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10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板灯,包括:扩散板;边框,其围绕设置于扩散板的边缘,边框包括:底板,其设置于边框的内侧,底板设置于扩散板的下方;第一侧板,第一侧板向上延伸,第一侧板设置于扩散板的外围,第一侧板的内侧壁上设有凸檐,凸檐向内突出;压条,其设置于第一侧板的上端,压条的外侧与边框相抵,压条包括:卡钩,压条的内侧边缘向下折弯形成卡钩,卡钩卡接于凸檐;第一抵接部,其设置于卡钩的底部,第一抵接部的底面与扩散板的顶面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面板灯,压条的第一抵接部将扩散板下压,使得扩散板紧密贴合到底板上,避免扩散板在边框内晃动,防止扩散板脱落;压条不易松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准备固定安装的照明装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板灯
本技术涉及准备固定安装的照明装置领域,特别涉及面板灯。
技术介绍
面板灯是照明灯具的一种,面板灯的结构部件有扩散板、边框、后盖,目前,扩散板放置于边框的内缘上,利用后盖将扩散板下压使其固定。然而,扩散板、边框、后盖组装后存在装配间隙,使得扩散板在边框内晃动,容易造成扩散板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板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面板灯,包括:扩散板;边框,所述边框围绕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边缘,以所述扩散板相对于所述边框的位置为内侧,所述边框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边框的内侧,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下方,所述扩散板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相抵;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一侧板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扩散板的外围,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壁上设有凸檐,所述凸檐向内突出;压条,所述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所述压条的外侧与所述边框相抵,所述压条包括:卡钩,所述压条的内侧边缘向下折弯形成所述卡钩,所述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所述卡钩卡接于所述凸檐;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于所述卡钩的底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的底面与所述扩散板的顶面相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扩散板设置于边框内侧的底板上,扩散板外围设有第一侧板,压条的外侧与边框相抵,第一侧板的内侧壁设置凸檐,压条内侧边缘的卡钩与凸檐卡接,卡钩的底部设置第一抵接部,第一抵接部与扩散板的顶面相抵,压条与第一侧板卡接,压条的第一抵接部将扩散板下压,使得扩散板抵压到边框的底板上,使得扩散板紧密贴合到底板上,避免扩散板在边框内晃动,防止扩散板脱落;卡钩与第一侧板的凸檐卡接,第一抵接部与卡钩形成以凸檐为支点的杠杆,由于第一抵接部设置于卡钩的底部,第一抵接部与扩散板抵接的压力到凸檐之间的力臂较短,使得扩散板向上推动第一抵接部所需的力较大,压条不易松脱,压条与边框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使得扩散板更加紧密贴合于边框的底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条还包括第二抵接部,所述压条的外侧边缘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壁相抵。压条的第二抵接部与第一侧板的外侧壁相抵,压条卡接在第一侧板上,使得压条与第一侧板的装配更加稳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框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二侧板向上延伸,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所述压条包括第三抵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三抵接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壁相抵。底板上设置第二侧板,第二侧板设置于第一侧板的外侧,压条的第二抵接部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三抵接部,第三抵接部的外侧壁与第二侧板的内侧壁相抵,第二抵接部的内侧壁与第一侧板的外侧壁相抵,防止第一侧板向外歪斜,从而保持卡钩底部的第一抵接部与扩散板的抵压关系,使得扩散板与底板紧密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抵接部包括第一避位斜面,所述第三抵接部的底部的外侧壁向内倾斜形成所述第一避位斜面。第三抵接部的底部的外侧壁向内倾斜形成第一避位斜面,当压条装配到边框上时,压条的第三抵接部的外侧壁会与第二侧板的内侧壁相对滑动,第一避位斜面减少第三抵接部的底部的外侧壁与第二侧板的内侧壁之间的剐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抵接部向下延伸,所述第三抵接部的下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的下部之间留有间隙。当压条装配到边框上时,第三抵接部的底部的外侧壁会先与第二侧板相抵,令第三抵接部的下部向内侧形变,第三抵接部的下部与第二抵接部的下部之间留有间隙,使得第三抵接部的下部留有形变余量,从而使得压条与边框的装配更加容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抵接部包括第二避位斜面,所述第二抵接部的底部的内侧壁向外倾斜形成所述第二避位斜面。第二抵接部的底部的内侧壁向外倾斜形成第二避位斜面,当压条装配到边框上时,压条的第二抵接部的内侧壁会与第一侧板的外侧壁相对滑动,第二避位斜面减少第二抵接部的底部的内侧壁与第一侧板的外侧壁之间的剐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包括折弯部,所述底板的内边缘向上折弯形成所述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顶面与所述扩散板的底面相抵。底板的内边缘向上折弯形成折弯部,折弯部的顶面与扩散板的底面相抵,折弯部使得底板与扩散板的接触面积减少,折弯部形成扩散板与底板之间的封边结构,防止外部灰尘从扩散板与底板之间的缝隙处进入面板灯内部,避免灰尘积聚在扩散板的顶面上,从而保持扩散板的透光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部到所述扩散板的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到所述扩散板的中心的距离。折弯部到扩散板的中心的距离小于第一抵接部到扩散板的中心的距离,即折弯部设置于第一抵接部的内侧,扩散板与第一抵接部形成以折弯部为支点的杠杆,扩散板中部悬空,第一抵接部下压扩散板的边缘,通过杠杆将扩散板的中部抬起,避免扩散板中部长时间悬空后向下形变,有利于保持扩散板的平整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抵接部向内延伸。第一抵接部向内延伸后,第一抵接部的底面与扩散板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得第一抵接部的底面与扩散板抵压时的压强减少,避免第一抵接部压坏扩散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面板灯,其一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面板灯,其一实施例的装配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面板灯,其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A的放大图。100、扩散板,200、边框,210、底板,211、折弯部,220、第一侧板,221、凸檐,230、第二侧板,300、压条,310、第一抵接部,311、第二避位斜面,320、卡钩,330、第二抵接部,340、第三抵接部,341、第一避位斜面,400、光源,500、后盖,600、螺钉。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扩散板(100);/n边框(200),所述边框(200)围绕设置于所述扩散板(100)的边缘,以所述扩散板(100)相对于所述边框(200)的位置为内侧,所述边框(200)包括:/n底板(210),所述底板(210)设置于所述边框(200)的内侧,所述底板(210)设置于所述扩散板(100)的下方,所述扩散板(100)的底面与所述底板(210)相抵;/n第一侧板(220),所述第一侧板(220)设置于所述底板(210)的顶面上,所述第一侧板(220)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板(220)设置于所述扩散板(100)的外围,所述第一侧板(220)的内侧壁上设有凸檐(221),所述凸檐(221)向内突出;/n压条(300),所述压条(30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20)的上端,所述压条(300)的外侧与所述边框(200)相抵,所述压条(300)包括:/n卡钩(320),所述压条(300)的内侧边缘向下折弯形成所述卡钩(320),所述卡钩(32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20)的内侧,所述卡钩(320)卡接于所述凸檐(221);/n第一抵接部(310),所述第一抵接部(310)设置于所述卡钩(320)的底部,所述第一抵接部(310)的底面与所述扩散板(100)的顶面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扩散板(100);
边框(200),所述边框(200)围绕设置于所述扩散板(100)的边缘,以所述扩散板(100)相对于所述边框(200)的位置为内侧,所述边框(200)包括:
底板(210),所述底板(210)设置于所述边框(200)的内侧,所述底板(210)设置于所述扩散板(100)的下方,所述扩散板(100)的底面与所述底板(210)相抵;
第一侧板(220),所述第一侧板(220)设置于所述底板(210)的顶面上,所述第一侧板(220)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板(220)设置于所述扩散板(100)的外围,所述第一侧板(220)的内侧壁上设有凸檐(221),所述凸檐(221)向内突出;
压条(300),所述压条(30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20)的上端,所述压条(300)的外侧与所述边框(200)相抵,所述压条(300)包括:
卡钩(320),所述压条(300)的内侧边缘向下折弯形成所述卡钩(320),所述卡钩(32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20)的内侧,所述卡钩(320)卡接于所述凸檐(221);
第一抵接部(310),所述第一抵接部(310)设置于所述卡钩(320)的底部,所述第一抵接部(310)的底面与所述扩散板(100)的顶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300)还包括第二抵接部(330),所述压条(300)的外侧边缘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二抵接部(330),所述第二抵接部(330)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20)的外侧,所述第二抵接部(330)与所述第一侧板(220)的外侧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浩斌魏彬朱奕光甘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照明禅昌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