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的厚膜发热盘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727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厚膜发热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的厚膜发热盘印刷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X轴方向一侧的第一支撑板,设置于相对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台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顶部的顶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印刷组件,以及设置于机台上的用于放置两个厚膜发热盘的固定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框架能放置两个厚膜发热盘,构成了双工位的作业结构,工作人员可以在其中一个厚膜发热盘印刷时对另一个工位的厚膜发热盘进行取放,使得印刷的过程能够无缝衔接,省去了中间等待时间,从而缩短了整体的加工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的厚膜发热盘印刷装置
本技术涉及厚膜发热盘
,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位的厚膜发热盘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厚膜发热技术是采用厚膜发热器件实现升温加热的一种技术,厚膜发热器件的制作一般是用超导陶瓷材料微粉与有机粘合溶剂调和成糊状浆料,用丝网漏印技术将浆料以电路布线或图案形式印制在基底材料上,经严格热处理程序进行烧结,制成超导厚膜,厚度可15-80μm范围。厚膜发热盘是一种厚膜发热器件,在厚膜发热盘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个印刷工序,以在厚膜发热盘表面印刷设计的文字或者图案,这些文字图案可以指示连接接口的类型、元器件类型等等,方便后续工序的操作。印刷的工序一般是通过丝印机进行,传统的丝印机一次仅能进行单个产品的印刷,在每次印刷结束后需要暂停下来进行更换产品的操作,间隔时间较长,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工位的厚膜发热盘印刷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双工位的厚膜发热盘印刷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X轴方向一侧的第一支撑板,设置于底座X轴方向相对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台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顶部的顶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印刷组件,以及设置于机台上的用于放置两个厚膜发热盘的固定框架;所述印刷组件位于固定框架上方;所述固定框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台板上,且所述固定框架在设置于台板上的驱动组件驱动下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固定框架底部沿Y轴方向设置有一滑动件,所述台板上设置有与滑动件匹配的滑槽。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台板上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驱动电机,设置于驱动电机主轴的齿轮,所述固定框架设置有与齿轮匹配的齿条。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靠近固定框架X轴方向的其中一侧面,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侧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印刷组件包括印刷头,以及设置于固定板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印刷头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进一步的,所述印刷头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移动连接,所述印刷头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可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印刷头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竖直设置有用于连接导向杆的导向开口。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气缸。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台板的多个支撑柱。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在台板上设置了用于放置厚膜发热盘的固定框架,且固定框架能放置两个厚膜发热盘,构成了双工位的作业结构,工作人员可以在其中一个厚膜发热盘印刷时对另一个工位的厚膜发热盘进行取放,使得印刷的过程能够无缝衔接,省去了中间等待时间,从而缩短了整体的加工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工位的厚膜发热盘印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印刷头与第一支撑板的连接示意图。图中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台板13、顶板14、滑槽15、导向开口16、支撑柱17、印刷组件2、印刷头21、驱动件22、导向杆23、固定框架3、滑动件31、齿条32、驱动组件4、支撑架41、驱动电机42、齿轮43。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工位的厚膜发热盘印刷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X轴方向一侧的第一支撑板11,设置于底座1X轴方向相对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板12,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之间的台板13,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顶部的顶板14,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之间的印刷组件2,以及设置于机台上的用于放置两个厚膜发热盘的固定框架3,因而相当于具有两个工位。所述印刷组件2位于固定框架3上方。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台板13的多个支撑柱17。本实施例中,台板13X轴方向的两个侧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连接,与支撑柱17配合,使得整体更加稳固。所述固定框架3可移动连接于所述台板13上,且所述固定框架3在设置于台板13上的驱动组件4驱动下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驱动组件4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框架3可设置为能够放置两个厚膜发热盘的形状。所述固定框架3底部沿Y轴方向设置有一滑动件31,所述台板13上设置有与滑动件31匹配的滑槽15。从而驱动电机42驱动齿轮43转动时,固定框架3可以沿Y轴方向移动。在具体实施时,还可在固定框架3上安装定位治具,随后把待印刷的厚膜发热盘放到定位治具上,一个固定框架3可放置两个定位治具,从而能够灵活适应不同规格的厚膜发热盘。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设置于台板13上的支撑架41,设置在支撑架41上的驱动电机42,设置于驱动电机42主轴的齿轮43,所述固定框架3设置有与齿轮43匹配的齿条32。所述驱动组件4靠近固定框架3X轴方向的其中一侧面,所述齿条32设置在所述侧面上。具体实施时驱动组件4可在X轴方向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同时还可以在Y轴方向靠近固定框架3另一端的侧面设置(也即图1中右上的位置也对应设置),图1中仅表示了设置在左侧(左下到右上即为Y轴方向)的驱动组件4,具体实施时驱动组件4的数量只需要保证固定框架3的行程能够满足在印刷其中一端的厚膜发热盘时,另一端的厚膜发热盘能够不受干涉完成取放料即可。所述印刷组件2包括印刷头21,以及设置于固定板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印刷头2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驱动件22。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22为气缸,在具体实施时可采用电缸,从而更精准控制印刷头21的行程。所述印刷头2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1移动连接,所述印刷头2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12可移动连接。印刷头21为丝印机中较常见的部件,在此不再对其详细结构做累赘叙述。所述印刷头21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23,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均竖直设置有用于连接导向杆23的导向开口16。导向杆23和倒想开口的配合使得印刷头21的运行更加稳定。具体实施时还可在导向杆23的端部增加一个限位头。本技术在具体工作时,需要印刷网板的配合,可以将印刷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之间,同时设置成可上下移动。在最开始时可在固定框架3上放入两个厚膜发热盘,之后启动设备,驱动组件4驱动固定框架3移动,使得其中一个厚膜发热盘移动到印刷头21下方,驱动件22驱动印刷头21下压,驱动组件4配合印刷头21驱动固定框架3移动进行印刷,在印刷结束后,驱动组件4驱动另一个未印刷的厚膜发热盘到达印刷头21下方进行印刷,此时已经印刷好的厚膜发热盘所在的一端伸出台板13的端部,工作人员可以将印刷好的厚膜发热盘取出,更换未印刷的厚膜发热盘(印刷时移动的速度并不快,完全足够工作人员进行更换)。本技术设置在台板上设置了用于放置厚膜发热盘的固定框架,且固定框架能放置两个厚膜发热盘,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位的厚膜发热盘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X轴方向一侧的第一支撑板,设置于底座X轴方向相对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台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顶部的顶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印刷组件,以及设置于机台上的用于放置两个厚膜发热盘的固定框架;所述印刷组件位于固定框架上方;所述固定框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台板上,且所述固定框架在设置于台板上的驱动组件驱动下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固定框架底部沿Y轴方向设置有一滑动件,所述台板上设置有与滑动件匹配的滑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的厚膜发热盘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X轴方向一侧的第一支撑板,设置于底座X轴方向相对另一侧的第二支撑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台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顶部的顶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印刷组件,以及设置于机台上的用于放置两个厚膜发热盘的固定框架;所述印刷组件位于固定框架上方;所述固定框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台板上,且所述固定框架在设置于台板上的驱动组件驱动下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固定框架底部沿Y轴方向设置有一滑动件,所述台板上设置有与滑动件匹配的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的厚膜发热盘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台板上的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驱动电机,设置于驱动电机主轴的齿轮,所述固定框架设置有与齿轮匹配的齿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的厚膜发热盘印刷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奕根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厚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