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R实验装置及其管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25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R实验装置及其管体,后者包括:圆筒部,所述圆筒部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圆筒部的内腔形成PCR实验的反应腔;锥筒部,所述锥筒部与所述圆筒部相连通,且所述锥筒部设置于所述圆筒部背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支腿,所述支腿设置于所述锥筒部的外周,且所述管体通过所述支腿放置于支撑面,且所述支腿的底端低于所述锥筒部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管体,通过在管体底部设置支腿,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管体能够通过所述支腿放置于平整的桌面等支撑面上,由于可以独立支撑,无需额外设置管架,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从而解决了管体无法直立放置、实验装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R实验装置及其管体
本技术涉及生物学实验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PCR实验装置及其管体。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系列与家族遗传有关的原发性、进行性、致盲性角膜病变的总称,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开始在角膜中间具有模糊症状且逐渐蔓延,最终患者到老年时丧失视力,发病率约为1/1000。TGFBI基因是首个被确定的角膜营养不良致病基因,超过50%的人角膜营养不良是由TGFBI基因的某些突变导致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是广泛应用于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PCR反应需要在PCR实验装置中完成,PCR实验装置包括管体和管盖,PCR反应在上述管体中进行。但是,现有技术中PCR实验装置的管体底部为尖底,无法直接直立放置,需要放置于专用的管架上进行加样等操作,这就需要设置额外的PCR管架,使得反应设备的成本增加,且操作不便;同时,现有的管体有单管和八连管两种形式,当其为八连管形式时,连接结构固定,无法拆分为单管,限制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R实验装置及其管体,以至少部分解决管体无法直立放置、实验装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PCR实验装置的管体,包括:圆筒部,所述圆筒部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圆筒部的内腔形成PCR实验的反应腔;锥筒部,所述锥筒部与所述圆筒部相连通,且所述锥筒部设置于所述圆筒部背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支腿,所述支腿设置于所述锥筒部的外周,且所述管体通过所述支腿放置于支撑面,且所述支腿的底端低于所述锥筒部的底端。进一步地,所述圆筒部的外侧壁向远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延伸以形成侧翼区,所述侧翼区形成所述支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PCR实验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管体,所述管体为如上所述的管体;管盖,所述管盖一一对应地盖设于所述管体的开口端。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所述管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片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管体连接段、第一易断区和第二管体连接段;所述第一管体连接段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相邻两所述管体中的任一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连接段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相邻两所述管体中的另一管体上;所述第一易断区安装于所述第一管体连接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管体连接段的第二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易断区的厚度为2-5mm。进一步地,所述管盖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所述管盖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片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第一管盖连接段、第二易断区和第二管盖连接段;所述第一管盖连接段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相邻两所述管盖中的任一管盖上,所述第二管盖连接段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相邻两所述管盖中的另一管盖上;所述第二易断区安装于所述第一管盖连接段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管盖连接段的第二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易断区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管盖连接段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管盖连接段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易断区的厚度为2-5mm。本技术所提供的管体,通过在管体底部设置支腿,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管体能够通过所述支腿放置于平整的桌面等支撑面上,且所述支腿的底端低于所述锥筒部的底端,以避免直立放置时锥筒部的底部与支撑面发生碰撞或干涉,同时,由于可以独立支撑,无需额外设置管架,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从而解决了管体无法直立放置、实验装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PCR实验装置,除了通过设置在管体底部的支腿实现直立放置外,当管体有多个时,在相邻管体之间设置易断区,以便于管体与管体之间分离,同样的,相邻管盖之间也设置易断区,便于管盖与管盖之间的分离,以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管体和管盖的数量,提高实验装置的适应性,同时能够方便多余的管体和管盖回收,降低耗材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实验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管体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管体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PCR实验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PCR实验装置在另一方向的视图;图6为图4所示PCR实验装置的侧视图;图7为图6中B-B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如下:1-管体11-圆筒部12-锥筒部13-侧翼区2-管盖3-第一连接片4-第二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请参考图1-图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管体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管体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管体1用于PCR实验装置,该管体1可以为单管、双管或多联排管体的结构形式。如图1-3所示,以八连排管体为例,八连排管体中的每个单独的管体1均包括圆筒部11、锥筒部12和支腿。其中,所述圆筒部11的一端为开口端,使用过程中,当管体1直立在桌面上时,开口端朝上,所述圆筒部11的内腔形成PCR实验的反应腔,PCR反应在该反应腔内进行;所述锥筒部12与所述圆筒部11相连通,且所述锥筒部12设置于所述圆筒部11背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也就是说,当管体1直立在桌面上时,锥筒部12位于圆筒部11的下方。所述支腿设置于所述锥筒部12的外周,且所述管体1通过所述支腿放置于支撑面,且所述支腿的底端低于所述锥筒部12的底端。具体地,支腿可以为柱状结构或环形结构,当其为柱状结构时,支腿至少为两个,均布在管体1周向。优选地,所述圆筒部11的外侧壁向远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延伸以形成侧翼区13,所述侧翼区13形成所述支腿。通过圆筒部11的外侧壁向下延伸形成环形结构的支腿,支撑稳定性较好,且便于一体加工成型。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管体1,通过在管体1底部设置支腿,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管体1能够通过所述支腿放置于平整的桌面等支撑面上,且所述支腿的底端低于所述锥筒部12的底端,以避免直立放置时锥筒部12的底部与支撑面发生碰撞或干涉,同时,由于可以独立支撑,无需额外设置管架,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从而解决了管体1无法直立放置、实验装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除了上述管体1,本技术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PCR实验装置的管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圆筒部,所述圆筒部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圆筒部的内腔形成PCR实验的反应腔;/n锥筒部,所述锥筒部与所述圆筒部相连通,且所述锥筒部设置于所述圆筒部背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n支腿,所述支腿设置于所述锥筒部的外周,且所述管体通过所述支腿放置于支撑面,且所述支腿的底端低于所述锥筒部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CR实验装置的管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筒部,所述圆筒部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圆筒部的内腔形成PCR实验的反应腔;
锥筒部,所述锥筒部与所述圆筒部相连通,且所述锥筒部设置于所述圆筒部背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
支腿,所述支腿设置于所述锥筒部的外周,且所述管体通过所述支腿放置于支撑面,且所述支腿的底端低于所述锥筒部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部的外侧壁向远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延伸以形成侧翼区,所述侧翼区形成所述支腿。


3.一种PCR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管体,所述管体为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体;
管盖,所述管盖一一对应地盖设于所述管体的开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R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所述管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片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R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管体连接段、第一易断区和第二管体连接段;
所述第一管体连接段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相邻两所述管体中的任一管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接英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