行足够强度的照明,又能够节省除维护区域必要照明损耗以外的无效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通过光敏电阻的特性,使照明灯的照明范围内,井道灯亮度提升以补充井道内维护修理区域的照明强度。同时,远离照明灯的井道灯则受到光敏电阻暗电阻的限制而降低亮度,减少其消耗的能源。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包括安装于轿厢顶部的照明灯和安装于井道侧壁上的若干井道灯;任一井道灯包括串联于同一电路中的灯具和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用于感应照明灯的光照强度并产生阻值变化,以控制灯具发光强弱。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照明灯安装在轿厢上,跟随轿厢同步在井道内移动。当电梯需要进行维护时,维护人员攀上轿厢的顶部,并开启照明灯,照明灯照射范围内的光敏电阻受到光线照射后,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与光敏电阻串联的灯具会分得更高的电压并提升功率,增强亮度。不在照明灯照射范围的井道灯,其光敏电阻受到光线的影响程度低,阻值变化程度小,灯具的亮度变化及损耗功率值的变化很小,如此可在井道内针对需要维护修理的区域进行照明,并削减无需照明区域的损耗,实现既能保证照明强度,又能节约能源的效果。优选的,还包括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照明灯和若干井道灯电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照明灯和若干井道灯的开关状态。控制终端控制包括照明灯和所有井道灯在内的照明节能装置开关。在对电梯进行维护修理时,通过控制终端开启整个照明节能装置,维护修理完毕后,通过控制终端关闭整个照明节能装置,避免若干井道灯受到其他光源影响而在无需照明的时间和区域亮起,损耗能源。优选的,还包括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于轿厢顶部,并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在检测到轿厢顶部有人员活动迹象后,发送信号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指令照明灯开启。为避免控制终端被无操控对电梯的运行安全产生威胁,通常情况下,控制终端都设置在机房或有专业人士值班的室内;因此维护人员在进出井道时,想要操纵控制终端以开关照明装置十分不便。因此,在轿厢的顶部设置传感器组件,用于感应维护人员是否抵达轿厢的顶部,当传感器组件检测到轿厢的顶部有人员时,激发信号并传递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将照明灯所在的电路连通供电,此时照明灯自动亮起,在照明灯照射范围内的井道灯均随之亮起并提升亮度,距离照明灯较远的井道灯则由于光敏电阻的暗电阻特性无法亮起,或仅产生微光,实现节能效果。优选的,若干井道灯互相并联,再与控制终端和照明灯串联。优选的,还包括电路开关;所述电路开关与控制终端并联接入电路中。优选的,若干井道灯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对称布置于轿厢两侧的井道壁上,且任一组内的相邻两井道灯间隔距离相等。优选的,所述传感器组件选用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声波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优选的,任一井道灯中的光敏电阻与灯具相邻设置,且光敏电阻位于灯具的下方。优选的,任一井道灯的灯具照明强度大于50lx。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巧妙运用了光敏电阻的特性,使照明灯的照射照射范围内井道灯的亮度增加,以使井道内维护区域内的光照强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同时未被照明灯照射的范围内的井道灯则保持低功耗状态。特别是还利用了传感器进行检测,维护人员进入井道并攀上轿顶,则照明灯及范围内的井道灯亮起,维护人员离开井道,则照明灯及所有的井道灯熄灭。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例:1轿厢;2照明灯;3井道灯;4控制终端;5传感器组件;6电路开关;31灯具;32光敏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包括控制终端4、照明灯2和若干井道灯3;其中,若干井道灯3分为至少两组对称排列在井道内的电梯导轨上,且每个井道灯3由灯具31和光敏电阻32串联构成;照明灯2安装在轿厢1顶部,使轿厢1运动至井道内的任意位置时,照明灯2均可对该位置附近的光敏电阻32进行照射,从而激发光敏电阻32的感光特性使其自身的电阻减小,使灯具31在串联电路中分得更高的电压增强输出功率,提升照明强度。控制终端4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对总体电路进行集成控制,以使在无需对井道进行照明时,可切断井道灯3及照明灯2的电源,以避免浪费资源。为使各井道灯3能够独立产生变化,避免对其他井道灯3产生干扰,各井道灯3之间互相并联,每一个井道灯3的灯具31和光敏电阻32串联于一条支路中,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的原理,使每一个光敏电阻32的阻值变化都仅能影响到与其串联的灯具31,不会对其他支路造成影响。由于维护人员通常位于轿厢1的顶部,照明灯2是由下向上对各井道灯3进行照射的,为增大光敏电阻32与来自下方光线的接触面积,增加光敏电阻32的灵敏度,将每个井道灯3改进为灯具31在上、光敏电阻32在下的纵向排列结构。由于控制终端4为电子结构,需经常对其进行维护升级,且电子结构也易出现故障、卡顿、重启的问题,为避免控制终端4故障而造成照明灯2、井道灯3所在的电路被切断,导致无法对井道进行照明的问题,在电路的主干路接入电路开关6,电路开关6与控制终端4并联,确保在控制终端4无法工作时,可手动打开/关闭该电路开关6对井道内的照明进行控制。任一井道灯3的灯具31照明强度大于50lx,以满足国标要求。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井道内极为黑暗,所有的井道灯3在没有照明灯2照射的情况下都处于微光甚至不发光的状态,维护人员进入轿厢1顶部后视线非常差,要在黑暗中手动开启照明灯2非常不便,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设置传感器组件5对轿厢1顶部进行实时检测。若传感器检测到轿厢1的顶部有维护人员活动的迹象就会触发电信号,并发送至控制终端4,控制终端4控制照明灯2开启对井道内部及各井道灯3的光敏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轿厢顶部的照明灯和安装于井道侧壁的若干井道灯;任一井道灯包括串联于同一电路中的灯具和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用于感应照明灯的光照强度并产生阻值变化,以控制灯具发光强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轿厢顶部的照明灯和安装于井道侧壁的若干井道灯;任一井道灯包括串联于同一电路中的灯具和光敏电阻;所述光敏电阻用于感应照明灯的光照强度并产生阻值变化,以控制灯具发光强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照明灯和若干井道灯电连接;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照明灯和若干井道灯的开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于轿厢顶部,并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在检测到轿厢顶部有人员活动迹象后,发送信号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指令照明灯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梯井道照明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井道灯互相并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顺源夏嘉乐余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