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及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04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包括直针、直弯针和侧弯针,直弯针与直针相连接,侧弯针与直弯针相连接,且直针沿X向分布,直弯针沿Z向分布,侧弯针沿Y向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端子连接器采用滑块结构组合结构,既可以满足直针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也可以实现侧弯90度弯针结构,能够节省各式产品的模具结构,充分利用各种外壳内部空间,装配效率大大提高,PCB电路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和协调性更好,更符合电气安规要求,并且能够适用于2P和3P模式,其pin针间距能够适用于2.54mm、3.81mm、5.0mm、5.08mm、6.35mm、7.62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及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特别是接线端子及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接线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其接线端子只有直针和直弯折,当需要进行侧弯连接时,则需要将两个连接器进行插接配合完成接线端子的侧弯部分,但是此时连接器壳体内部空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结构比较臃肿,电线排布复杂,很难符合电器安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接线端子及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接线端子,包括直针、直弯针和侧弯针,直弯针与直针相连接,侧弯针与直弯针相连接,且直针沿X向分布,直弯针沿Z向分布,侧弯针沿Y向分布。可选的,直弯针包括折弯部a、折弯部b和折弯部c,折弯部a与直针垂直连接,折弯部b与折弯部a垂直连接,且折弯部b远离对应的侧弯针,折弯部c与折弯部b垂直连接,且折弯部c远离直针。可选的,直针多组,且间隔并排设置。可选的,直针为三组,三组直针上连接的侧弯针分别为侧弯针a、侧弯针b和侧弯针c,且侧弯针a、侧弯针b和侧弯针c呈上下间隔分布,以及侧弯针a、侧弯针b和侧弯针c的针头齐平。可选的,直针为两组,且间隔并排设置,两组直针上连接的侧弯针分别为侧弯针a和侧弯针b,且侧弯针a和侧弯针b呈上下间隔分布,以及侧弯针a和侧弯针b的针头齐平。可选的,相邻侧弯针之间的间距为2.54mm、3.81mm、5.0mm、5.08mm、6.35mm或7.62mm的一种。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包括壳体和上述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安装在壳体内,且直弯针和侧弯针的针头均穿出壳体。可选的,壳体包括壳体a和壳体b,壳体a和壳体b连接,直针和直弯针位于壳体a内,侧弯针位于壳体b内。可选的,壳体a的内部中空,壳体a的顶部开设有锁紧孔,锁紧孔内安装有压针件,压针件压住直针,壳体a的底部开设有针槽,壳体a上开设有放置壳体b的槽体,槽体上开设有定位孔,折弯部a上设置有定位凸块,定位凸块卡在对应的定位孔内,槽体上还开设有定位槽,壳体b上设置有卡在定位槽内的弹性凸块,槽体上还设置有凸部,壳体b上开设有燕尾槽,凸部配合在燕尾槽内,壳体b上开设有卡槽,侧弯针的针部卡在卡槽内。可选的,直针上穿设有针套,针套位于壳体a内,且针套的顶部开设有压线孔,压针件穿过压线孔压在直针上,直针的端部设置有直弯钩,针套上开设有直弯钩穿过的方形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具有直针、直弯折和侧弯针,采用滑块结构组合结构,既可以满足直针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也可以实现侧弯90度弯针结构,能够节省各式产品的模具结构,充分利用各种外壳内部空间,装配效率大大提高,PCB电路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和协调性更好,更符合电气安规要求,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和协调性更好,并且能够适用于2P和3P模式,其pin针间距能够适用于2.54mm、3.81mm、5.0mm、5.08mm、6.35mm、7.62mm;。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壳体a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壳体a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壳体b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接线端子,11-壳体a,12-壳体b,13-针套,14-压针件,111-锁紧孔,112-槽体,113-凸部,114-插孔,115-针槽,116-定位槽,117-定位孔,121-卡槽a,122-卡槽b,123-卡槽c,124-燕尾槽,125-弹性凸块,131-压线孔,132-方形孔,21-直针,22-直弯针,23-侧弯针,24-直弯钩,25-定位凸块,221-折弯部a,222-折弯部b,223-折弯部c,231-侧弯针a,232-侧弯针b,233-侧弯针c。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包括壳体1和上述接线端子2,接线端子2安装在壳体1内,且直弯针22和侧弯针23的针头均穿出壳体1,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2,包括直针21、直弯针22和侧弯针23,直弯针22与直针21相连接,侧弯针23与直弯针22相连接,且直针21沿X向分布,直弯针22沿Z向分布,侧弯针23沿Y向分布,因此,侧弯针23与直针21以及直弯针22之间具有90°的夹角,从而形成了侧弯90°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因此使得侧弯90°的PCB端子连接器的结构能够更为优化,能够充分利用外壳内部空间,其电线排线更为合理,符合电器安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直弯针22包括折弯部a221、折弯部b222和折弯部c223,折弯部a221与直针21垂直连接,折弯部b222与折弯部a221垂直连接,且折弯部b222远离对应的侧弯针23,折弯部c223与折弯部b222垂直连接,且折弯部c223远离直针2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直针21多组,且间隔并排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直针21为三组,三组直针21上连接的侧弯针23分别为侧弯针a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直针、直弯针和侧弯针,所述直弯针与所述直针相连接,所述侧弯针与所述直弯针相连接,且所述直针沿X向分布,所述直弯针沿Z向分布,所述侧弯针沿Y向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直针、直弯针和侧弯针,所述直弯针与所述直针相连接,所述侧弯针与所述直弯针相连接,且所述直针沿X向分布,所述直弯针沿Z向分布,所述侧弯针沿Y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弯针包括折弯部a、折弯部b和折弯部c,所述折弯部a与所述直针垂直连接,所述折弯部b与所述折弯部a垂直连接,且所述折弯部b远离对应的侧弯针,所述折弯部c与所述折弯部b垂直连接,且所述折弯部c远离所述直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针多组,且间隔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针为三组,三组所述直针上连接的侧弯针分别为侧弯针a、侧弯针b和侧弯针c,且所述侧弯针a、侧弯针b和侧弯针c呈上下间隔分布,以及所述侧弯针a、侧弯针b和侧弯针c的针头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针为两组,且间隔并排设置,两组所述直针上连接的侧弯针分别为侧弯针a和侧弯针b,且所述侧弯针a和侧弯针b呈上下间隔分布,以及所述侧弯针a和侧弯针b的针头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侧弯针之间的间距为2.54mm、3.81mm、5.0mm、5.08mm、6.35mm或7.62mm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盛田琪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赛尔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