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式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83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式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结构,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内的油箱,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有缓冲板,所述油箱放置于缓冲板上,所述缓冲槽和缓冲板上设有同一个缓冲机构,所述基座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和缓冲板上设有吸附组件,所述油箱的上端连通有进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缓冲机构、吸附组件和防漏组件的设置,不仅可以完成对油箱的缓冲减震,还可以在减震的过程中产生负压效果,使得油箱在竖直方向上被牢牢的吸附固定,避免晃动,而且还可以将油盖牢牢的卡住锁死,避免油箱晃动的过程中漏油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式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
,尤其涉及一种抗震式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结构。
技术介绍
车载柴油发电机组其自身启动动迅速、几秒便可达到全功率,应急1分钟内带到期全负荷状态,停机过程短,可以进行频繁起停,常常应用在防汛救灾、工程应急、消防应急、高原使用、加油站用、超市备用各种场景。现有的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通常采用螺栓或者电焊进行固定紧锁,这就导致了油箱自身的抗震性能极差,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多次震荡导致油箱使用寿命缩短,而且现有的油箱盖存在着因减震性能差而导致漏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震性能差使得油盖漏油和油箱使用寿命短的情况,而提出的一种抗震式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结构,不仅可以完成对油箱的缓冲减震,还可以在减震的过程中产生负压效果,使得油箱在竖直方向上被牢牢的吸附固定,避免晃动,而且还可以将油盖牢牢的卡住锁死,避免油箱晃动的过程中漏油情况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式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结构,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内的油箱,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有缓冲板,所述油箱放置于缓冲板上,所述缓冲槽和缓冲板上设有同一个缓冲机构,所述基座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和缓冲板上设有吸附组件,所述油箱的上端连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和油箱上设有同一个防漏组件,不仅可以完成对油箱的缓冲减震,还可以在减震的过程中产生负压效果,使得油箱在竖直方向上被牢牢的吸附固定,避免晃动,而且还可以将油盖牢牢的卡住锁死,避免油箱晃动的过程中漏油情况的发生。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于缓冲槽底部的滑杆,所述滑杆上套设有两个滑套,两个所述滑套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缓冲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座,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通过同一根连接杆转动连接,缓冲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油箱的减震缓冲处理。优选地,所述滑杆的左右两侧均与缓冲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套均与缓冲槽的内侧壁通过阻尼弹簧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滑槽内的滑块,两个所述滑槽内均设有第一弹性气囊和第二弹性气囊,所述第一弹性气囊和第二弹性气囊均与滑块相抵接触,所述缓冲板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吸附槽,两个所述吸附槽分别与两个一一对应的第一弹性气囊连通设置,吸附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在竖直方向上对油箱的吸附固定处理。优选地,两个所述滑块均与缓冲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防漏组件包括设于进油管上方的油盖,所述进油管的外侧壁上镶嵌有多个凸起,所述油盖的竖直部分上设有与凸起相匹配的凹口,多个所述凸起均插设于与其一一对应的凹口内,所述油箱的上方贴合有密封垫,所述油盖的竖直部分的下端与密封垫相抵接触,防漏组件的设置实现了油盖的卡紧处理。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防漏组件的设置,实现了油盖和进油管牢牢的卡接处理,达到了卡紧锁死,避免油箱晃动的过程中漏油情况的发生。2、本技术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油箱的减震缓冲处理,有效的保证了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使用寿命,而吸附组件的设置,还可以在减震的过程中产生负压效果,使得油箱在竖直方向上被牢牢的吸附固定,进一步提升了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的抗震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震式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基座、2油箱、3缓冲槽、4缓冲板、5滑槽、6进油管、7滑杆、8滑套、9第一安装座、10第二安装座、11连接杆、12阻尼弹簧、13滑块、14第一弹性气囊、15第二弹性气囊、16吸附槽、17油盖、18凸起、19凹口、20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抗震式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结构,包括基座1和设于基座1内的油箱2,基座1的底部设有缓冲槽3,缓冲槽3内设有缓冲板4,油箱2放置于缓冲板4上,缓冲槽3和缓冲板4上设有同一个缓冲机构,基座1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5,两个滑槽5和缓冲板4上设有吸附组件,油箱2的上端连通有进油管6,进油管6和油箱2上设有同一个防漏组件。其中,缓冲机构包括设于缓冲槽3底部的滑杆7,滑杆7上套设有两个滑套8,两个滑套8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9,缓冲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座10,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安装座9和第二安装座10通过同一根连接杆11转动连接,此处的转动连接为第一安装座9和第二安装座10的前端外侧壁上均设有转轴,而连接杆11套设于两个转轴上,滑杆7的左右两侧均与缓冲槽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滑套8均与缓冲槽3的内侧壁通过阻尼弹簧12固定连接,阻尼弹簧12的设置利用阻尼弹簧1的弹力实现了对油箱2的缓冲减震。其中,吸附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滑槽5内的滑块13,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滑槽5内均滑动连接与其一一对应的滑块13,两个滑槽5内均设有第一弹性气囊14和第二弹性气囊15,第一弹性气囊14位于滑块13的上侧,第二弹性气囊15位于滑块13的下侧,第一弹性气囊14和第二弹性气囊15均与滑块13相抵接触,缓冲板4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吸附槽16,两个吸附槽16分别与两个一一对应的第一弹性气囊14连通设置,两个滑块13均与缓冲板4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更具体的,防漏组件包括设于进油管6上方的油盖17,进油管6的外侧壁上镶嵌有多个凸起18,油盖17的竖直部分上设有与凸起18相匹配的凹口19,多个凸起18均插设于与其一一对应的凹口19内,需要注意的是,凸起18与凹口19形状完全匹配,使得凸起18均插设于凹口19内时连接无缝隙,油箱2的上方贴合有密封垫20,油盖17的竖直部分的下端与密封垫20相抵接触,需要注意的是,油盖17的竖直部分的下端与密封垫20内均安装有磁片,两个磁片的磁极相反,这里是利用磁力的相互吸附进一步提高油盖17和进油管6卡接的效果。本技术中,推动油盖17,使得油盖17上的多个凹口19与油管6上的多个凸起18相卡,而凸起18与凹口19形状完全匹配,使得凸起18均插设于凹口19内时连接无缝隙,直至油盖17的底部与密封垫20相抵接触即可完成油盖17和进油管6的卡接,而油盖17的竖直部分的下端与密封垫20内均安装有磁片,那么磁力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式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结构,包括基座(1)和设于基座(1)内的油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设有缓冲槽(3),所述缓冲槽(3)内设有缓冲板(4),所述油箱(2)放置于缓冲板(4)上,所述缓冲槽(3)和缓冲板(4)上设有同一个缓冲机构,所述基座(1)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5),两个所述滑槽(5)和缓冲板(4)上设有吸附组件,所述油箱(2)的上端连通有进油管(6),所述进油管(6)和油箱(2)上设有同一个防漏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式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结构,包括基座(1)和设于基座(1)内的油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设有缓冲槽(3),所述缓冲槽(3)内设有缓冲板(4),所述油箱(2)放置于缓冲板(4)上,所述缓冲槽(3)和缓冲板(4)上设有同一个缓冲机构,所述基座(1)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5),两个所述滑槽(5)和缓冲板(4)上设有吸附组件,所述油箱(2)的上端连通有进油管(6),所述进油管(6)和油箱(2)上设有同一个防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式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于缓冲槽(3)底部的滑杆(7),所述滑杆(7)上套设有两个滑套(8),两个所述滑套(8)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9),所述缓冲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座(10),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安装座(9)和第二安装座(10)通过同一根连接杆(1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式车载柴油发电机组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7)的左右两侧均与缓冲槽(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套(8)均与缓冲槽(3)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光科李丽丽余桥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信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