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45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结构。它包括新箱涵和老箱涵、加固箍、止水带和基础枕梁;所述新箱涵为矩形断面的空腔结构,呈水平布置;所述老箱涵为矩形断面的空腔结构,呈水平布置;所述加固箍为矩形空腔箍状结构;所述加固箍连接在所述老箱涵的连接端外侧;所述加固箍与所述新箱涵通过所述止水带连接;基础枕梁位于所述加固箍和新箱涵的底部,呈水平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有效减小新老箱涵沉降差,新增接触部位能有效止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排水箱涵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排水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一般由方形或矩形断面构成。箱涵因具有施工简便、造价经济、结构稳定及型式简单等优点,在防洪排涝、交通运输和城市供排水等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排水箱涵在我国建设非常广泛,目前正在运行的箱涵也数量众多。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常常需要对老箱涵进行接长,既可利用原有箱涵,也可适应新的工程建设。但箱涵接长技术中,对新老箱涵的连接处理还未得到妥善的解决。特别是新老箱涵间沉降差、接缝漏水的问题对箱涵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针对新老箱涵沉降差问题,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设置沉降缝,降低沉降的影响,属于事后措施,缺乏主动控制,无法有效减小沉降差。针对新老箱涵止水问题,暂未发现有效处理方式的记录,部分工程采用沥青填充接触缝或外贴止水带的方式,对结构变形的适应能力较差,易损坏,且止水效果明显劣于新建箱涵,难以令人满意。现有专利CN108487096A,《一种箱涵连接结构》,其公开了一种箱涵连接结构,其新箱涵与老箱涵的连接方式为垂直连接,其用于解决新箱涵与老箱涵垂直连接处的连接稳固问题;未考虑连接处止水及沉降问题。CN207469114U-一种大型排水箱涵变形缝修复结构,其在表面外贴橡胶止水带,是一种效果相对较差的止水方式;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已有箱涵止水带损坏后的修复问题。因此,现亟需开发一种能够减小新老箱涵沉降差、且止水效果优良的适用于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结构,以简洁的结构对新老箱涵接触部位进行处理,有效减小新老箱涵沉降差,新增接触部位止水措施;解决新老箱涵间沉降差、接缝漏水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结构,包括新箱涵和老箱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箍、止水带和基础枕梁;所述新箱涵为矩形断面的空腔结构,呈水平布置;所述老箱涵为矩形断面的空腔结构,呈水平布置;所述加固箍为矩形空腔箍状结构;所述加固箍连接在所述老箱涵的连接端外侧;所述加固箍与所述新箱涵通过所述止水带连接;基础枕梁位于所述加固箍和新箱涵的底部,呈水平布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新箱涵和老箱涵为单孔或多孔箱涵。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老箱涵连接端设置有凿毛接触面;所述加固箍通过所述凿毛接触面和插筋与所述老箱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止水带呈矩形布置于所述加固箍与所述新箱涵的交界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止水带为橡胶止水带或铜片止水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新箱涵连接端矩形断面的外框尺寸大于所述老箱涵连接端矩形断面的外框尺寸、且与所述加固箍矩形断面的外框尺寸相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础枕梁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新箱涵的厚度、且大于或等于老箱涵的厚度。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加固箍与老箱涵的连接,优化了老箱涵的受力条件,有利于新老箱涵交界面的力学条件及长期运行稳定性;(2)本技术通过加固箍与新箱涵之间的止水带布置,以及加固箍与老箱涵间的凿毛及插筋处理,增强了新老箱涵连接处的密封性,显著降低了连接处漏水的可能性;(3)本技术通过枕梁布置于新老箱涵交界面底部,有效降低了两座箱涵节之间的不均匀沉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老排水箱涵与加固箍连接结构断面图。图中1-新箱涵,2-老箱涵,3-加固箍,4-凿毛接触面,5-止水带,6-基础枕梁,7-插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固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新箱涵与老箱涵之间设置加固箍进行间接连接,新增了止水带的布置条件;老箱涵连接端表面采用凿毛处理,露出骨料,加固箍混凝土与老箱涵的骨料粘结力明显高于不凿毛的新老混凝土粘结力;通过枕梁布置于新老箱涵交界面底部,成为扩大的基础,有效降低不均匀沉降的基底应力。参阅附图可知:一种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结构,包括新箱涵1和老箱涵2,还包括加固箍3、止水带5和基础枕梁6;所述新箱涵1为矩形断面的空腔结构,呈水平布置;所述老箱涵2为矩形断面的空腔结构,呈水平布置;所述加固箍3为矩形空腔箍状结构;所述加固箍3连接在所述老箱涵2的连接端外侧,加固箍3用于连接老箱涵2与新箱涵1,为止水带5的布置创造了条件;所述加固箍3与所述新箱涵1通过所述止水带5连接,增强新箱涵1与老箱涵2连接处的密封性;基础枕梁6位于所述加固箍3和新箱涵1的底部,呈水平布置(如图1所示);使新箱涵1与老箱涵2交界面成为扩大的独立基础、且抗不均匀沉降能力更强。进一步地,所述新箱涵1和老箱涵2为单孔或多孔箱涵。进一步地,所述老箱涵2连接端外侧表面设置有凿毛接触面4,凿毛后老箱涵2表面混凝土骨料应出露,使出露骨料与加固箍3的混凝土粘结力增强。所述加固箍3通过所述凿毛接触面4和插筋7与所述老箱涵2连接(如图2所示),增强新箱涵1与老箱涵2连接处的密封性。进一步地,所述止水带5呈矩形布置于所述加固箍3与所述新箱涵1的所有交界面(如图1、图2所示),增强新老箱涵连接处的密封性,显著降低连接处漏水的可能性。更进一步地,所述止水带5为橡胶止水带或铜片止水带,铜片止水带止水效果更优。更进一步地,所述新箱涵1连接端矩形断面的外框尺寸大于所述老箱涵2连接端矩形断面的外框尺寸、且与所述加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结构,包括新箱涵(1)和老箱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箍(3)、止水带(5)和基础枕梁(6);/n所述新箱涵(1)为矩形断面的空腔结构,呈水平布置;/n所述老箱涵(2)为矩形断面的空腔结构,呈水平布置;/n所述加固箍(3)为矩形空腔箍状结构;所述加固箍(3)连接在所述老箱涵(2)的连接端外侧;/n所述加固箍(3)与所述新箱涵(1)通过所述止水带(5)连接;/n基础枕梁(6)位于所述加固箍(3)和新箱涵(1)的底部,呈水平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结构,包括新箱涵(1)和老箱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箍(3)、止水带(5)和基础枕梁(6);
所述新箱涵(1)为矩形断面的空腔结构,呈水平布置;
所述老箱涵(2)为矩形断面的空腔结构,呈水平布置;
所述加固箍(3)为矩形空腔箍状结构;所述加固箍(3)连接在所述老箱涵(2)的连接端外侧;
所述加固箍(3)与所述新箱涵(1)通过所述止水带(5)连接;
基础枕梁(6)位于所述加固箍(3)和新箱涵(1)的底部,呈水平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箱涵(1)和老箱涵(2)为单孔或多孔箱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老排水箱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老箱涵(2)连接端设置有凿毛接触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方健刘国强杨洁沈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