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倾角可调节船用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50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船锚领域,具体为一种锚倾角可调节船用锚,包括有铁链,所述铁链的端头处套接有圆环,且圆环的中部套接有向下伸出的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分别螺纹套接和固定套接有螺环和轴承,且螺环位于轴承的上方,所述转杆活动套接在锚杆的内部,所述轴承固定连接在锚杆内腔的底面,所述锚杆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锚钩。本船锚通过采用转杆和螺环的设计,同时配合活动式锚钩的共同使用,在船锚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铁链能够带动转杆同步转动,转动的转杆会使得螺环能够上下同步活动,从而使得两侧的锚钩能够实现角度的调节,在不影响船锚实际使用效果的基础上,还可以防止锚钩上缠绕有过多的杂质,体现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倾角可调节船用锚
本技术涉及船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倾角可调节船用锚。
技术介绍
船锚时一种船舶专用的器具,一般是由铁制成,并且利用铁链和船体相互连接。当船体需要进行停泊时,将船锚抛在水中能够使得船体停稳。利用锚抓底和锚链的附着力的功能,在海上固定船舶,防止船舶在风流的作用下发生漂移。船舶亦可以锚点为中心,大约以锚链长度为半径随风流旋转并保持在一定海域范围内安全锚泊。这是船舶操纵中为确保在锚地安全锚泊的惯常手段。现有的船锚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但是弊端也还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表现有:在船舶停泊时,其船锚需要在水底产生依附的作用力,从而确保船只仅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然而水体的情况十分多样,船锚自身常常会勾住水底的网状物,严重时会影响船只的正常行驶。同时,现有的船锚几乎都是采用整体式的结构,其锚钩的角度值也是固定的,当船锚上缠绕有过多的杂质时,传统的船锚可能难以挣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锚倾角可调节船用锚。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锚倾角可调节船用锚,具有锚倾角可调节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锚倾角可调节船用锚,包括有铁链,所述铁链的端头处套接有圆环,且圆环的中部套接有向下伸出的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分别螺纹套接和固定套接有螺环和轴承,且螺环位于轴承的上方,所述转杆活动套接在锚杆的内部,所述轴承固定连接在锚杆内腔的底面,所述锚杆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锚钩,所述锚钩靠近锚杆的一端开设有圆槽,且螺环的侧面通过圆槽和锚钩相互铰接。优选的,所述转杆的顶端和锚杆的顶端为活动套接的关系,所述转杆贯穿锚杆的内外两侧。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底端设置有和螺环相互匹配的螺纹。优选的,所述锚杆底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锚钩穿过活动槽延伸至锚杆的外部,且两侧锚钩相互对称。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船锚通过采用转杆和螺环的设计,同时配合活动式锚钩的共同使用,在船锚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铁链能够带动转杆同步转动,转动的转杆会使得螺环能够上下同步活动,从而使得两侧的锚钩能够实现角度的调节,在不影响船锚实际使用效果的基础上,还可以防止锚钩上缠绕有过多的杂质,体现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可行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锚钩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铁链;2、圆环;3、转杆;4、锚杆;5、螺环;6、轴承;7、圆槽;8、锚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锚倾角可调节船用锚,包括有铁链1,铁链1的端头处套接有圆环2,且圆环2的中部套接有向下伸出的转杆3,转杆3的底端分别螺纹套接和固定套接有螺环5和轴承6,且螺环5位于轴承6的上方,转杆3活动套接在锚杆4的内部,轴承6固定连接在锚杆4内腔的底面,锚杆4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锚钩8,锚钩8靠近锚杆4的一端开设有圆槽7,且螺环5的侧面通过圆槽7和锚钩8相互铰接。转杆3的中部是空心状,确保转杆3能够套接在锚杆4的内部,并且转杆3能够在锚杆4内随意转动,其转动的转杆3是装置能够对锚钩8角度调节的重要结构支持。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转杆3的底端设置有和螺环5相互匹配的螺纹。其转杆3和螺环5之间是螺纹套接的关系,并且转杆3的位置是一定的,当转杆3在转动时,必然导致螺环5会上下同步活动,同时,其螺环5和两侧的锚钩8呈相互铰接的关系,活动的螺环5会实现了对锚钩8倾角的调节。在本实施例中,转杆3的顶端和锚杆4的顶端为活动套接的关系,转杆3贯穿锚杆4的内外两侧。在对两侧锚钩8倾角调节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转杆3自身的不断转动,由于转杆3和锚杆4的上方呈活动套接的关系,使得转杆3自身能够随意转动,保证锚钩8角度调节的可行性。需要说明的是,锚杆4底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活动槽,锚钩8穿过活动槽延伸至锚杆4的外部,且两侧锚钩8相互对称。通过在锚杆4底端两侧开设活动槽的设计,使得锚钩8能够穿过活动槽且贯穿锚杆4的内外两侧,其活动槽的孔径值较大,避免妨碍锚钩8自身的转动调节。需要说明的是,其锚杆4的底端设置有轴承6,并且转杆3的底端套接在轴承6内,轴承6的设计,不仅能够不妨碍转杆3自身的转动,还可以对转杆3的位置实现限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前,首先将船锚投放至水体,当船锚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水底时,活动的船只会带动船锚同步活动,从而使得锚钩会将水底的障碍物勾住,实现了对船只自身位置的固定。当船只需要再次行驶时,通过铁链1来将船锚收起,当锚钩8勾住水体的网状等物体而导致无法被收起时,可以将铁链1缓慢转动,转动的铁链1会通过圆环2带动转杆3同步转动,由于转杆3和锚杆4之间是螺纹套接的关系,并且转杆3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螺环5会上下同步活动。由于两侧的锚钩8和螺环5是相互铰接的关系,在螺环5上下活动的过程中,两侧的锚钩8会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了对锚钩8倾角的调节,当锚钩8上勾住障碍物而难以挣脱时,可调节的锚钩8可以提高杂物挣脱的效率。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倾角可调节船用锚,包括有铁链(1),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链(1)的端头处套接有圆环(2),且圆环(2)的中部套接有向下伸出的转杆(3),所述转杆(3)的底端分别螺纹套接和固定套接有螺环(5)和轴承(6),且螺环(5)位于轴承(6)的上方,所述转杆(3)活动套接在锚杆(4)的内部,所述轴承(6)固定连接在锚杆(4)内腔的底面,所述锚杆(4)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锚钩(8),所述锚钩(8)靠近锚杆(4)的一端开设有圆槽(7),且螺环(5)的侧面通过圆槽(7)和锚钩(8)相互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倾角可调节船用锚,包括有铁链(1),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链(1)的端头处套接有圆环(2),且圆环(2)的中部套接有向下伸出的转杆(3),所述转杆(3)的底端分别螺纹套接和固定套接有螺环(5)和轴承(6),且螺环(5)位于轴承(6)的上方,所述转杆(3)活动套接在锚杆(4)的内部,所述轴承(6)固定连接在锚杆(4)内腔的底面,所述锚杆(4)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锚钩(8),所述锚钩(8)靠近锚杆(4)的一端开设有圆槽(7),且螺环(5)的侧面通过圆槽(7)和锚钩(8)相互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