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膜发热盘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38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厚膜发热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厚膜发热盘测试装置,包括底盒,设置在底盒上的底板,可移动连接在底板上的移动支架,设置于移动支架上的测试组件,设置于底板上的用于放置厚膜发热盘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以及设置在底盒内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架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以底板前后方向的中线为基准对称设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两个定位组件,移动支架可在驱动组件驱动下在两个定位组件之间移动,配合设置在移动支架上的测试组件,可实现厚膜发热盘的自动测试,测试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作业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厚膜发热盘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厚膜发热盘
,具体涉及一种厚膜发热盘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厚膜发热技术是采用厚膜发热器件实现升温加热的一种技术,厚膜发热器件的制作一般是用超导陶瓷材料微粉与有机粘合溶剂调和成糊状浆料,用丝网漏印技术将浆料以电路布线或图案形式印制在基底材料上,经严格热处理程序进行烧结,制成超导厚膜,厚度可15-80μm范围。厚膜发热盘是一种厚膜发热器件,在厚膜发热盘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厚膜发热盘进行高压、电阻等项目的测试,以确保厚膜发热盘各项参数能够达到设计标准。在传统的测试过程中,一般是人工手执与测试设备连接的端子,使端子接触厚膜发热盘上对应的触点,导通测试设备和厚膜发热盘,对厚膜发热盘进行测试之后,再将端子和触点断开,进行下一个厚膜发热盘的测试。这种方式劳动强度较大,作业效率低下,且重复操作容易使工作人员疲劳,进而可能影响测试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厚膜发热盘测试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厚膜发热盘测试装置,包括底盒,设置在底盒上的底板,可移动连接在底板上的移动支架,设置于移动支架上的测试组件,设置于底板上的用于放置厚膜发热盘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以及设置在底盒内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架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以底板前后方向的中线为基准对称设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所述测试组件包括设置在移动支架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活塞杆连接的固定板,设置于固定板底面的测试板,所述测试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端子的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均包括可转动连接在底板上的定位座,设置在定位座上的用于放置厚膜发热盘的多个下凹部,在下凹部内设置有一定位部,所述定位座靠近底座边缘的一侧与底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底盒内设置有一顶升组件,定位座远离底座边缘的一侧与一顶升组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底盒内的第二气缸,与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的顶升杆,所述顶升杆的端部延伸到底板以上,且顶升杆的端部与定位座远离底板边缘的一侧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的侧边向内侧凹陷构成多个内凹口。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通过合页可转动连接在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底盒内的第三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三气缸活塞杆连接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通过连接板与移动支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供连接板穿过的开口。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导轨,所述移动支架与导轨连接。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了两个定位组件,移动支架可在驱动组件驱动下在两个定位组件之间移动,配合设置在移动支架上的测试组件,可实现厚膜发热盘的自动测试,测试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作业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本技术设置了两个定位组件使得测试过程可以无缝衔接,无需等待上下料的时间,进一步缩短了作业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厚膜发热盘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有:底盒1、底板11、开口12、导轨13、移动支架2、连接板21、测试组件3、第一气缸31、固定板32、测试板33、安装孔34、第一定位组件4、定位座41、下凹部42、定位部43、内凹口44、合页45、第二定位组件5、顶升组件6、第二气缸61、顶升杆62、驱动组件7、第三气缸71、移动板72。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厚膜发热盘测试装置,包括底盒1,设置在底盒1上的底板11,可移动连接在底板11上的移动支架2,设置于移动支架2上的测试组件3,设置于底板11上的用于放置厚膜发热盘的第一定位组件4和第二定位组件5,以及设置在底盒1内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架2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7。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多个导轨13,所述移动支架2与导轨13连接,导轨13沿前后方向设置,从而移动支架2可以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定位组件4和第二定位组件5以底板11前后方向的中线为基准对称设置在底板11的前后两侧;所述测试组件3包括设置在移动支架2上的第一气缸31,与第一气缸31活塞杆连接的固定板32,设置于固定板32底面的测试板33,所述测试板33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端子的安装孔34。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要进行的测试,将测试的端子安装到对应的安装孔34内。所述第一定位组件4和第二定位组件5均包括可转动连接在底板11上的定位座41,设置在定位座41上的用于放置厚膜发热盘的多个下凹部42,在下凹部42内设置有一定位部43,所述定位座41靠近底座边缘的一侧与底板11可转动连接,所述底盒1内设置有一顶升组件6,定位座41远离底座边缘的一侧与一顶升组件6连接。本实施例中定位座41上设置有两个下凹部42,定位部43也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座41通过合页45可转动连接在底板11上。所述顶升组件6包括竖直设置于底盒1内的第二气缸61,与第二气缸61活塞杆连接的顶升杆62,所述顶升杆62的端部延伸到底板11以上,且顶升杆62的端部与定位座41远离底板11边缘的一侧可转动连接。所述定位座41的侧边向内侧凹陷构成多个内凹口44,内凹口44方便工人将厚膜发热盘取出。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设置于底盒1内的第三气缸71,以及与所述第三气缸71活塞杆连接的移动板72,所述移动板72通过连接板21与移动支架2连接。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供连接板21穿过的开口12。开口12为长条状,其长度至少需要保证能使测试组件3移动到第一定位组件4上方或第二定位组件5上方。在具体工作时,首先工作人员或机械手将待测试的厚膜发热盘放置到第一定位组件4的定位座41的下凹部42内,随后启动测试,驱动组件7驱动移动支架2移动,测试组件3到达第一定位组件4上方,第一气缸31驱动测试板33下压使得端子与厚膜发热盘的对应位置接通,测试设备进行测试。与此同时工作人员或机械手将待测试的厚膜发热盘放置到第二定位组件5的定位座41的下凹部42内。测试结束后测试板33复位,驱动组件7驱动移动支架2移动,测试组件3到达第二定位组件5上方,开始对第二定位组件5处的厚膜发热盘进行测试。同时顶升组件6将第一定位组件4的定位座41顶起,定位座41的一端朝上翻转,方便工作人员或机械手将测试完的厚膜发热盘取出,之后再次放入待测试的厚膜发热盘即可。本技术设置了两个定位组件,移动支架可在驱动组件驱动下在两个定位组件之间移动,配合设置在移动支架上的测试组件,可实现厚膜发热盘的自动测试,测试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作业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本技术设置了两个定位组件使得测试过程可以无缝衔接,无需等待上下料的时间,进一步缩短了作业时间。在本技术的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厚膜发热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设置在底盒上的底板,可移动连接在底板上的移动支架,设置于移动支架上的测试组件,设置于底板上的用于放置厚膜发热盘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以及设置在底盒内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架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以底板前后方向的中线为基准对称设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所述测试组件包括设置在移动支架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活塞杆连接的固定板,设置于固定板底面的测试板,所述测试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端子的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膜发热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设置在底盒上的底板,可移动连接在底板上的移动支架,设置于移动支架上的测试组件,设置于底板上的用于放置厚膜发热盘的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以及设置在底盒内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架沿前后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以底板前后方向的中线为基准对称设置在底板的前后两侧;所述测试组件包括设置在移动支架上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活塞杆连接的固定板,设置于固定板底面的测试板,所述测试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端子的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膜发热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均包括可转动连接在底板上的定位座,设置在定位座上的用于放置厚膜发热盘的多个下凹部,在下凹部内设置有一定位部,所述定位座靠近底座边缘的一侧与底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底盒内设置有一顶升组件,定位座远离底座边缘的一侧与一顶升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厚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奕根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厚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