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86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散热风扇,包括:扇框,扇框包括底板和嵌接于底板上的中管;扇轮,包括轮毂以及一端设于轮毂上的转轴,转轴的另一端与中管可旋转连接,转轴与中管之间设有垫片;其中,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垫片与中管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最大垂直高度,轮毂与底板之间具有第二最大垂直高度,第一最大垂直高度与第二最大垂直高度的比值为0.05‑0.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通过将转轴底部与中管的底部之间的第一最大垂直高度和轮毂与底板之间的第二最大垂直高度的比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开发效率,并使得散热风扇的稳定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风扇
本技术属于散热风扇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电子产品中的微型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产品中的电子元件在工作时都会产生热量,因而,电子产品基本都装设有散热风扇,利用散热风扇的驱风作用迫使气流流动,从而将电子产品内部的热量排出,避免其内部的电路元件因温度过高而影响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甚至烧坏电路器件。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高性能的发展趋势,其电子元件发热量也逐步增加,为避免过高热量影响产品使用体验,对于使用超薄风扇的散热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早期的开发基本都凭借设计者经验及尝试错误的方法来进行,即在散热风扇构件的尺寸比例上并无规律可循,这极大的增加了开发成本也影响了开发效率,如果将不佳的设计在上市时间的压力下强行量产,还会使得制程不良较高,并造成成本浪费。一般而言,转轴底部与中管底部之间的距离与轮毂与底板之间距离的比值如果过小会由于中管底部过薄而容易变形,有可靠度问题,而比值过大则会因轴承和转轴过短而使得稳定性差。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风扇其内部构件的尺寸比例符合较佳的比例以使得风扇能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风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风扇,包括:扇框,所述扇框包括底板和嵌接于所述底板上的中管;扇轮,包括轮毂以及一端设于所述轮毂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中管可旋转连接;其中,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垫片与所述中管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最大垂直高度,所述轮毂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第二最大垂直高度,所述第一最大垂直高度与所述第二最大垂直高度的比值为0.05-0.4。可选的,所述比值为0.15-0.4。可选的,所述第二最大垂直高度与第一轴向高度的差值为所述转轴的垂直高度。可选的,所述中管包括侧壁和嵌接于所述底板上的底部,所述垫片贴接于所述中管底部的内表面。可选的,所述中管的侧壁形成有台阶,所述台阶上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上设有轴承。可选的,所述挡片的内径小于所述轴承的直径。可选的,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垫片的一端设有凹槽,当所述转轴配合于所述中管内时,所述挡片卡入所述凹槽中。可选的,所述转轴底部与所述中管底部之间还设有垫片。可选的,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垫片的一端呈球面状。可选的,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轮毂径向延伸部的中心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转轴底部与中管的底部之间的第一最大垂直高度和轮毂与底板之间的第二最大垂直高度的比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开发效率,并使得散热风扇的稳定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散热风扇部分截面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图1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风扇,包括:扇框1、设于扇框1内的扇轮2;其中,扇框1包括底板11以及设于底板11上的中管12,扇轮2包括轮毂21以及设于轮毂21上的转轴22。扇框1包括底板11、侧墙13和盖板14。其中,底板11与侧墙13,侧墙13和盖板14之间相互连接以形成容置腔室,该容置腔室可容置散热风扇的其他构件。底板11上形成有缺口,中管12通过该缺口嵌接于底板11上。中管12包括嵌接于底板11上的底部122以及侧壁123,底部122包括相对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具体的,中管12的材质为铜。散热风扇还可以包括垫片15,垫片15贴接于底部122内表面上,垫片15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选用PU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中管12的侧壁123上可以设有一台阶,该台阶上设有一挡片124,挡片124上设有轴承125,其中,挡片124的内径小于轴承125的直径。扇轮2设于上述容置腔室内,包括轮毂21以及转轴22,其中,转轴22的一端固定于轮毂21上,轮毂21包括沿水平方向的延伸部,优选的,转轴22设于轮毂21水平方向延伸部的中心位置。轮毂21的内表面设有磁性元件。转轴22的另一端可旋转的设于轴承125内,优选的,在转轴22靠近垫片15一端设有凹槽,当转轴22配合于中管12内时,上述挡片124卡入凹槽中,从而能够使得转轴22在旋转时更加稳定。转轴22与垫片15的接触面积小于转轴22的横截面的面积,从而可以减小转轴22旋转时与垫片15之间的摩擦,提高旋转的速度。在垂直于底板11的方向上,转轴22底部与中管12的底部122之间具有第一最大垂直高度A,轮毂21与底板11之间具有第二最大垂直高度B,第一最大垂直高度A与第二最大垂直高度B的比值为0.05-0.4。其中,第一最大垂直高度A为转轴22底部与中管底部122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最大垂直高度B为轮毂21的上表面与底板11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优选的,该比值为0.15-0.4。第二最大垂直高度B与第一轴向高度A的差值为转轴22的垂直高度。应理解,当上述比值较小时,中管12的底部122比较薄,强度比较小,当上述比值较大时,转轴22的高度较小,容易在旋转时摆动,稳定性较差。散热风扇还包括设于中管的外周边的电路板以及设于电路板上的定子。定子与上述磁性元件之间具有感磁气隙。定子包括导磁片组、绝缘套组以及线圈组,导磁片组可以包括多个导磁片,该多个导磁片在垂直方向堆叠设置,其中,导磁片可以是硅钢片。绝缘套组设于导磁片组垂直方向的两个端部,线圈组缠绕并结合导磁片组与绝缘套组。线圈组与电路板连接。本技术通过将转轴底部与中管的底部之间的第一最大垂直高度和轮毂与底板之间的第二最大垂直高度的比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开发效率,并使得散热风扇的稳定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以下是在各实施例中第一最大垂直高度与第二最大垂直高度的比值,即A/B取不同的值时,中管底部122的强度与转轴22旋转的稳定性对比表。由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第一最大垂直高度与第二最大垂直高度的比值即A/B的值小于0.1时,中管底部122的强度较弱,当A/B的值大于0.6时,转轴22旋转的稳定性较差。即当A/B的值为0.05-0.4时,中管底部122的强度以及转轴22旋转的稳定性都能够处于比较好的状态。特别是当A/B的值为0.15-0.4时,散热风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n扇框,所述扇框包括底板和嵌接于所述底板上的中管;/n扇轮,包括轮毂以及一端设于所述轮毂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中管可旋转连接;/n其中,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转轴底部与所述中管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最大垂直高度,所述轮毂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第二最大垂直高度,所述第一最大垂直高度与所述第二最大垂直高度的比值为0.05-0.4,所述转轴底部与所述中管底部之间还设有垫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扇框,所述扇框包括底板和嵌接于所述底板上的中管;
扇轮,包括轮毂以及一端设于所述轮毂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中管可旋转连接;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转轴底部与所述中管的底部之间具有第一最大垂直高度,所述轮毂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第二最大垂直高度,所述第一最大垂直高度与所述第二最大垂直高度的比值为0.05-0.4,所述转轴底部与所述中管底部之间还设有垫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值为0.15-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最大垂直高度与第一轴向高度的差值为所述转轴的垂直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培朱坤张艳彬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欣华盈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