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KELK专利>正文

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71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7
一种检测装置(1A),可安装于贯通孔(H),并具备:主体部(2)、检测部(3)、盖部(4)、绝缘部(5A)、振荡部(6)。主体部(2)具有插入部(11)和头部(12)。检测部(3)配置在所述插入部(11)中,并检测流体的状态。盖部(4)以与所述头部(12)之间形成间隙(G)的方式配置。绝缘部(5A)具有筒状的侧壁(5a)。振荡部(6)收纳在所述绝缘部(5A)的内侧,将所述头部(12)、所述盖部(4)以及所述间隙(G)作为缝隙天线,无线输出所述检测部(3)的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本申请基于在2018年10月17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8-196049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检测机械的润滑油的恶化的检测装置。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检测装置具备具有螺栓形状的固定部件。在该固定部件的螺纹部形成有构成用于使润滑油侵入到前端面的油侵入用空间的槽。该检测装置的螺纹部安装在连通润滑油流路和外部的机械的螺纹孔中。通过在该螺纹孔中安装螺纹部,上述螺纹部的槽配置在机械的润滑油流路内,润滑油侵入到槽中。检测装置使用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光学地检测侵入到该槽中的润滑油中所含的杂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6087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检测装置通过无线输出检测结果。但是,专利文献1的检测装置由于内置有天线,因此,从机械的外表面突出的部分大型化,存在检测装置的设置自由度下降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无线方式输出检测结果,并且能够抑制设置自由度下降的检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检测装置是可安装于贯通孔的检测装置,具备:主体部,其具有:可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部的插入部;在所述插入部配置于所述贯通孔的内部时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外部的头部;检测部,其配置在所述插入部,并检测流体的状态;盖部,其以与所述头部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绝缘部,其具有以被所述头部和所述盖部夹持的方式配置的筒状的侧壁;振荡部,其收纳在所述绝缘部的内侧,将所述头部、所述盖部及所述间隙作为缝隙天线,无线输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以无线方式输出检测结果,并且能够抑制设置自由度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的导体部的配置的平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检测装置的导体部的配置的平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检测装置的相当于图4的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检测装置的相当于图4的剖面图。图9是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导体部及绝缘部的轴线正交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检测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检测装置1A安装在作业机械等机械上,检测机械的润滑油或工作流体等各种流体的状态。如图1、图2所示,检测装置1A可安装在与流体F的流路连通的贯通孔H中。贯通孔H例如形成在齿轮箱、变速驱动桥、油压系统的配管等的壁部W上。本实施方式的贯通孔H是圆孔,在其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未图示)。检测装置1A具备:主体部2、检测部3、盖部4、绝缘部5A和振荡部6。主体部2具备插入部11和头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的主体部2形成为与螺栓类似的形状。插入部11形成为可配置在贯通孔H的内部。本实施方式的插入部11形成为圆柱状,在其外周面形成有能够通过螺纹作用与贯通孔H的内螺纹连结的外螺纹。在插入部11的端部形成有能够收纳流体F的槽状的凹部13。该凹部13从与头部12相反侧的端面11t向接近头部12的方向凹陷。在检测装置1A安装于贯通孔H的状态时,作为检测对象的流体F流入到该凹部13。当插入部11配置在贯通孔H的内部时,头部12配置在贯通孔H的外部。本实施方式的头部12相当于六角螺栓的头部。即,与头部12的轴线O垂直的截面轮廓为六边形。该头部12的六边形的内切圆的直径比上述插入部11的外径大。通过用扳手等工具旋转该头部12,能够将上述插入部11拧入贯通孔H或从贯通孔H松开。检测部3配置在插入部11,检测流体F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的检测部3由发光元件15和受光元件16构成的所谓的光学传感器构成。发光元件15和受光元件16隔着凹部13在与插入部11的轴线交叉的方向上相对配置。从发光元件15发出的光中的、到达受光元件16的光由受光元件16变换为电信号。该转换后的电信号从受光元件16向振荡部6输出。在此,与上述光量对应的电信号例如与流体F中包含的杂质的量相关,因此,如果对从受光元件16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则可以知道流体F的状态。另外,流体F的状态可以使用通过模拟或实验等预先求出的电信号的峰值、积分值等和与流体F中包含的杂质的量的映射图、表格或数学式等求出。盖部4以与头部12之间形成间隙G的方式配置。本实施方式中的与盖部4的轴线O垂直的截面轮廓是与头部12的截面轮廓相同的六边形,从轴线O方向观察时,盖部4和头部12彼此的顶部在以轴线O为中心的周向上的位置一致。因此,双头梅花扳手等工具能够通过盖部4容易地嵌入到头部12。本实施方式中的盖部4和头部12由金属材料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盖部4的轴线O的厚度尺寸小于头部12的厚度尺寸。绝缘部5A以被头部12和盖部4夹持的方式配置。绝缘部5A具有筒状的侧壁5a。本实施方式中的绝缘部5A形成为圆筒状。绝缘部5A由绝缘性优良的绝缘材料形成。作为构成侧壁5a的绝缘材料,可以示例陶瓷或合成树脂等。作为合成树脂,可以示例聚苯硫醚等。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头部12及盖部4在相互相对的相对面具备收纳绝缘部5A的端部的圆形的收纳凹部4d、12d。绝缘部5A的轴线O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被收纳固定在盖部4的收纳凹部4d和头部12的收纳凹部12d中。该绝缘部5A隔着间隙G向以轴线O为中心的周向的外侧露出。振荡部6收纳在绝缘部5A的内侧。该振荡部6将头部12、盖部4以及间隙G作为缝隙天线,无线输出检测部3的检测结果。本实施方式中的振荡部6具备:具备无线通信电路(未图示)的基板部6A;与该基板部6A的无线通信电路电连接的线天线部6B。至少从检测部3的受光元件16向基板部6A输入电信号。在本实施方式的基板部6A中,例如具有基于无线通信的接收信号使检测部3的发光元件15动作的电路。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向无线通信电路及检测部3供给电力的小型的蓄电池(未图示)。另外,例如也可以设置环形天线等,将在环形天线等中产生的电动势用作驱动无线通信电路的电力。基板部6A形成为沿轴线O延伸的矩形的平板状。线天线部6B连接在基板部6A的接近盖部4的一侧的两个角部中的一个角部的附近。线天线部6B具有第一部分6Ba、第二部分6Bb和第三部分6Bc。第一部分6Ba沿离开基板部6A的方向直线状延伸。第二部分6Bb从第一部分6Ba的端部沿着基板部6A的接近盖部4一侧的边直线状延伸。第三部分6Bc从第二部分6Bb的端部向头部12侧直线状延伸。换言之,第二部分6Bb和第三部分6Bc相对于第一部分6Ba沿垂直方向延伸,第三部分6Bc相对于第二部分6Bb沿垂直方向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装置,可安装在贯通孔中,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具备:/n主体部,其具有:可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部的插入部;在所述插入部配置于所述贯通孔的内部时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外部的头部;/n检测部,其配置在所述插入部,并检测流体的状态;/n盖部,其以与所述头部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n绝缘部,其具有以被所述头部和所述盖部夹持的方式配置的筒状的侧壁;/n振荡部,其收纳在所述绝缘部的内侧,将所述头部、所述盖部及所述间隙作为缝隙天线,无线输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17 JP 2018-1960491.一种检测装置,可安装在贯通孔中,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具备:
主体部,其具有:可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内部的插入部;在所述插入部配置于所述贯通孔的内部时配置在所述贯通孔的外部的头部;
检测部,其配置在所述插入部,并检测流体的状态;
盖部,其以与所述头部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配置;
绝缘部,其具有以被所述头部和所述盖部夹持的方式配置的筒状的侧壁;
振荡部,其收纳在所述绝缘部的内侧,将所述头部、所述盖部及所述间隙作为缝隙天线,无线输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一二村田知纪后藤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KELK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