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传热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998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动力电池的冷却传热结构,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传热结构,包括电芯和具有外壳的冷板,所述冷却传热结构还包括绝缘层和导热层,所述导热层、所述绝缘层及所述外壳中的至少两者复合为传热复合层,且所述传热复合层与所述电芯或/和所述外壳相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上述的动力电池的冷却传热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传热结构,其能够减小电芯与冷板之间的接触热阻,减小传热温差,提高传热和散热效率,从而增强动力电池的冷却效果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传热结构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冷却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传热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一般可分为铅酸电池、镍铬电池、铁镍电池、锂电池等,其可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等提供动力。动力电池热行为及其过热性分析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其动力性与经济性的改善和提升一直都是研究重点,但是受冷却结构、材料以及布置空间与使用条件的限制,容易导致动力电池在工作中产生并累积热量而引发热安全问题,显然,这已成为了限制动力电池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目前,动力电池的传热路径为电芯1-绝缘膜2-导热胶3-冷板4(如图1所示),散热机理为热传导,热量从电芯1内部传导到冷板4需要经过电芯1-绝缘膜2、绝缘膜2-导热胶3、导热胶3-冷板4这三层界面,这三层界面都容易存在接触不充分、混有空气间隙的问题(如图2所示,图2为电芯1与绝缘膜2之间的间隙),从而产生接触热阻,由于接触热阻的存在,使得电芯1与冷板4之间需要较大的温差才能将热量从电芯1中传导出,同时接触热阻的分布不均匀也会导致动力电池温度不均匀,并且在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传热结构,包括电芯和具有外壳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传热结构还包括绝缘层和导热层,所述导热层、所述绝缘层及所述外壳中的至少两者复合为传热复合层,且所述传热复合层与所述电芯或/和所述外壳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传热结构,包括电芯和具有外壳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传热结构还包括绝缘层和导热层,所述导热层、所述绝缘层及所述外壳中的至少两者复合为传热复合层,且所述传热复合层与所述电芯或/和所述外壳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复合层由绝缘层和导热层分层复合形成,所述绝缘层的一面与所述导热层的一面相接,且所述绝缘层的另一面附着于所述电芯,所述导热层的另一面与外壳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复合层为由绝缘层和导热层复合形成的绝缘导热胶,所述绝缘导热胶的两面分别与所述电芯和所述外壳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冷的却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复合层由绝缘层和导热层复合形成,所述冷板与所述传热复合层接触,所述冷板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冷板压于所述传热复合层的压紧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的冷却传热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嘉茂郭舒鲁志佩于坤肖晓林朱燕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