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及模组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壳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电池及模组。
技术介绍
对于现有铝壳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铝壳表面散热,使用这种电池制成的模组中,由于电池并列设置,当热量传递到铝壳后,如果模组内部散热不及时,会导致热量集聚,这会增加个别电池热失控的几率。电池包热量集聚难以散热,常导致电池热失控甚至起火燃烧等后果。另外,传统的模组(或电池包)只能通过外壳自然导热或较小的接触面进行热传递,此方式的导热效果不佳、电芯之间的温度差异加大。为防止电池包内部电芯热扩散影响到其他电芯,一般电芯之间需要做隔热处理,但是同时又要考虑电池散热。隔热和散热是一对矛盾,很难将两者性能发挥到最优。电池包也无法满足密封防水的要求。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容易起火燃烧,起火燃烧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人员介入行灭火操作。由于壳体的阻挡,制冷药液难以到达电池内部,灭火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采用双腔铝壳,其中外腔中盛装制冷药液,并连通热管结构,热量传递到制冷药液并使药剂蒸发,而蒸汽在热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括铝壳、安装在铝壳内部的正负极板以及铝壳内部的电解液,其中铝壳顶部由顶盖密封,并在顶盖上设置注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包括外层的外壳和套装于外壳内的内壳,且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药液腔,盖合顶盖后内壳的内腔与药液腔各自密封,并在药液腔中填充制冷药液;所述正负极板安装在内壳中,且注液管连通内壳的内腔;在铝壳外部设置热管,该热管连通药液腔,且至少热管的上段高于顶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括铝壳、安装在铝壳内部的正负极板以及铝壳内部的电解液,其中铝壳顶部由顶盖密封,并在顶盖上设置注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包括外层的外壳和套装于外壳内的内壳,且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药液腔,盖合顶盖后内壳的内腔与药液腔各自密封,并在药液腔中填充制冷药液;所述正负极板安装在内壳中,且注液管连通内壳的内腔;在铝壳外部设置热管,该热管连通药液腔,且至少热管的上段高于顶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的下部设置注电解液管和注药管,其中注电解液管连通内壳的内腔,注药管连通药液腔;热管的下部为安装头,该安装头上设置连通孔,当安装头安装在注液管中后,安装头的下端将注电解液管密封,且连通孔与注药管接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背面边缘设置向下延伸的导流沿,盖合顶盖后,导流沿填充在药液腔的上开口;所述导流沿向着注电解液管的方向倾斜,且在靠近注电解液管的部分被塑造成呈“^”型的集流沿,且集流沿的顶部连通注药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为一体焊接的底盖,并在底盖的正面设置向下凹陷的的卡槽,且内壳的底部卡在卡槽中。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外壳的两个宽面有向着内壳凸起的内凹部,且内凹部的凸起部顶触内壳。
6.一种模组,包括模组壳,以及安装在模组壳中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采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且热管的上段穿过模组壳的顶部并并排排列;在模组壳的顶部设置隔离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桃松,陈建,吴贤章,陈冬,王羽平,党志敏,张焱,胡雨萌,屠芳芳,张文,杨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南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