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00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包括模板,在所述模板上固定连接有成孔件,该成孔件为两端敞口的套筒结构,其内周形成柱形的预留孔洞;在所述成孔件的顶部敞口处盖设有封堵件,该封堵件的顶部设置有把手。与传统的预留孔洞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摒弃了传统的实心铁芯的方式,而采用了套筒式成孔件的方式,无需在模板上开孔。将成孔件与模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浇筑混凝土,封堵件可以防止混凝土进入成孔件的内周,在浇筑完成后,借助把手取出封堵件即可露出成孔件内周的预留孔洞,该预留孔洞为柱形孔,不具有锥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板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
技术介绍
因现场施工需要,预制混凝土件上需要预留孔洞。预留孔洞的常规方法是将铁芯安装在需要预留孔洞的位置,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铁芯取出即可形成孔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铁芯位置移动导致孔洞形成位置具有偏差,影响后续的施工。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在预制混凝土件上预留孔洞的安装结构,参考CN206765041U,其在模板上焊接套筒,将套筒与铁芯螺钉连接在一起,以此使得模板与铁芯的位置固定,进而确保孔洞形成位置准确。但是,这种利用铁芯形成孔洞的方式,需要拔出铁芯成孔,为了便于铁芯拔出,通常将铁芯设计为锥形,这使得成孔的孔壁具有锥度。此外,利用螺钉固定,在拆除铁芯后,模板上会留下连接孔位,影响模板的强度和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其可以形成柱形的预留孔洞,且无需在模板上开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包括模板,在所述模板上固定连接有成孔件,该成孔件为两端敞口的套筒结构,其内周形成柱形的预留孔洞;在所述成孔件的顶部敞口处盖设有封堵件,该封堵件的顶部设置有把手。与传统的预留孔洞的结构相比,本技术摒弃了传统的实心铁芯的方式,而采用了套筒式成孔件的方式,无需在模板上开孔。将成孔件与模板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浇筑混凝土,封堵件可以防止混凝土进入成孔件的内周,在浇筑完成后,借助把手取出封堵件即可露出成孔件内周的预留孔洞,该预留孔洞为柱形孔,不具有锥度。优选地,所述封堵件包括盖板和连接在该盖板底部的插接部;所述盖板的外周尺寸与所述成孔件的外周尺寸一致,在该盖板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把手;所述插接部的外周尺寸与所述成孔件的内周尺寸适配。优选地,所述封堵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插接部底部的胀紧部,该胀紧部为两端敞口的套筒状,且所述胀紧部的外侧面呈上小下大的锥形面,且该胀紧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成孔件的内周尺寸;所述胀紧部上围绕所述封堵件的轴线方向周向布置有若干缺口,若干所述缺口将所述胀紧部分隔形成若干胀紧条。在插入封堵件时,操作者施压在胀紧部的外侧,使得胀紧条向内弹性收缩变形,从而便于将胀紧部和插接部一并插入成孔件的内周,而插入后的胀紧条具有向外扩张的趋势,可以紧密抵接在成孔件的内周,使得封堵件不易从成孔件上脱落。优选地,所述胀紧条的数量为四个。优选地,所述模板和所述成孔件焊接。优选地,所述插接部为中空的套筒结构,该插接部的内周尺寸与所述胀紧部的内周尺寸一致。优选地,所述胀紧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部的长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封堵件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封堵件的主视图。附图说明:1-模板;2-成孔件;3-封堵件;31-盖板;32-插接部;33-胀紧部;34-把手;331-胀紧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包括模板1,在模板1上焊接有成孔件2,该成孔件2为两端敞口的套筒结构,其内周形成柱形的预留孔洞;在成孔件2的顶部敞口处盖设有封堵件3,该封堵件3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盖板31、插接部32和胀紧部33,并在盖板3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34。其中,盖板31的外周尺寸与成孔件2的外周尺寸一致,插接部32为中空的套筒结构,其外周尺寸与成孔件2的内周尺寸适配,且胀紧部33的长度大于插接部32的长度。本实施例中,成孔件2与模板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成孔件2不易发生移位,浇筑完成后,可以借助把手34取出封堵件3,露出成孔件2内周的预留孔洞,该预留孔洞为柱形孔,不具有锥度。具体地,上述胀紧部33为两端敞口的套筒状,且胀紧部33的外侧面呈上小下大的锥形面,且该胀紧部33的最大外径大于成孔件2的内周尺寸;胀紧部33上围绕封堵件3的轴线方向周向布置有四个缺口,这四个缺口将胀紧部33分隔形成四个胀紧条331。在一般状态下,胀紧条331的内周与插接部32的内周齐平。在插入封堵件3时,操作者施压在胀紧部33的外侧,使得四个胀紧条331均向内发生弹性收缩变形,使得胀紧部33的底部外周尺寸减小,以便于将胀紧部33和插接部32一并插入成孔件2的内周,而插入后的胀紧条331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具有向外扩张的趋势,可以紧密抵接在成孔件2的内周,使得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封堵件3不易从成孔件2上脱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包括模板,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模板上固定连接有成孔件,该成孔件为两端敞口的套筒结构,其内周形成柱形的预留孔洞;/n在所述成孔件的顶部敞口处盖设有封堵件,该封堵件的顶部设置有把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包括模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模板上固定连接有成孔件,该成孔件为两端敞口的套筒结构,其内周形成柱形的预留孔洞;
在所述成孔件的顶部敞口处盖设有封堵件,该封堵件的顶部设置有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件包括盖板和连接在该盖板底部的插接部;
所述盖板的外周尺寸与所述成孔件的外周尺寸一致,在该盖板的顶部设置有所述把手;
所述插接部的外周尺寸与所述成孔件的内周尺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预留孔洞的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插接部底部的胀紧部,该胀紧部为两端敞口的套筒状,且所述胀紧部的外侧面呈上小下大的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麦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