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材加工用稳定性高的行车带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96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材加工用稳定性高的行车带锯,涉及带锯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目前的带锯在稳定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对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底板底部安装有轮子,底板顶部左侧连接带锯机,带锯机右侧底部连接滑槽座,滑槽座上设有开槽,滑槽座的开槽底部设有一个开孔,滑槽座的开槽内滑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底部连接齿条,齿条朝下并通过开槽底部的开孔向下伸出,底板顶部右侧安装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转轴贯穿并转接滑槽座右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对木材加工时更加稳定,切割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材加工用稳定性高的行车带锯
本技术涉及带锯机
,尤其涉及一种木材加工用稳定性高的行车带锯。
技术介绍
带锯机以环状无端的带锯条为锯具,绕在两个锯轮上作单向连续的直线运动来锯切木材的锯机。主要由床身,锯轮,上锯轮升降和仰俯装置,带锯条张紧装置,锯条导向装置,工作台,导向板等组成。床身由铸铁或钢板焊接制成。但是目前的带锯在稳定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对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故而提出一种木材加工用稳定性高的行车带锯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带锯在稳定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对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木材加工用稳定性高的行车带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安装有轮子,所述底板顶部左侧连接带锯机,所述带锯机右侧底部连接滑槽座,所述滑槽座上设有开槽,所述滑槽座的开槽底部设有一个开孔,所述滑槽座的开槽内滑接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底部连接齿条,所述齿条朝下并通过开槽底部的开孔向下伸出,所述底板顶部右侧安装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并转接滑槽座右侧壁,所述转轴左端转接于滑槽座左侧内壁,所述转轴圆周外侧固接齿轮,所述齿轮转接并啮合齿条;所述第一滑块顶部连接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接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顶部连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右侧壁上设有把手,所述固定架左侧壁上前后对称的设有开口,所述固定架后侧壁上安装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螺杆,所述螺杆转接于固定架内壁,所述螺杆圆周外侧螺接两个内螺纹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左侧壁连接连杆,所述连杆穿过开口并连接夹板,所述夹板侧壁上设有固定插杆。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底部滑接于滑轨,同时,所述第二滑块前侧壁滑接于滑轨前侧内壁。优选的,所述横板顶部后侧固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侧连接弹簧,所述弹簧连接顶块。优选的,所述螺杆为两头螺纹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分别螺接于两侧所述螺纹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带动两个第三滑块相向运动,带动夹板相向运动,通过固定插杆插入木材内,实现对木材的固定。当调整第二滑块位置前,推动顶块,压缩弹簧;当调整完成后,释放顶块,通过弹簧的伸展,使顶块顶住第二滑块,实现对第二滑块位置的固定,防止木材在带锯机切割过程中,出现左右移动的情况,影响切割效果。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接齿条,带动第一滑块沿滑槽座上的开槽前后移动,实现对木材的稳定切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架结构侧视图。图中标号:1底板、2带锯机、3滑槽座、4第一滑块、41齿条、5第一电机、6转轴、61齿轮、7横板、8滑轨、81第二滑块、9固定架、91开口、92把手、10第二电机、11螺杆、111第三滑块、112连杆、12夹板、121固定插杆、13固定块、14弹簧、15顶块、16轮子。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一种木材加工用稳定性高的行车带锯,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底部安装有轮子16,所述底板1顶部左侧连接带锯机2,所述带锯机2右侧底部连接滑槽座3,所述滑槽座3上设有开槽,所述滑槽座3的开槽底部设有一个开孔,所述滑槽座3的开槽内滑接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底部连接齿条41,所述齿条41朝下并通过开槽底部的开孔向下伸出,所述底板1顶部右侧安装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6,所述转轴6贯穿并转接滑槽座3右侧壁,所述转轴6左端转接于滑槽座3左侧内壁,所述转轴6圆周外侧固接齿轮61,所述齿轮61转接并啮合齿条41;所述第一滑块4顶部连接横板7,所述横板7上设有滑轨8,所述滑轨8上滑接第二滑块81,所述第二滑块81顶部连接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右侧壁上设有把手92,所述固定架9左侧壁上前后对称的设有开口91,所述固定架9后侧壁上安装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螺杆11,所述螺杆11转接于固定架9内壁,所述螺杆11圆周外侧螺接两个内螺纹第三滑块111,所述第三滑块111左侧壁连接连杆112,所述连杆112穿过开口91并连接夹板12,所述夹板12侧壁上设有固定插杆121。为了更好的提高带锯使用的稳定性,本技术还包括所述第二滑块81底部滑接于滑轨8,同时,所述第二滑块81前侧壁滑接于滑轨8前侧内壁。所述横板7顶部后侧固接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前侧连接弹簧14,所述弹簧14连接顶块15。所述螺杆11为两头螺纹旋向相反的双头螺杆,两个所述第三滑块111分别螺接于两侧所述螺纹上。工作原理:本技术是将木材放于滑轨8上,启动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带动螺杆11转动,带动两个第三滑块111相向运动,带动夹板12相向运动,通过固定插杆121插入木材内,实现对木材的固定。通过推拉把手92,带动固定架9沿滑轨8左右移动,对切割木材的厚度进行调整,将需要切割的位置对准带锯机2的锯条。调整前,推动顶块15,压缩弹簧14;当调整完成后,释放顶块15,通过弹簧14的伸展,使顶块15顶住第二滑块81,实现对第二滑块81位置的固定,防止木材在带锯机2切割过程中,出现左右移动的情况,影响切割效果。通过启动带锯机2,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带动转轴6转动,带动齿轮61转动,齿轮61转接齿条41,带动第一滑块4沿滑槽座3上的开槽前后移动,实现对木材的稳定切割。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技术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材加工用稳定性高的行车带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n所述底板(1)底部安装有轮子(16),所述底板(1)顶部左侧连接带锯机(2),所述带锯机(2)右侧底部连接滑槽座(3),所述滑槽座(3)上设有开槽,所述滑槽座(3)的开槽底部设有一个开孔,所述滑槽座(3)的开槽内滑接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底部连接齿条(41),所述齿条(41)朝下并通过开槽底部的开孔向下伸出,所述底板(1)顶部右侧安装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6),所述转轴(6)贯穿并转接滑槽座(3)右侧壁,所述转轴(6)左端转接于滑槽座(3)左侧内壁,所述转轴(6)圆周外侧固接齿轮(61),所述齿轮(61)转接并啮合齿条(41);/n所述第一滑块(4)顶部连接横板(7),所述横板(7)上设有滑轨(8),所述滑轨(8)上滑接第二滑块(81),所述第二滑块(81)顶部连接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右侧壁上设有把手(92),所述固定架(9)左侧壁上前后对称的设有开口(91),所述固定架(9)后侧壁上安装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螺杆(11),所述螺杆(11)转接于固定架(9)内壁,所述螺杆(11)圆周外侧螺接两个内螺纹第三滑块(111),所述第三滑块(111)左侧壁连接连杆(112),所述连杆(112)穿过开口(91)并连接夹板(12),所述夹板(12)侧壁上设有固定插杆(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材加工用稳定性高的行车带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
所述底板(1)底部安装有轮子(16),所述底板(1)顶部左侧连接带锯机(2),所述带锯机(2)右侧底部连接滑槽座(3),所述滑槽座(3)上设有开槽,所述滑槽座(3)的开槽底部设有一个开孔,所述滑槽座(3)的开槽内滑接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4)底部连接齿条(41),所述齿条(41)朝下并通过开槽底部的开孔向下伸出,所述底板(1)顶部右侧安装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固接转轴(6),所述转轴(6)贯穿并转接滑槽座(3)右侧壁,所述转轴(6)左端转接于滑槽座(3)左侧内壁,所述转轴(6)圆周外侧固接齿轮(61),所述齿轮(61)转接并啮合齿条(41);
所述第一滑块(4)顶部连接横板(7),所述横板(7)上设有滑轨(8),所述滑轨(8)上滑接第二滑块(81),所述第二滑块(81)顶部连接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右侧壁上设有把手(92),所述固定架(9)左侧壁上前后对称的设有开口(91),所述固定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杰林小霞吴仁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创鑫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