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收纳周转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98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皮带收纳周转车。该皮带收纳周转车通过在圆环的外径和内径处分别设置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使圆环可以相对于静止的上支撑板转动,也可以使收纳转盘相对于静止的转轴转动,也可以使转轴相对于静止的圆环转动,实现了可通过转动收纳转盘和转动转轴两种方式使皮带绕于转轴缠绕收纳成卷状,且直接在周转车上进行缠绕收纳工作,无需将皮带缠绕成卷状再搬至周转车,节省了步骤,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缠绕成卷状的皮带较重,将其搬至周转车会浪费人力,因此也节约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收纳周转车
本技术属于皮带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皮带收纳周转车。
技术介绍
塑胶皮带被用于传送带等产品的制造,在皮带的生产过程中,现有技术需人工将皮带绕于一轴进行缠绕成卷装进行收纳,再将卷状的皮带搬至周转车,利用周转车将其运至包装处,再将成卷的皮带搬下周转车,进行包装处理,该方式浪费人力和时间,效率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皮带收纳周转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设有扶手,所述车架底部设有万向轮;还包括收纳转盘、第二轴承和转轴,所述车架包括上支撑板、中部支撑杆和底部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通过所述中部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板,所述万向轮设于所述底部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中部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径与所述圆环的外径连接,所述上支撑板设有可供所述第一轴承贯穿的圆孔,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径连接于所述圆孔的内径,所述收纳转盘的底部与所述圆环的上表面通过相互配合的定位销与销孔相连接,所述收纳转盘的圆心处设有可供转轴贯穿的孔,所述转轴与所述收纳转盘同轴,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径与所述转轴的外径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径与所述圆环的内径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板设有电机,所述转轴的下端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可通过启动待机带动转轴相对于静止的收纳转盘转动,以电机转动的方式,提高了缠绕收纳的速度,也无需耗费人力转动转轴或收纳转盘,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节省了人力。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设有可压紧待收纳皮带的一端的卡扣,所述卡扣以可拆卸的方式套入所述转轴。可首先以卡扣压紧皮带的一端,再对皮带进行缠绕收纳,避免了通过将皮带绑于转轴对皮带进行缠绕收纳时可能因绑得太松而导致在缠绕收纳过程中会散开的问题,或因绑得太紧而导致在缠绕收纳完成后不易于将成卷的皮带提起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板设有气缸,所述气缸设有推杆,所述上支撑板设有可供所述推杆贯穿的孔。缠绕成卷状的皮带重量较重,通过人工方式将收纳转盘抬起会浪费人力和时间,利用气缸通过推杆将转盘提起,再以人工方式将成卷的皮带抬下,或将成卷的皮带连同收纳转盘抬下车架,进一步节约了人力和时间。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设有锁轮器。避免在缠绕工程中产生的拉力使车架移动而影响皮带的收纳效果。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皮带收纳周转车通过在圆环的外径和内径处分别设置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使圆环可以相对于静止的上支撑板转动,也可以使收纳转盘相对于静止的转轴转动,也可以使转轴相对于静止的圆环转动,实现了可通过转动收纳转盘和转动转轴两种方式使皮带绕于转轴缠绕收纳成卷状,且直接在周转车上进行缠绕收纳工作,无需将皮带缠绕成卷状再搬至周转车,节省了步骤,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缠绕成卷状的皮带较重,将其搬至周转车会浪费人力,因此也节约了人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支撑板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车架;11、扶手;12、万向轮;2、收纳转盘;3、第二轴承;4、转轴;13、上支撑板;14、中部支撑杆;15、底部支撑板;5、圆环;6、第一轴承;51、定位销;7、电机;41、卡扣;8、气缸;81、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皮带收纳周转车,包括车架1,车架1设有扶手11,车架1底部设有万向轮12;还包括收纳转盘2、第二轴承3和转轴4,车架1包括上支撑板13、中部支撑杆14和底部支撑板15,上支撑板13通过中部支撑杆14固定于底部支撑板15,万向轮12设于底部支撑板15,上支撑板13的中部设有圆环5,圆环5的上表面高于上支撑板13,上支撑板13的中部设有第一轴承6,第一轴承6的内径与圆环5的外径连接,上支撑板13设有可供第一轴承6贯穿的圆孔,第一轴承6的外径连接于圆孔的内径,收纳转盘2的底部与圆环5的上表面通过相互配合的定位销51与销孔相连接,收纳转盘2的圆心处设有可供转轴4贯穿的孔,转轴4与收纳转盘2同轴,第二轴承3的内径与转轴4的外径连接,第二轴承3的外径与圆环5的内径相连接。底部支撑板15设有电机7,转轴4的下端于电机7电性连接,电机7带动转轴4转动。可通过启动待机带动转轴4相对于静止的收纳转盘2转动,以电机7转动的方式,提高了缠绕收纳的速度,也无需耗费人力转动转轴4或收纳转盘2,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节省了人力。转轴4设有可压紧待收纳皮带的一端的卡扣41,卡扣41以可拆卸的方式套入转轴4。可首先以卡扣41压紧皮带的一端,再对皮带进行缠绕收纳,避免了通过将皮带绑于转轴4对皮带进行缠绕收纳时可能因绑得太松而导致在缠绕收纳过程中会散开的问题,或因绑得太紧而导致在缠绕收纳完成后不易于将成卷的皮带提起的问题。底部支撑板15设有气缸8,气缸8设有推杆81,上支撑板13设有可供推杆81贯穿的孔。缠绕成卷状的皮带重量较重,通过人工方式将收纳转盘2抬起会浪费人力和时间,利用气缸8通过推杆81将转盘提起,再以人工方式将成卷的皮带抬下,或将成卷的皮带连同收纳转盘2抬下车架1,进一步节约了人力和时间。万向轮12设有锁轮器。避免在缠绕工程中产生的拉力使车架1移动而影响皮带的收纳效果。工作原理:首先以卡扣41压紧皮带的一端,锁紧锁轮器,启动电机7,电机7带动转轴4转动,此时在第二轴承3的作用下,圆环5相对于转轴4静止,皮带绕于转轴4缠绕逐渐成卷状,完成缠绕收纳工作后,松开锁轮器,通过扶手11推动皮带收纳周转车至包装处,卸下卡扣41,启动气缸8,推杆81将收纳转盘2向上方推动,直到收纳转盘2的圆心处的孔不与转轴4接触,工作人员以人工方式将成卷的皮带抬下,或将成卷的皮带连同收纳转盘2抬下车架1。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皮带收纳周转车通过在圆环的外径和内径处分别设置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使圆环可以相对于静止的上支撑板转动,也可以使收纳转盘相对于静止的转轴转动,也可以使转轴相对于静止的圆环转动,实现了可通过转动收纳转盘和转动转轴两种方式使皮带绕于转轴缠绕收纳成卷状,且直接在周转车上进行缠绕收纳工作,无需将皮带缠绕成卷状再搬至周转车,节省了步骤,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缠绕成卷状的皮带较重,将其搬至周转车会浪费人力,因此也节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收纳周转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设有扶手,所述车架底部设有万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转盘、第二轴承和转轴,所述车架包括上支撑板、中部支撑杆和底部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通过所述中部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板,所述万向轮设于所述底部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中部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径与所述圆环的外径连接,所述上支撑板设有可供所述第一轴承贯穿的圆孔,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径连接于所述圆孔的内径,所述收纳转盘的底部与所述圆环的上表面通过相互配合的定位销与销孔相连接,所述收纳转盘的圆心处设有可供转轴贯穿的孔,所述转轴与所述收纳转盘同轴,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径与所述转轴的外径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径与所述圆环的内径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收纳周转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设有扶手,所述车架底部设有万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转盘、第二轴承和转轴,所述车架包括上支撑板、中部支撑杆和底部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通过所述中部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板,所述万向轮设于所述底部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中部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径与所述圆环的外径连接,所述上支撑板设有可供所述第一轴承贯穿的圆孔,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径连接于所述圆孔的内径,所述收纳转盘的底部与所述圆环的上表面通过相互配合的定位销与销孔相连接,所述收纳转盘的圆心处设有可供转轴贯穿的孔,所述转轴与所述收纳转盘同轴,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德凯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