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厂的含泥废水多级循环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815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9
一种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厂的含泥废水多级循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一沉淀池内分为混凝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区的池壁上连接污水管输出端,污水管输入端连接污水罐,污水管中部还通过管道与絮凝剂罐连接;沉淀区的池壁上设有第一污水管,第一污水管连接至污水处理区;沉淀区的池底设有第一排泥管,第一排泥管连接至第二沉淀池池壁上,第一排泥管上还设有污泥回管,污泥回管连接至沉淀区的池壁上;第二沉淀池的池壁上设有第二污水管和第二排泥管。本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对废水中包含的未完全回收的污泥部分进行多级回收再处理,减小废水中污染物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厂的含泥废水多级循环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含油污泥处理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厂的含泥废水多级循环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含油污泥是指混入原油、各种成品油、渣油等重质油的污泥。含油污泥不是自然界固有存在的,而是由于油田开采、石油炼制过程、运输、使用、贮存等各种与原油、成品油有关的工业、民用、个人等,因各种事故、操作不当、设备陈旧、破损、腐蚀等原因造成原油、成品油跑、冒、滴、漏,外泄到地面,沉积到海洋、湖泊、河底,与泥土、水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油、土,水,甚至掺混有等其他污染物的混合物。含油污泥对人体有害,对植物、水体生物有害,蒸发在空气中的油气能刺激皮肤、眼睛及呼吸器官,使土地失去植物生长的功能,处理和修复困难,是石油及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含油污泥处理是将污泥中的油类重新回收,处理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中夹杂的污泥颗粒以及含油废水,直接排放将造成环境污染,其中包含的污泥颗粒以及未完全回收的油类物质若能够重新进行回收处理,将极大缓解含油污泥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再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厂的含泥废水多级循环处理系统,能够对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对废水中包含的未完全回收的污泥部分进行多级回收再处理,减小废水中污染物含量,并实现更加彻底的油类回收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厂的含泥废水多级循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沉淀池,第一沉淀池内分为混凝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区的池壁上连接污水管输出端,污水管输入端连接污水罐,污水管中部还通过管道与絮凝剂罐连接;所述的沉淀区的池壁上设有第一污水管,第一污水管连接至污水处理区;所述的沉淀区的池底设有第一排泥管,第一排泥管连接至泵送系统,泵送系统上设有连接至第二沉淀池池壁上的污泥管,第一排泥管上还设有污泥回管,污泥回管一端与第一排泥管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沉淀区的池壁上;所述的第二沉淀池的池壁上设有第二污水管,第二污水管通过泵送系统与连接至污水处理区的污水输出管连接,第二沉淀池的池底上设有第二排泥管,第二排泥管通过泵送系统与连接至原料区的污泥输出管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沉淀池的混凝区内设有超声波搅拌棒。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泵送系统包括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均连接至输送泵上并形成回路,输入管路上还设有过滤器,输出管路上设有止回阀。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输入管路与输出管路之间还设有回流管路。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输出管路上还设有外接管路,外接管路的两端连接在止回阀两端的输出管路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输出管路上还设有就地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厂的含泥废水多级循环处理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多级循环沉降的方式,可以将污水中的污泥颗粒进行再次回收,回收后将污泥再次输送至原料区,作为污泥处理作业的原料,污泥经处理后实现再利用;(2)减少了废水中的污泥、油类物的含量,降低了所排放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减小了废水排放之后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3)多级沉降配合循环沉降、过滤的方式可有效提升废水处理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泵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污水罐1,絮凝剂罐2,第一沉淀池3,混凝区301,沉淀区302,污水管4,第一排泥管5,泵送系统6,第一污水管7,污泥管8,污泥回管9,第二沉淀池10,第二排泥管11,第二污水管12,污水输出管13,污泥输出管14,输入管路15,输出管路16,输送泵17,过滤器18,就地表19,回流管路20,外接管路21,超声波搅拌棒2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中,一种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厂的含泥废水多级循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沉淀池3,第一沉淀池3内分为混凝区301和沉淀区302,所述的混凝区301的池壁上连接污水管4输出端,污水管4输入端连接污水罐1,污水管4中部还通过管道与絮凝剂罐2连接;所述的沉淀区302的池壁上设有第一污水管7,第一污水管7连接至污水处理区;所述的沉淀区302的池底设有第一排泥管5,第一排泥管5连接至泵送系统6,泵送系统6上设有连接至第二沉淀池10池壁上的污泥管8,第一排泥管5上还设有污泥回管9,污泥回管9一端与第一排泥管5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沉淀区302的池壁上;所述的第二沉淀池10的池壁上设有第二污水管12,第二污水管12通过泵送系统6与连接至污水处理区的污水输出管13连接,第二沉淀池10的池底上设有第二排泥管11,第二排泥管11通过泵送系统6与连接至原料区的污泥输出管14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沉淀池3的混凝区301内设有超声波搅拌棒2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泵送系统6包括输入管路15和输出管路16,输入管路15和输出管路16均连接至输送泵17上并形成回路,输入管路15上还设有过滤器18,输出管路16上设有止回阀。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输入管路15与输出管路16之间还设有回流管路2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输出管路16上还设有外接管路21,外接管路21的两端连接在止回阀两端的输出管路16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输出管路16上还设有就地表19。本装置原理如下:污水罐1为各生产线中的污水暂存装置,由污水罐1输出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3内,同时将絮凝剂罐2内的絮凝剂输入至第一沉淀池3内,经超声波搅拌棒22搅拌之后形成絮状物,在第一沉淀池3内沉淀之后,上层污水由第一污水管7排出,并输送至污水罐中(污水罐为排水区的暂存罐),经沉淀后产生的沉淀物累积在第一沉淀池3底部,经第一排泥管5输送至第二沉淀池10中,若排泥作业进入后阶段时,污泥中的含水量上升,可选择将含水量较大的污泥由污泥回管9回送至第一沉淀池3内,进行再次沉淀,而含水量降低的污泥则进入第二沉淀池10中进行二次沉淀,沉淀完成之后产生的上层污水经第二污水管12排至污水处理厂,而沉淀产生的污泥则由第二排泥管11排至原料厂,作为原料再次投入处理作业中。其中泵送系统6中包括回流管路20和外接管路21,当输送的水中含杂量较大时,关闭输出管路16上的阀门,开启回流管路20和外接管路21上的阀门,可实现循环式过滤,提高过滤作业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厂的含泥废水多级循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沉淀池(3),第一沉淀池(3)内分为混凝区(301)和沉淀区(30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区(301)的池壁上连接污水管(4)输出端,污水管(4)输入端连接污水罐(1),污水管(4)中部还通过管道与絮凝剂罐(2)连接;/n所述的沉淀区(302)的池壁上设有第一污水管(7),第一污水管(7)连接至污水处理区;/n所述的沉淀区(302)的池底设有第一排泥管(5),第一排泥管(5)连接至泵送系统(6),泵送系统(6)上设有连接至第二沉淀池(10)池壁上的污泥管(8),第一排泥管(5)上还设有污泥回管(9),污泥回管(9)一端与第一排泥管(5)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沉淀区(302)的池壁上;/n所述的第二沉淀池(10)的池壁上设有第二污水管(12),第二污水管(12)通过泵送系统(6)与连接至污水处理区的污水输出管(13)连接,第二沉淀池(10)的池底上设有第二排泥管(11),第二排泥管(11)通过泵送系统(6)与连接至原料区的污泥输出管(1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含油污泥处理厂的含泥废水多级循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沉淀池(3),第一沉淀池(3)内分为混凝区(301)和沉淀区(30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区(301)的池壁上连接污水管(4)输出端,污水管(4)输入端连接污水罐(1),污水管(4)中部还通过管道与絮凝剂罐(2)连接;
所述的沉淀区(302)的池壁上设有第一污水管(7),第一污水管(7)连接至污水处理区;
所述的沉淀区(302)的池底设有第一排泥管(5),第一排泥管(5)连接至泵送系统(6),泵送系统(6)上设有连接至第二沉淀池(10)池壁上的污泥管(8),第一排泥管(5)上还设有污泥回管(9),污泥回管(9)一端与第一排泥管(5)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沉淀区(302)的池壁上;
所述的第二沉淀池(10)的池壁上设有第二污水管(12),第二污水管(12)通过泵送系统(6)与连接至污水处理区的污水输出管(13)连接,第二沉淀池(10)的池底上设有第二排泥管(11),第二排泥管(11)通过泵送系统(6)与连接至原料区的污泥输出管(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刚杨银元王卫都申琴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升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