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云台、负载连接件和云台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06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云台、负载连接件和云台组件。手持云台包括手持部和云台部件。手持部上设有输入件,云台部件设于手持部上,用于可拆卸连接负载,并能够用于调节负载的姿态。云台部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吸引件。第一电机包括定子部分以及相对于定子部分可转动的转子部分。第一吸引件与第一电机的定子部分或转子部分固定连接。其中,负载连接件设有第二吸引件,第一吸引件能够与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负载连接件时,使得转子部分与定子部分相对转动,直至第一吸引件与第二吸引件相对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负载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在转子部分或定子部分上,并使得第一电机能够带动负载连接件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云台、负载连接件和云台组件
本技术涉及云台
,特别涉及一种手持云台、负载连接件和云台组件。
技术介绍
手持云台、遥控器、自拍杆等产品通常配置有手机夹,以用于夹持连接手机。在相关技术中,部分手持云台的手机夹可拆卸,其中,利用机械锁或者机构进行可拆卸式连接的手机夹,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操作步骤来完成锁定固定操作,导致整个安装过程非常繁琐;利用两颗不同极的磁铁相吸或者磁铁和金属相吸进行可拆卸式连接的手机夹,无法做到安装时使手机夹自动适配云台方向,需要进一步调整手机的方向,以便手机的摄像头不会被其他结构挡住,防止手持云台的结构进入手机拍摄画面,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手持云台、负载连接件和云台组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用于输入控制指令的输入件;云台部件,设于所述手持部上,用于可拆卸连接负载,并能够用于调节所述负载的姿态;其中,所述云台部件包括:第一电机,用于带动连接所述负载的负载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一电机包括定子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定子部分可转动的转子部分;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所述定子部分或所述转子部分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负载连接件设有第二吸引件,所述第一吸引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所述负载连接件时,使得所述转子部分与所述定子部分相对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相对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所述负载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子部分或所述定子部分上,并使得所述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负载连接件转动。上述实施方式的手持云台中,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负载连接件时,使得第一电机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负载连接件和手持云台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引件为单面单极磁性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单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借助于磁轭,用于与所述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所述磁轭设于所述第一电机上;或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其中,两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同,或两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引件为单面双极磁性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和所述第二磁极分布于所述端面的两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引件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两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呈圆形,所述第二磁极呈环形围绕所述第一磁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极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磁极的面积;和/或单个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和两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持云台还包括磁性传感器,所述磁性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电机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吸引件的下方,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角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吸引件包括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和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两个所述磁性传感器设于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的下方,且相对于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对称分布。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持云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磁轭金属片,所述第一磁轭金属片位于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磁性传感器之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负载连接件的一个设有摩擦件,所述摩擦件用于在所述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时,与所述负载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电机的另一个接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件围绕所述第一吸引件设置,或,所述摩擦件覆盖在所述第一吸引件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防呆结构,以使得在所述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上时,与所述负载连接件的第二防呆结构配合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接触部,用于与所述负载连接件上的第二接触部形成电接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负载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形成电接触;在所述负载连接件分离于所述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自动断开电接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一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用于在所述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三接触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用于通信的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二接触件用于在所述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四接触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可拆卸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云台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持部转动,以使得所述手持云台在折叠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手持云台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吸引件位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手持部之间。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用于将负载可拆卸地连接于手持云台上,所述负载连接件包括:承载体,用于连接所述负载,并用于与所述手持云台的第一电机的转子部分或定子部分可拆卸连接;第二吸引件,与所述承载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转子部分或所述定子部分设有第一吸引件,所述第二吸引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所述负载连接件时,使得所述转子部分与所述定子部分相对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相对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所述承载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子部分或所述定子部分上,并使得所述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负载连接件转动。上述实施方式的负载连接件中,第一吸引件和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负载连接件时,使得第一电机能够自由转动,保证负载连接件正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上,从而实现负载连接件和手持云台的快速分离和安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吸引件为单面单极磁性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单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借助于磁轭,用于与所述第一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或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其中,两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同,或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吸引件为单面双极磁性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和所述第二磁极分布于所述端面的两侧。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用于输入控制指令的输入件;/n云台部件,设于所述手持部上,用于可拆卸连接负载,并能够用于调节所述负载的姿态;/n其中,所述云台部件包括:/n第一电机,用于带动连接所述负载的负载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一电机包括定子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定子部分可转动的转子部分;/n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所述定子部分或所述转子部分固定连接;/n其中,所述负载连接件设有第二吸引件,所述第一吸引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所述负载连接件时,使得所述转子部分与所述定子部分相对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相对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所述负载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子部分或所述定子部分上,并使得所述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负载连接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用于输入控制指令的输入件;
云台部件,设于所述手持部上,用于可拆卸连接负载,并能够用于调节所述负载的姿态;
其中,所述云台部件包括:
第一电机,用于带动连接所述负载的负载连接件转动,所述第一电机包括定子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定子部分可转动的转子部分;
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所述定子部分或所述转子部分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负载连接件设有第二吸引件,所述第一吸引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以在安装所述负载连接件时,使得所述转子部分与所述定子部分相对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第二吸引件相对并吸附在一起,从而将所述负载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转子部分或所述定子部分上,并使得所述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负载连接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引件为单面单极磁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单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借助于磁轭,用于与所述第二吸引件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所述磁轭设于所述第一电机上;或
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其中,两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同,或两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引件为单面双极磁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和所述第二磁极分布于所述端面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引件包括单面单极磁性件和单面双极磁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数量是两个,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的数量是单个;
两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同一极性的朝向相反;
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的一端面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呈圆形,所述第二磁极呈环形围绕所述第一磁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极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磁极的面积;和/或
单个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和两个所述单面单极磁性件的中心连线呈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云台还包括磁性传感器,所述磁性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电机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吸引件的下方,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吸引件包括单个单面双极磁性件和两个单面单极磁性件,两个所述磁性传感器设于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的下方,且相对于所述单面双极磁性件对称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云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磁轭金属片,所述第一磁轭金属片位于所述第一吸引件与所述磁性传感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负载连接件的一个设有摩擦件,所述摩擦件用于在所述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时,与所述负载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电机的另一个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围绕所述第一吸引件设置,或,所述摩擦件覆盖在所述第一吸引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防呆结构,以使得在所述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上时,与所述负载连接件的第二防呆结构配合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接触部,用于与所述负载连接件上的第二接触部形成电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载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形成电接触;
在所述负载连接件分离于所述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自动断开电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用于通电的第一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用于在所述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三接触件形成用于通电的电接触;和/或
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用于通信的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二接触件用于在所述负载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预设位置时,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四接触件形成用于通信的电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可拆卸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持部转动,以使得所述手持云台在折叠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持云台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仕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