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转向器用转向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46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1
一种汽车零部件转向器用转向螺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有盖板,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有螺杆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杆转动使齿轮在壳体内部转动,带动螺母在壳体内部水平方向往复滑动,使转向螺杆转动进行方向调节,当螺母向顶杆方向滑动后,使推杆移动与顶杆抵触,推动推杆滑动使压力弹簧伸长,推动推板滑动,使限位板移动远离导油孔,使橡胶球上滑挤压复位弹簧后远离导油孔,这时储油室内部的润滑油被推入导油孔内部后与转向螺杆接触,对转向螺杆和螺母进行润滑,降低转向螺杆与螺母的磨损,螺母滑动远离顶杆后,通过压力弹簧的弹力使推板复位,使限位板复位堵塞导油孔,通过复位弹簧的弹力推动橡胶球再次抵触导油孔,增加导油孔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转向器用转向螺杆
本技术涉及转向螺杆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转向器用转向螺杆。
技术介绍
转向器是将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且具有动力源的机械装置,使其在运行过程中随机改变运行路线和方向的装置,转向器俗称方向机、转向机,循环球式转向器是由齿轮机构将来自转向盘的旋转力进行减速,使转向盘的旋转运动变为涡轮蜗杆的旋转运动,滚珠螺杆和螺母夹着钢球啮合,因而滚珠螺杆的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螺母再与扇形齿轮啮合,直线运动再次变为旋转运动,使连杆臂摇动,连杆臂再使连动拉杆和横拉杆做直线运动,改变车轮的方向;然而传统的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转向螺杆通过螺母滑动转动进行转向时,螺母长时间与转向螺杆咬合出现磨损情况,转向器内部注油较为困难,不利于转向螺杆与螺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转向器用转向螺杆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汽车零部件转向器用转向螺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有盖板,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有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螺母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螺母开设有储油室,所述螺母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固定有推杆,所述推板与所述螺母之间固定有压力弹簧,所述推板的侧壁固定有限位板,所述螺母开设有导油孔,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有橡胶球,所述橡胶球与所述导油孔抵触,所述橡胶球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壳体固定有顶杆。优选的,所述推杆与所述螺母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一侧呈弧形结构,所述推杆与所述顶杆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顶杆的一侧呈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侧壁固定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螺母的内侧壁抵触,所述导油孔呈梯形结构,所述导油孔朝向所述螺杆本体。优选的,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有固定塞,所述齿轮为异形齿轮,所述橡胶球呈半圆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夹持有密封垫。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驱动杆转动使齿轮在壳体内部转动,带动螺母在壳体内部水平方向往复滑动,使转向螺杆往复转动进行方向调节,当螺母向顶杆方向滑动带动转向螺杆转动时,使推杆移动与顶杆抵触,推动推杆滑动使压力弹簧伸长,同时推动推板向导油孔的方向滑动,使限位板移动远离导油孔,使橡胶球上滑挤压复位弹簧后远离导油孔,这时储油室内部的润滑油被推入导油孔内部后与转向螺杆接触,对转向螺杆和螺母进行润滑,降低转向螺杆与螺母的磨损。2、本技术通过螺母滑动远离顶杆后,通过压力弹簧的弹力使推板复位,使限位板复位堵塞导油孔,通过复位弹簧的弹力推动橡胶球再次抵触导油孔,增加导油孔的密封性,使润滑油在螺母滑动最大距离后,使转向螺杆进行最大角度转向进行润滑,避免润滑油的浪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盖板,3、螺杆本体,4、螺母,5、齿轮,6、驱动杆,7、顶杆,8、固定塞,9、密封垫,10、储油室,11、推板,12、推杆,13、压力弹簧,14、限位板,15、滑板,16、橡胶球,17、复位弹簧,18、导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2给出,本技术一种汽车零部件转向器用转向螺杆,包括壳体1,壳体1安装有盖板2,壳体1转动连接有螺杆本体3,螺杆本体3螺纹连接有螺母4,壳体1转动连接有驱动杆6,驱动杆6固定有齿轮5,齿轮5与螺母4之间啮合连接,螺母4开设有储油室10,螺母4滑动连接有推板11,推板11固定有推杆12,推板11与螺母4之间固定有压力弹簧13,推板11的侧壁固定有限位板14,螺母4开设有导油孔18,限位板14滑动连接有橡胶球16,橡胶球16与导油孔18抵触,橡胶球16与限位板14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17,壳体1固定有顶杆7;通过驱动杆6外接汽车方向盘驱动轴,带动驱动杆6转动,使齿轮5在壳体1内部转动,带动螺母4在壳体1内部水平方向往复滑动,使转向螺杆3往复转动进行方向调节,当螺母4向顶杆7方向滑动带动转向螺杆3转动时,使推杆12移动与顶杆7抵触,推动推杆12滑动使压力弹簧13伸长,同时推动推板11向导油孔18的方向滑动,使限位板14移动远离导油孔18,使橡胶球16上滑挤压复位弹簧17后远离导油孔18,这时储油室10内部的润滑油被推入导油孔18内部后与转向螺杆3接触,对转向螺杆3和螺母4进行润滑,降低转向螺杆3与螺母4的磨损,螺母4滑动远离顶杆7后,通过压力弹簧13的弹力使推板11复位,使限位板14复位堵塞导油孔18,通过复位弹簧17的弹力推动橡胶球16再次抵触导油孔18,增加导油孔18的密封性,使润滑油在螺母4滑动最大距离后,使转向螺杆3进行最大角度转向进行润滑,避免润滑油的浪费。推杆12与螺母4之间滑动连接,推杆12的一侧呈弧形结构,推杆12与顶杆7位于同一水平面,顶杆7的一侧呈弧形结构,为了使螺母4滑动后带动螺杆3转动进行转向,使推杆12可以与顶杆7抵触。限位板14的侧壁固定有滑板15,滑板15与螺母4的内侧壁抵触,导油孔18呈梯形结构,导油孔18朝向螺杆本体3,滑板15经限位板14滑动远离导油孔18后,将润滑油推入导油孔18内部,使润滑油快速与转向螺杆3接触。螺母4螺纹连接有固定塞8,齿轮5为异形齿轮,橡胶球16呈半圆形结构,推杆取下固定塞8,将润滑油注入储油室10内部进行储存。盖板2与壳体1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盖板2与壳体1之间夹持有密封垫9,通过转动取下螺栓,将盖板2从壳体1上拆卸下来,便于润滑油的注入和壳体1内部的维修。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驱动杆6外接汽车方向盘驱动轴,带动驱动杆6转动,使齿轮5在壳体1内部转动,带动螺母4在壳体1内部水平方向往复滑动,使转向螺杆3往复转动进行方向调节,当螺母4向顶杆7方向滑动带动转向螺杆3转动时,使推杆12移动与顶杆7抵触,推动推杆12滑动使压力弹簧13伸长,同时推动推板11向导油孔18的方向滑动,使限位板14移动远离导油孔18,使橡胶球16上滑挤压复位弹簧17后远离导油孔18,这时储油室10内部的润滑油被推入导油孔18内部后与转向螺杆3接触,对转向螺杆3和螺母4进行润滑,降低转向螺杆3与螺母4的磨损,螺母4滑动远离顶杆7后,通过压力弹簧13的弹力使推板11复位,使限位板14复位堵塞导油孔18,通过复位弹簧17的弹力推动橡胶球16再次抵触导油孔18,增加导油孔18的密封性,使润滑油在螺母4滑动最大距离后,使转向螺杆3进行最大角度转向进行润滑,避免润滑油的浪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部件转向器用转向螺杆,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安装有盖板(2),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有螺杆本体(3),所述螺杆本体(3)螺纹连接有螺母(4),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有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固定有齿轮(5),所述齿轮(5)与所述螺母(4)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螺母(4)开设有储油室(10),所述螺母(4)滑动连接有推板(11),所述推板(11)固定有推杆(12),所述推板(11)与所述螺母(4)之间固定有压力弹簧(13),所述推板(11)的侧壁固定有限位板(14),所述螺母(4)开设有导油孔(18),所述限位板(14)滑动连接有橡胶球(16),所述橡胶球(16)与所述导油孔(18)抵触,所述橡胶球(16)与所述限位板(14)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17),所述壳体(1)固定有顶杆(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转向器用转向螺杆,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安装有盖板(2),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有螺杆本体(3),所述螺杆本体(3)螺纹连接有螺母(4),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有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固定有齿轮(5),所述齿轮(5)与所述螺母(4)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螺母(4)开设有储油室(10),所述螺母(4)滑动连接有推板(11),所述推板(11)固定有推杆(12),所述推板(11)与所述螺母(4)之间固定有压力弹簧(13),所述推板(11)的侧壁固定有限位板(14),所述螺母(4)开设有导油孔(18),所述限位板(14)滑动连接有橡胶球(16),所述橡胶球(16)与所述导油孔(18)抵触,所述橡胶球(16)与所述限位板(14)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17),所述壳体(1)固定有顶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转向器用转向螺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庆朱定杰郭孝明唐文早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江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