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18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装置主体和厌氧三相分离器,所述污水装置主体的上方安装有减速搅拌机,且污水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中心反应筒,所述中心反应筒的内部安装有反应搅拌桨,所述穿孔布水管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厌氧反应区,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位于中心反应筒的左右两端,所述污水装置主体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集水出水堰。该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与现有的普通污水处理装置相比,增加结构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整个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性能,改良后的污水处理装置内部拥有污水三相净化结构,并且拥有药品与污水反应结构,有效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废水处理污染物的厌氧分解可大致分为以下步骤:水解酸化阶段;产酸产乙酸阶段;产甲烷阶段。其中水解酸化阶段是将水中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通过水解酸化菌的作用,开环断链分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产酸产乙酸阶段是在产乙酸菌的作用下,将水解酸化阶段的产物进一步分解为乙酸、丙酸等挥发性有机酸;产甲烷阶段是甲烷菌的作用下将产酸产乙酸阶段产生的挥发性有机酸或者上述阶段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还原为甲烷。综上所述,废水厌氧处理的过程是将水中有机物分解为甲烷的过程。厌氧反应器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是由反应器内厌氧污泥浓度决定的,因此保障污泥不流失是厌氧系统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厌氧系统存在产甲烷现象,污泥在微气泡裹挟之下变轻上浮,给污泥的防流失增加了难度,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装置主体和厌氧三相分离器,所述污水装置主体的上方安装有减速搅拌机,且污水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中心反应筒,所述中心反应筒的内部安装有反应搅拌桨,且中心反应筒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有穿孔布水管,所述穿孔布水管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厌氧反应区,且厌氧反应区的内部安装有生物填料,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位于中心反应筒的左右两端,且厌氧三相分离器的上方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污水装置主体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集水出水堰,且集水出水堰的一侧安装有出水管。优选的,所述中心反应筒与污水装置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中心反应筒的对称中心与污水装置主体是对称中心之间相重合。优选的,所述反应搅拌桨贯穿于中心反应筒的内部,且反应搅拌桨的中轴线与中心反应筒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优选的,所述生物填料贯穿于厌氧反应区的内部,且生物填料关于厌氧反应区的中心位置呈对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的中轴线与中心反应筒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三相分离器与排气管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与集水出水堰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出水管关于污水装置主体之间呈对称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中心反应筒的设置,操作人员可将污水通过污水提升泵输送到中心反应筒的内部,减速搅拌机、反应搅拌桨的设置,通过减速搅拌机可带动反应搅拌桨进行旋转,反应搅拌桨可将中心反应筒内部的污水与药品进行均匀搅拌,有利于使污水与药品反应彻底;2.本技术通过厌氧反应区、生物填料和穿孔布水管的设置,中心反应筒内部反应后的污水可通过管道输送到穿孔布水管,通过穿孔布水管可将污水均匀输送到厌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内部的生物填料有利于生物菌的繁殖;3.本技术通过厌氧三相分离器的设置,通过厌氧三相分离器可将污水进行气固液三相分离,气体通过排气管进行排出,澄清后的液体通过集水出水堰、出水管排出,污泥降落到底部,进行污泥环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污水装置主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污水装置主体;2、中心反应筒;3、减速搅拌机;4、反应搅拌桨;5、厌氧反应区;6、生物填料;7、穿孔布水管;8、厌氧三相分离器;9、排气管;10、集水出水堰;11、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装置主体1和厌氧三相分离器8,污水装置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减速搅拌机3,且污水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中心反应筒2,中心反应筒2与污水装置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中心反应筒2的对称中心与污水装置主体1是对称中心之间相重合,中心反应筒2的内部安装有反应搅拌桨4,且中心反应筒2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有穿孔布水管7,反应搅拌桨4贯穿于中心反应筒2的内部,且反应搅拌桨4的中轴线与中心反应筒2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中心反应筒2的设置,操作人员可将污水通过污水提升泵输送到中心反应筒2的内部,减速搅拌机3、反应搅拌桨4的设置,通过减速搅拌机3可带动反应搅拌桨4进行旋转,反应搅拌桨4可将中心反应筒2内部的污水与药品进行均匀搅拌,有利于使污水与药品反应彻底;穿孔布水管7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厌氧反应区5,且厌氧反应区5的内部安装有生物填料6,生物填料6贯穿于厌氧反应区5的内部,且生物填料6关于厌氧反应区5的中心位置呈对对称分布,厌氧反应区5、生物填料6和穿孔布水管7的设置,中心反应筒2内部反应后的污水可通过管道输送到穿孔布水管7,通过穿孔布水管7可将污水均匀输送到厌氧反应区5,厌氧反应区5内部的生物填料6有利于生物菌的繁殖;厌氧三相分离器8位于中心反应筒2的左右两端,且厌氧三相分离器8的上方设置有排气管9,厌氧三相分离器8的中轴线与中心反应筒2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三相分离器8与排气管9之间为固定连接,污水装置主体1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集水出水堰10,且集水出水堰10的一侧安装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与集水出水堰10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出水管11关于污水装置主体1之间呈对称分布,厌氧三相分离器8的设置,通过厌氧三相分离器8可将污水进行气固液三相分离,气体通过排气管9进行排出,澄清后的液体通过集水出水堰10、出水管11排出,污泥降落到底部,进行污泥环流。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首先操作人员可将污水通过污水提升泵输送到中心反应筒2的内部,通过减速搅拌机3可带动反应搅拌桨4进行旋转,反应搅拌桨4可将中心反应筒2内部的污水与药品进行均匀搅拌,有利于使污水与药品反应彻底,中心反应筒2内部反应后的污水可通过管道输送到穿孔布水管7,通过穿孔布水管7可将污水均匀输送到厌氧反应区5,厌氧反应区5内部的生物填料6有利于生物菌的繁殖,通过厌氧三相分离器8可将污水进行气固液三相分离,气体通过排气管9进行排出,澄清后的液体通过集水出水堰10、出水管11排出,污泥降落到底部,进行污泥环流,这就是该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装置主体(1)和厌氧三相分离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装置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减速搅拌机(3),且污水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中心反应筒(2),所述中心反应筒(2)的内部安装有反应搅拌桨(4),且中心反应筒(2)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有穿孔布水管(7),所述穿孔布水管(7)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厌氧反应区(5),且厌氧反应区(5)的内部安装有生物填料(6),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8)位于中心反应筒(2)的左右两端,且厌氧三相分离器(8)的上方设置有排气管(9),所述污水装置主体(1)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集水出水堰(10),且集水出水堰(10)的一侧安装有出水管(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装置主体(1)和厌氧三相分离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装置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减速搅拌机(3),且污水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中心反应筒(2),所述中心反应筒(2)的内部安装有反应搅拌桨(4),且中心反应筒(2)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有穿孔布水管(7),所述穿孔布水管(7)的上方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厌氧反应区(5),且厌氧反应区(5)的内部安装有生物填料(6),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8)位于中心反应筒(2)的左右两端,且厌氧三相分离器(8)的上方设置有排气管(9),所述污水装置主体(1)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集水出水堰(10),且集水出水堰(10)的一侧安装有出水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混凝加药与厌氧三相分离器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反应筒(2)与污水装置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中心反应筒(2)的对称中心与污水装置主体(1)是对称中心之间相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义通皮赣闽朱流标郭晓萱黄晓晓
申请(专利权)人:零一环境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