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及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041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包括直针、直弯针和侧弯针,直弯针与直针相连接,侧弯针与直弯针相连接,且直针沿X向分布,直弯针沿Z向分布,侧弯针沿Y向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端子连接器采用滑块结构组合结构,既可以满足直针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也可以实现侧弯90度弯针结构,能够节省各式产品的模具结构,充分利用各种外壳内部空间,装配效率大大提高,PCB电路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和协调性更好,更符合电气安规要求,并且能够适用于2P和3P模式,其pin针间距能够适用于2.54mm、3.81mm、5.0mm、5.08mm、6.35mm、7.62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及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特别是接线端子及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接线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其接线端子只有直针和直弯折,当需要进行侧弯连接时,则需要将两个连接器进行插接配合完成接线端子的侧弯部分,但是此时连接器壳体内部空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结构比较臃肿,电线排布复杂,很难符合电器安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接线端子及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接线端子,包括直针、直弯针和侧弯针,直弯针与直针相连接,侧弯针与直弯针相连接,且直针沿X向分布,直弯针沿Z向分布,侧弯针沿Y向分布。可选的,直弯针包括折弯部a、折弯部b和折弯部c,折弯部a与直针垂直连接,折弯部b与折弯部a垂直连接,且折弯部b远离对应的侧弯针,折弯部c与折弯部b垂直连接,且折弯部c远离直针。可选的,直针多组,且间隔并排设置。可选的,直针为三组,三组直针上连接的侧弯针分别为侧弯针a、侧弯针b和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直针、直弯针和侧弯针,所述直弯针与所述直针相连接,所述侧弯针与所述直弯针相连接,且所述直针沿X向分布,所述直弯针沿Z向分布,所述侧弯针沿Y向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直针、直弯针和侧弯针,所述直弯针与所述直针相连接,所述侧弯针与所述直弯针相连接,且所述直针沿X向分布,所述直弯针沿Z向分布,所述侧弯针沿Y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弯针包括折弯部a、折弯部b和折弯部c,所述折弯部a与所述直针垂直连接,所述折弯部b与所述折弯部a垂直连接,且所述折弯部b远离对应的侧弯针,所述折弯部c与所述折弯部b垂直连接,且所述折弯部c远离所述直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针多组,且间隔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针为三组,三组所述直针上连接的侧弯针分别为侧弯针a、侧弯针b和侧弯针c,且所述侧弯针a、侧弯针b和侧弯针c呈上下间隔分布,以及所述侧弯针a、侧弯针b和侧弯针c的针头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针为两组,且间隔并排设置,两组所述直针上连接的侧弯针分别为侧弯针a和侧弯针b,且所述侧弯针a和侧弯针b呈上下间隔分布,以及所述侧弯针a和侧弯针b的针头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侧弯针之间的间距为2.54mm、3.81mm、5.0mm、5.08mm、6.35mm或7.62mm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盛田琪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赛尔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